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杜课
杜骏飞老师的课外辅导,一千零一次人文课。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阿昆的科研日常  ·  不稳定的工作就不是好工作了? ·  3 天前  
梅特涅的信徒  ·  中东变革之路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杜课

讨论课:北大学子涉嫌弑母案(杜课880期)

杜课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9-04-28 22:22

正文

全文共 799 字,阅读大约需要 4 分钟


讨论课:北大学子涉嫌弑母案

文 / 杜课


1


新闻背景



2016年2月14日,福州警方发现受害人谢天琴被人杀死在某中学教职工宿舍住处内。经侦查,其22岁的儿子吴谢宇有重大作案嫌疑。警方公布的信息显示,悲剧发生于2015年7月11日,但案发于2016年2月14日。


今年4月21日,吴谢宇在重庆江北机场乘机时被警方控制。警方透露,他身上带有30多张身份证,通过网络购买,三年来一直在国内活动。

曾经教过吴谢宇的福州一中老师李茵说:“如果非要说他有什么缺点,我只能说,他的缺点就是看上去似乎根本没有缺点。”吴家的老邻居江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吴谢宇从童年时代起,就表现出了不同于一般孩子的强大自律性。“他非常乖,学习并不靠家长督促,而是自动自觉。这对一个孩子来说并不是很容易的事,但他仿佛天生就能做到。”

弑亲案件并非只此一例。2018年12月2日晚,湖南沅江一12岁男孩吴某康持刀杀害了亲生母亲陈欣。事发后,吴某康先是谎称“母亲是自杀”,直到警察持续质问后,才最终承认是自己杀害了母亲。


2019年元旦,湖南省衡南县公安局发布一份协查通报,称该县三塘镇前一天发生一起杀人案,一对夫妇在家中被杀,嫌疑人是其13岁的儿子,一名初一在读学生,疑因家庭纠纷锤杀父母后逃逸。1月2日,该少年在云南大理被抓获。


2


思考题



1. 他人眼中脾气很好的“好学生”、“乖乖仔”吴谢宇却走上了弑母之路,该如何解释这一悲剧?你认为现在这个谜题可以揭晓了吗?


2. 有人说,家庭就像一个硬壳,既可以是城堡也可以是牢笼。不管是什么,外人都难以窥见其中的惊涛骇浪。在你眼中,最好的家庭教育、最坏的家庭教育分别是什么?


3.对于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弑亲事件,你认为其中有社会成因吗?


4.关于最大限度地避免弑亲悲剧,请提出你的系统化建言。


从吴谢宇案出发,杜老师延展出以上问题,希望听到大家的声音。稍后杜老师也会参与讨论。


3


媒体评论



1. 北大学生涉嫌弑母,无疑是家庭悲剧和社会悲剧。但是一些媒体却利用这个悲剧来博眼球,吸引流量。在真相出来之前在平台上报导看起来似乎有理有据的分析揣测。在一篇篇的分析报导中,事实与猜想的界限被模糊。目前为止,我们对吴谢宇涉嫌弑母案得到的信息还很少,所以在足够多的信息被挖掘之前,这种不去寻找事实而去盲目推测的言论,确实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眼球,帮助媒体获得足够的流量,但是却会模糊事实,把舆论带偏,把一个新闻案件变成悬疑惊奇故事。


——红辣椒评论《北大学子涉嫌弑母案:别让无端猜测走在真相前面》

2. 在这起北大学生涉嫌杀母之前,早前也曾有过高材生杀父母的案例发生,如澳洲华裔高材生弑母、留美博士杀亲事件。


这些以“高材生+杀至亲”为关键词的事件中,当事人基本上都是成绩极好,但都有些性格缺陷,受挫和抗压能力极差,有的还有心理问题——很大程度上,在以“看成绩不看其他”为轴的家人、社会评价体系中,他们的学习好,轻易地掩盖了他们性格上的问题;而顺境烘托和“榜样”等光环,又会加剧他们对顺逆境的情绪反馈系统的失衡。


——新京报传媒研究《“北大学生涉嫌弑母案”:“学神”与恶的距离》

3. 外人眼中的吴谢宇是“乖巧”和“天才”的化身,是母亲希望的样子。为了不让母亲失望,他从小被“训练”得戴着这副面具才能示人。他把真实的想法放在心底,变成了一个心思极重的人,哪怕对挚友也不会敞开心扉。而面具下的吴谢宇是什么样子,我们无法知晓。


——环球人物《北大弑母者被抓:当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成为恶魔,才是世界上最恐怖的故事》

4. 吴谢宇的弑母中必定有一部分原因是他对母亲道德感的反叛。为了维护母亲心目中的完美形象,他的二十多年必定活得很累。他被剥夺了外在的影子,可他的内心却依然有一个黑影。这黑影可能是他的性取向,也可能是他软弱之时对感情的沉迷。如果要活下去,内外统一,正视自己,他必须熄灭头顶正中的太阳。


——没药花园《【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头顶烈日,站在黑暗中?》



参考资料:


[1] 剥洋葱people.吴谢宇弑母往事.[EB/OL].

[2] 环球人物.北大弑母者被抓:当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成为恶魔,才是世界上最恐怖的故事.[EB/OL].

[3] 知著网.虐童与弑亲频发,2018年的亲子关系究竟怎么了?.[EB/OL].

[4] 南方周末.接连发生少年弑亲事件之后,我们该怎么办?.[EB/OL].


欢迎读者朋友们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杜课小助手(微信号:dukexzs)加入《杜课》粉丝群.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推荐



人物: 记住梁益建 | 沈巍 林清玄说 一纸读遍梁任公 | 夜访马克· 吐温 | 读费孝通


视频 杜课导言 新闻理想 元旦的晚餐|除夕寄语


文字: 批评课 不崩溃 七碗茶 如何正确地讨论问题 永恒回归 | 女生残酷物语 | 女生箴言


关注 激辩圣母院 再谈996 心酸的成年 我们与恶的距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