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佳大教科院
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官方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好利来表扬加班员工引争议,多次回应为何难平舆 ... ·  昨天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必看”小程序:精准捕捉资讯脉搏,个性化信息 ... ·  2 天前  
山西省邮政管理局  ·  雪花纷飞,寒意未减!未来三天这些地方雨雪持续…… ·  3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铁路部门通报孕妇乘车被砸致胎儿早产去世事件详 ... ·  3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AI公务员”上岗,分析DeepSeek对政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佳大教科院

今日学习|佳木斯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应知应会手册(学生版)(十)

佳大教科院  · 公众号  ·  · 2024-04-05 23:16

正文





佳木斯大学本科教育教学

审核评估应知应会手册

(学生版)(十)



前言

根据黑龙江省教育厅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安排,学校将于2024年5月开展线上评估工作。为帮助全校师生了解熟悉审核评估的基本知识和校史校情,深刻领会评估工作基本要求,在全校上下形成有利于评建工作顺利推进的良好氛围,审核评估工作办公室编写了《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应知应会手册》(教工版)和《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应知应会手册》(学生版)。本手册包含了校史校情、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知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通识知识等方面的常见问题,师生员工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对相关条目内容进行重点阅读,以加深对新一轮审核评估的认识与理解。

第二部分审核评估学生应知应会

16.评估分类是给学校分等吗?

不是。新一轮审核评估围绕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多样化需求,采取“两类四种”柔性分类方法,分类旨在利用多样化指标体系解决学校不同类型评估的问题,并非给高校分层、分等,更不是给高校贴“标签”。参评学校可根据自身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情况自主选择最适合的类别。审核评估方案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动态的,审核评估以5年为周期,为高校的变化发展留下了开放空间。高校可以在这个周期选择一种类型来接受评估,到了下一个周期,还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另一种类型。学校人才培养可以以一种类型为主,部分专业按另一种类型培养。即: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高校不排除有些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高校也不排除有些专业培养学术型人才。

17.党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21修正)第五条明确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8.本科教育与本科教学的关系?

从“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变成了“本科教育教学评估”,评估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变化。从聚焦教学工作,转向了聚焦教学基础上的育人工作,更多地是从育人的高度来看教学,不仅包括本科教学,而且涵盖党的领导、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发展、资源保障等学校办学各方面,是对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考核和整体评价。从这个意义上讲,新一轮审核评估不仅仅是分管教学的校领导、教学或评估部门统筹执行层面的事,更应该是党政领导班子要决策的大事,关系到学校“十四五”期间发展目标和办学定位的重大选择。

19.什么是“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审核评估新理念?

“学生中心”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刻苦学习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推动人才培养模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产出导向”强调以学生学习效果为导向,注重评价学校提升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社会适应度以及学生和社会满意度,避免单纯根据显性指标评价办学水平。“持续改进”强调对人才培养全链条形成质量闭环管理,促进高校积极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保障机制和大学质量文化,及时发现问题、持续改进提升质量。

20.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如何体现产出导向理念?

首先要保持培养目标合理性,然后根据培养目标制定毕业要求,再根据毕业要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据此建立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以及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的对应关系。

21.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总和。

22.大学质量文化是指什么?

学校要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用系统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结构,把学校各部门、各环节与教学质量有关的质量管理活动严密组织起来,将教学和信息反馈的整个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的一切因素控制起来,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教学质量管理有机整体。学校要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大学质量文化,把其作为推动大学不断前行、不断超越的内生动力,将质量意识、质量标准、质量评价、质量管理等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内化为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

23.培养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重点是什么?

关注毕业生毕业后的实际表现与培养目标要求是否吻合,即目标的实现情况。

24.培养效果达成情况的评价重点是什么?

关注毕业生毕业时所具有的知识与能力水平。

25.审核评估的重点要求是什么?

审核重点主要聚焦于影响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及其质量保障的关键要素,包括办学方向与本科地位、培养过程、教学资源与利用、教师队伍、学生发展、质量保障、教学成效等方面。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要引导学校强化实践教学、产教融合,突出培养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