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州海珠发布
广州市海珠区权威信息第一发布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掌中淄博  ·  “比价神器”来了!买药必看 ·  3 天前  
掌中淄博  ·  “比价神器”来了!买药必看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州海珠发布

送门票啦!这条路“食过返寻味”,知道的都是老海珠!

广州海珠发布  · 公众号  ·  · 2019-05-20 15:13

正文

▲点击领取iPad、小米电视、电饭煲等大批豪礼!




在高楼林立的繁华广州

简餐、快餐、常餐......

各种美食大餐让你大饱口福

但是挑剔的广州人除了吃饱

还要吃好啊!

没错,只要有好吃的东西

老广绝对会奋不顾身!



G仔作为一个“资深”吃货

肯定不会错过任何一种美味

今天, 520 一个充满爱的日子

让我们 在最美丽的转角

邂逅骑楼街下的街坊美食


如同如意坊、童心路一样

有着美好寓意的同福路

由于名字“意头好”

是结婚的新人爱走的一条路


东起江南大道北

西至洲咀路同福路上

有骑楼,有老街窄巷

还有那些用美食连接着的人情味



说起骑楼

很多人知道它的诞生

是为了适应多雨湿热的气候

但我们的海珠骑楼缘何而起

背后还有更多的故事



这些故事,流传幸福的记忆


“民国开路名同福”的历史,很多广州人并不知晓。


那个时候,国民政府在广州修建了大量的马路,同福路把潘家、伍家的住宅一分为二,今天所看到的骑楼格局,正是那个时候建立起来的。



不同于同时期的西式骑楼,同福路骑楼以中式骑楼建筑为代表,保留了岭南“马路—铺廊—行栈”的街道空间模式,更有中国南方传统民居的特色。


仔细观察,墙壁和楼柱装有花雕和浅浮雕,图案多为彩云,寓意吉祥、多福。楼层正面墙上并排着两至三扇窗,是最具有中式特色的满洲窗。




从墙上那些斑驳的痕迹里

我们看到了岁月在无声地逝去

但逝不去的——

是在这骑楼里的“烟火人生”




同福路分有三段,分别为

同福西路、同福中路、同福东路

每一个地段都有独属于自己的风味


食过返寻味· 同福西路




自西向东一路走过来
第一眼看到的是 荣昌潮汕风味馆
这间店开了差不多三十年
住这附近的人都是从小吃到大



荣昌的鱼蛋粉出名就在于
鱼类制品都是沿用潮汕传统方法制作
汤底还会用大地鱼、猪骨和淡菜熬制
鱼皮饺外皮一口咬下去还会喷汁

店里的选择并不算太多

但13元就可以吃到一碗大大的汤粉

招牌大杂烩粉 ,各式肉丸够劲爽弹

一次满足你六种愿望

薄脆的炸鱼皮

浸透汤汁也有别有风味




抵食夹大件· 同福中路




不知道为什么

广州人特别爱吃肉、喝汤

闻名周边的 陈超记

就在龙溪首约一棵大树下

专营牛腩粉和牛三星汤
深得邻里街坊喜爱


来到这里
你必须要尝一下 招牌牛三星
新鲜的食材熬制的汤底清澈鲜美
牛三星吃起来超级爽滑
韭菜口感刚好
配上秘制的酸萝卜和辣椒酱
真是一口接一口

完全停不下来!



如果你问学生愿意在哪里待上一整天

“炸加姨” 可能会是他们的一致答案



本身酥脆的薯块再加上香酥的炸物面皮

就是要让你酥到底

保留着虾的新鲜和Q弹的虾饼

同样是这里学生的最爱



他们怀念的

不止是炸物的美味

更是炸姨贴满小店的“温馨提示”

以及和一大班“同学仔”

度过的美好时光



相比于新城区日新月异的发展

老城更有一种细水长流的感觉

许多老街坊即便搬到了别的地方

依旧“常回来看看”

只为了那一锅热气腾腾的煲仔饭

微焦的锅底便是大家的最爱



他们说——

“哪里做的都没有这里好

来吃的都是几十年的老街坊

一进去,不用开口

老板就知道你什么口味


陪伴了街坊6 0几年的

森记小食店 就是这样一个存在

小食店里 粥粉面饭全都有

它的拉肠又滑又透

简直就是街坊们的第二饭堂





好食到舐舐脷· 同福东路




广东人爱饮汤的特点

大概已经全国闻名

无论是一碗“天麻炖鱼头”

还是“当归竹丝鸡”

浓浓一股药材和食材混合的美味

都足以让人为之倾倒

同福路的 安乐炖品 不是网红店

但街坊都爱来这喝上那么一盅



而说到最经典、最传统的糖水铺

则要数始创于1982年的芬芳甜品

它们的芝麻糊和糖不甩远近驰名

各式传统甜品出品也有保证



它以前只是一间只卖糖水的小店

现在越做越大

菜单食物种类也增加了非常多的选择


除了招牌糖水外

还有粥粉面饭、日式泰式美食等

琳琅满目、色彩缤纷

满足大家的视觉和胃口



G仔超爱他们的芝麻糊

没有任何多余的杂质

质地轻盈,真心滑!



芝麻糊有了

怎么可以少得了汤圆

芝麻糊+汤圆的奇妙搭配

G仔每去必吃!



店里最出名的甜品莫过于糖不甩

香甜软糯,甜而不腻

为了这一碟糖不甩

街坊们排长队也甘愿



说到海珠美食又怎么可以不提牛腩粉?

你有试过那种头顶着风扇,

汗流浃背吃着牛腩的感觉吗?



在南村路口的这家 瑞芳饮食店

一块小黑板写着菜单

这里的老板自创报纸下单法

一支圆珠笔,一张报纸,名起字落

随后吆喝一声

煮面阿姨手脚干净利落,一气呵成

一碗令人垂涎三尺的牛腩粉随即诞生



这里的牛腩焖得刚刚好

柱侯酱入味三分

牛筋会起胶

老人家吃起来也丝毫不吃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