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呼吸,连空气都是甜的。
这里是“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十佳示范城市”修水。江西五大水系之一的修河流贯全境,故得此名。
这个位于赣西北、修河上游的古城,居湘、鄂、赣三省九县的中心,在自然地理上拥有众星拱月的地位。其境内崇山峻岭,修河穿城,既有佛道青睐的黄龙山,又有九江全境和九岭山脉的最高峰——九岭尖,森林覆盖率更是高达75%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得天独厚的山水家园,孕育出厚重深邃的历史文化。
在江西乃至全国范围内,这是一个被严重低估却着实有些伟大的城市。
新石器时代的山背文化、1200余年历史的宁州古城,在此有迹可循。
“诗书双绝”黄庭坚、“教授中的教授”陈寅恪,根系于此。
中国诗史上第一个影响极大的诗派“江西诗派”、禅宗五家七宗之一的黄龙宗,由此发源。
秋收起义的第一枪在这里打响,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第一面军旗于此升起。
全丰花灯、宁河戏、宁红茶、贡砚四大国家级非遗,齐聚一城。
修水,究竟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宝藏?
凤凰山奇伟轩昂,如凤展翼。登至山顶,可俯瞰位于老城区的宁州古城。
修水有过许多名字。先秦时期,这里属于艾地,《左传》载有今江西境内两个地名,“艾”是其中之一;唐贞元十六年(800年),置分宁县治于今修水县城北城区;此后,这里陆续有过宁州、义宁州、义宁县、修水县等称呼。
而自唐贞元十六年起,无论名字如何变换,这座古城一直以凤凰山为屏,千余年来,从未迁移。
凤凰山下,修河绕城。
关于古城格局,最常见的概括是“九井十八巷”,街巷呈鱼骨状分布,构成古城经络,让人联想到“年年有鱼”之意。古井点缀于城中,井畔“人家”,是百家各姓的祠堂与民居。
“宁州祠堂抚州塔,苏州扇子浏阳伞”。这里的祠堂,不仅与同省抚州的塔媲美,还跨界出省,与湖南浏阳的伞、江苏苏州的扇子一较高下。
据统计,至清朝末期,修水县城共有祠堂130余栋,至今仍存30余栋,集中分布在衙前大道以西、鹦鹉街沿线的黄土岭一带,成为这座千年古城的建筑“活化石”。
街巷幽深狭长,临街茶楼酒肆、钱庄店铺相接,其中不少是祠堂兼用,或祠堂附房。
和其他赣派建筑有所不同,这里的屋檐宽大,再加上街巷宽高达到黄金比例,故有遮阴挡雨之奇效,适宜全天候游玩。
修水县四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全丰花灯、宁河戏、宁红茶、贡砚。
庞大的宗祠群落之外,又有书院、商会、古桥、古庙点缀其间,彼此呼应。
吃杯茶,听首曲,信步游走于古巷祠堂之中。不经意间,就会与某段时空不期而遇。
修水哨子,
中华名小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境内高山特产山芋、西乡红薯粉等为原料,
馅以地方特色小料,口味清香绵柔,入口即化。
余自荣巷14号,三重二井的祠宇轩昂壮观,石大门上方写有“先贤黄子祠”牌匾。
这是修水黄氏为纪念先贤黄庭坚而建的总祠,堂号“双井堂”。
修水县城以西的双井村,正是北宋文豪、“江西诗派”开山之祖黄庭坚的故乡。
八贤祠,
始建于元代,重建于民国,
正堂祀北宋诗人黄庭坚等八位乡贤。
杭山脚下,奔流至此的修水沿着山势转了个弯,因状如新月,人称“明月湾”。背靠杭山、面朝明月湾的地方,便是双井。
明月湾北岸的山崖巨石上,有阴刻行书“双井”二字,字体雄健豪放,系黄庭坚短暂归家期间所作,透着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黄庭坚“诗书双绝”,观其字,不由得吟其诗。有的诗句奇峭兀傲,如“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镜里颜”;有的诗句潇洒俊逸,如“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行至此处,还可饮杯山谷道人(黄庭坚自号)极力推荐的双井绿茶。“山谷家乡双井茶,一啜犹须三日夸。”连欧阳修、苏轼也赞双井的绿茶为全国“草茶第一”。
当然,双井最让人骄傲的并非绿茶,而是“华夏进士第一村”的美誉。这“第一村”最为名副其实的时间段,在宋代。双井黄氏一族,仅宋代就出了48名进士。其中黄庭坚祖父黄湜有13个同族兄弟,包括他在内的10人进士及第,人称“十龙”。黄庭坚自己,更是在19岁和22岁时两次荣登乡试榜首,23岁高中进士。
在比当代高考“卷”得多的科举时代,这样的进士“含金量”十分惊人。
黄庭坚故居、双井进士园等景点,以各种形式展示着这段浓墨重彩的历史。
沿山而上的魁星楼上,学子、家长纷纷许愿,希望求得一些双井黄氏的文采风流。
可对于黄庭坚来说,科举的成功,仅是一个通向理想的敲门砖。
双井村西南,黄庭坚的墓地就位于山谷园中。前来祭拜的后学络绎不绝,不少人会虔诚地按照传统礼仪来致敬。
史载黄庭坚病逝后,归葬故里。宋代以来,墓园不断被维修,迎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瞻仰者。
黄庭坚与老师苏轼并称“苏黄”,可论起追随者的数量,黄庭坚更胜于老师。苏轼文风飘逸,挥洒自如,非人力可致,后人称其为“坡仙”,与李白神似。而黄庭坚师法杜甫,讲求句法,有轨迹可寻,再加上乐于教人,故晚辈后生中追随者众多。追随者再进一步扩大影响,吸引更多志趣相投的文人,彼此间交游唱和,切磋诗艺。
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的江西,又恰好处于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孔道上。畅通的水运、发达的印刷术,让文人墨客间的唱和、通信变得比往常便利。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影响极大的诗派——江西诗派,遂应运而生。
老树年年抽新芽,江山代有人才出。
江西诗派,影响深远而广泛,一度远播海外,泽被日本、朝鲜半岛。
清咸丰年间,曾国藩力倡学习黄庭坚,宋诗运动声势浩大,此后逐渐形成同光体诗派,其中赣派远承江西诗派,领军人物竟然又是一位修水人——陈三立。
