编者按:6月5日,微软在苏格兰部署的海底数据中心正式开始运行,标志着微软海底数据中心项目的又一里程碑。在人们对网络和计算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的今天,已有的数据中心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因此微软在2014年开启了代号为“Natick”的海底数据中心项目,旨在满足世界人口密集区域对云计算基础设施的大量需求。
正在部署的微软海底数据中心
50
年前人们将视线瞄准云端之上的月球,今天,微软又将目光沉入万里之下的深海。近日,微软宣布,在苏格兰奥克尼群岛附近的一片海域,一个集装箱大小的海底数据中心已经开始运转。
在云计算中,数据中心担任着不可取代的角色,为了降低运营数据中心带来的大量能耗,微软于
2014
年开启了
Natick
项目
,探索
在深海底部建立数据中心
的可能。如今这个项目已经进入了第二阶段,微软尝试
运用潜艇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新型海底数据中心,为沿海城市提供高速度、低能耗的云服务
。
数据中心在今天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它是互联网的核心,是云计算的物理依托,也是人们利用规模经济效应,安全地存储和处理数据、训练机器学习模型、运行人工智能算法的地方。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网络和计算需求转移到云端,智能手机、机器人等设备也大量地进入人们的生活,
计算行业对数据中心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数据中心正迅速成为
21
世纪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有的数据中心已经远远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
。
海底数据中心的想法最初是在微软的年度创新活动“
ThinkWeek
”中提出的,希望可以
利用海水冷却服务器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除此之外,这个项目还具有多重优势,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距离海岸约
120
英里以内的区域,将数据中心部署在沿海城市的附近水域可以极大地
缩短数据与用户的距离
,使
AI
驱动技术能够为人们营造更加流畅、真实的用户体验,满足人口密集区域对云计算基础设施的大量需求。
微软Natick项目团队
目前,
Natick
项目由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研究院新体验与新技术部(
New Experiences and Technologies,
简称
NExT
)负责人
Peter Lee
所领导的团队负责实施。项目最初于
2014
年
7
月启动,团队在实验室里用了短短
12
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概念原型机的制作,然后将机器部署到了加州附近一块风平浪静的浅水海域。
经过了
105
天在海底的平稳运行,原型机在可行性上验证了海底数据中心的设想。
Natick
项目团队深受鼓舞,开始了项目的下一阶段,尝试在苏格兰附近的欧洲海洋能源中心部署一个完整的、五年免维护的数据中心。
近日,随着部署在欧洲海洋能源中心的北岛数据中心的运行,微软
Natick
项目又迎来一个新的里程碑。
这个阶段的研究工作将为期一年,旨在探索环境可持续型预装数据中心的制造和运维方法,以及在物流、环境和经济上的可行性
。根据设想,数据中心的每个单元可以
按尺寸定制
,并且做到
快速部署
。
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称
Natick项目极具探索性
,但很有可能
为微软的核心业务做出重要贡献
,甚至
为整个计算机行业带来变革
。
运行在海底的数据中心跟潜艇之间存在很多相似之处
。本质上,潜艇是一种大型抗压容器,里面安装了各种基础设施,包括用于舰艇管理的复杂数据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需要满足潜艇对于电力、体积、重量、热平衡和冷却等各方面的严格要求。
为了能够建造这种类似潜艇的数据中心,微软与拥有
400
年悠久历史的法国
Naval
集团进行合作。
Naval
集团在军舰、潜艇的工业设计、制造和维护,以及海洋能源应用等方面都拥有全球领先的专业技术。
Naval
集团
将通常用于潜艇冷却的热交换系统加以改造,用于海底数据中心
。系统通过管道将海水直接通过服务器机架背面的散热器,然后排回大海。数据中心排出的热海水可以很快与周围水流融合冷却。
正在装配的海底数据中心
这个
长
40
英尺,拥有
12
个机架,搭载了共计
864
台服务器和相应冷却设施
的数据中心在法国完成封装、检验。为了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的物流供应链来进行运输,这个数据中心的
尺寸被设计成与船舶、火车和卡车运输中使用的集装箱大致相当
。
团队用一辆
18
轮的平板卡车将数据中心从法国运送到苏格兰奥克尼群岛。在那里,数据中心被安装到一个填满压舱重物的三角形基座上,然后缓缓沉入
117
英尺之下的岩质海床。海底数据中心通过铺设的海底电缆与陆上操作中心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