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要讲述如何与孩子正常沟通,不预判孩子的狡辩行为,并通过建立规则和约定来引导孩子行为。同时介绍适当的惩罚方式以及如何前置规则,让孩子明白约定和后果的重要性。
对于不遵守约定的行为,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如限制活动、要求立即收拾等,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有后果。
与孩子沟通时,只说一遍希望或规则,避免重复唠叨,以免引发孩子的反感。
这里是超实用的二条
每篇解决一个育儿小问题,当好妈妈,更当好自己~
有个
妈妈跟
我说,孩子现在越来越会狡辩了。
妈妈就过去说:“把玩具收起来”
孩子却回答,“我待会还要玩的!”
妈妈一听火就大了,“你在这边看书都看了那么久了,就是没有收拾玩具。”
然后孩子开始狡辩了,“我没有啊,我会收拾啊”
不好意思的说,我曾经也这样。我学到一个经验就是,
跟孩子正常谈话,不要预判。
怎么做呢?今天就一步一步来说👇🏻
(温馨提示:如果暂时不方便播放,记得
戴上耳机或调低音量再看哦)
不方便看视频的,为你送上文字版啦👇🏻
就是,当孩子在说“我还要玩的呀,所以我没收”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有一个预判:
“他就是不想收,他骗人,撒谎。”
那就试着放下那个预判,我们就认可“孩子还要玩”这件事
,那既然还要玩,不妨再问下。
“那行啊,吃完午饭你继续玩,玩好后,下午3点出门前你要收掉”
听到这,我知道你们已经在想了,“没用的,下午3点以后也是不会收的!”
对不
对?
没事,我一直说所谓的教育,
你一
定要让孩
子真正看到那个结果,前提是你跟他已经有约定了。
我这么说的一个过程,我就是告诉孩子,妈妈相信你的,现在我跟你有一个约定。
那么,到了下午3点他没有收,我们就是要很
强有力地要求他收,
孩子也就不再
会有狡辩了。
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进行适当的“惩罚”:
第一、15分钟之内,赶紧收拾完,妈妈也可以帮助你。
第二、没有收拾完,我们就不能出去。让孩子能够自食其果。
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什么? 就是:
1、规
则的前置
,它能够很明确地告诉孩子我们对他的一个希望。
2、让他明白,妈妈说的很多希望,只说一遍
不然一旦形成了那种跟孩子狡辩的模式以后,很多妈妈就会变得唠叨,但对孩子并没有用。
3,每一个约定之后有一个很明确的结果
,让孩子能够知道我说的不就是不,如果不遵守就会自食其果。
>>
更多应对孩子狡辩闹脾气的方法还可以看这篇
:
孩子凡事都要讨价还价还闹脾气,除了恼火,还有更好处理方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