陈三立,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文化望族义宁陈氏。陈氏四代五杰,其中四人——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陈寅恪,被分条立目,收入《辞海》之中。
修水宁州镇竹塅村依山伴水。山洼田野之间,散落着一些古色古香的老屋。那个让海内外学者无比景仰的家族,就出自这里。
陈宝箴、陈三立故居,又名陈家大屋,
始建于清乾隆年间,
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家大屋如一架横卧山间的时光机,西侧老屋是陈宝箴祖父陈克绳所建,名凤竹堂,东侧屋子是陈宝箴出仕后加修。凤竹堂前,立着旗杆石和旗杆墩各一对,前者是陈宝箴中举后所立,后者是其长子陈三立中进士时所竖。
西侧建筑为凤竹堂,
意为仰凤凰之高风,慕劲竹之亮节。
举人出身的陈宝箴,最终官至湖南巡抚。主政期间,他积极推行改革,使湖南成为当时全国最有生气的省份,是地方督抚中少有的倾向维新变法的实权派人物。
竹塅村的义学里、四觉草堂,均由陈宝箴始建,如今已成为展示义宁陈氏家学、成就的地方。
祖父搭好了地基,子孙负责添砖加瓦。
陈三立,清末“维新四公子”之一,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
陈三立长子陈衡恪(陈师曾),师从吴昌硕,与齐白石为莫逆之交,是中国近现代绘画的开拓性人物。
陈衡恪之子陈封怀,植物分类学家,被称为“中国植物园之父”。
陈宝箴领诸孙及重孙合影于江西南昌(1899年)
左起:陈方恪、陈寅恪、陈覃恪、陈宝箴、陈衡恪、陈隆恪(前立者为陈封可)
家族龙凤中的龙凤,是陈三立三子、中国近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他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并称“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更被誉为“教授中的教授”“三百年来仅此一人”!
他曾道:“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一句话,让多少后生晚学为之心潮澎湃,而他终其一生,都在实践此言,九死而不悔。
他又道:“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故以史学为毕生事业,主张学术强国,留下《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柳如是别传》等历史巨著。
修水汤汤,奔流不息。从双井黄氏到义宁陈氏,从双井村到竹塅村,孕育出多少文化俊杰。修水,遂成为“一个诞生文化奇才的地方”,以一个县城的体量,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不可忽视的印记。
修水县城紫花墩,有一所散原中学。
陈三立,号“散原”。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他誓死不与日本人合作,绝食五日,忧愤而死。此校即为纪念他而更名。
紫花墩,不仅彰显着散原老人的民族气节,更是中国革命史中的一个红色地标。
1927年9月9日,一场誓师大会在紫花墩举行。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及其所属第一团以及师直机关、特务连等,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鲜艳红旗,高呼“红色领带系在颈,只顾死来不顾生”的口号,打响了秋收起义的第一枪。
这座诞生文化奇才的古老城市,又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据了重要的节点位置。
黄龙山上,映山红似英烈血,是革命的热血之花。
此山属于幕阜山脉,是湘、鄂、赣三省的天然屏障和自然分水岭,禅宗五家七宗之一的黄龙宗诞生于此。
修水,地处幕阜山脉腹地,在当时是湘、鄂、赣“三不管”地带,又具有较好的工农运动基础。秋收起义在这里爆发,是深思熟虑下的选择。
师部驻扎和设计军旗的地方,就在宁州古城秋收起义红色历史文化街区内。这里有一座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还有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旧址(修水商会)、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旧址(凤巘书院)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师部旧址东厢房,是第一面军旗设计处。1927年9月初,就在这里一张宽大的八仙桌上,师部参谋何长工、师部参谋处长陈树华、师部副官杨立三为了设计军旗而不断地“头脑风暴”,经过反复比较、推敲,最终决定:旗底为红色,象征革命;中央的五星代表党;镰刀斧头象征工农;旗左边白色套管上,是“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字样。
罗荣桓曾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一师一团特务连党代表,
其塑像身后以艺术的形式呈现了第一面军旗的样式。
就这样,古老的宅院浸染了红色的气息,催生出革命的硕果。
在修水,古色与红色,那么自然地交织在一起,接续演绎着不同时代的传奇篇章。而那亘古不变的绿色,厚德载物、生机勃勃,是承载文明的自然底色。
青山环抱,秀水穿行。如今,修河的南岸新城日渐崛起,与厚重沧桑的古城遥相对望。
本文创作团队
编辑:司马屏屏
图片来源:
中共修水县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修水县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中心)
修水县文化广电旅游局
闫瑞杰
视觉中国、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