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羊毛工作坊
零壹财经旗下新媒体。当世界在做加法时,我们为您做减法。金羊毛工作坊,扣动财富的扳手,投资者的私人定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金羊毛工作坊

新资管三部曲之一:大资管众生的焦虑

金羊毛工作坊  · 公众号  · 羊毛  · 2018-10-01 00:27

正文

最近请教了众多大资管领域的领导及朋友,探讨行业发展模式及方向问题,也交流了些实际业务做法及投资思路。虽然大家来自不同机构、或者不同业务线,但是目前共性很强,那就是:焦虑。可能近期大家忧患意识都较强,在朋友圈贩卖焦虑的文章往往也比较火。当然,我认为很大部分原因是行业发展的红利消失和周期性造成的,还有一部分是监管改革带来业务发展压力和内部考核的压力。


我们来分享下各位的忧愁,希望大家都take it easy,放轻松一些,看完后你会发现,原来大家彼此彼此,而且总是有人比你更苦逼。

银行资管

摆在部门老总头上 几件事:资管新规与转型,老产品里的资产各种棘手事,行领导的要求与资负部的考核。有些还加上子公司的筹备成立与“位置问题”。最大的困惑在于:“老模式不能走了,而负重下的新模式还不会走”。领导们一边忙着处理业务,一边应付各种检查,一边也不忘一把鼻涕一把泪跟监管哭诉。事实上,哭诉也起了效果,看看最近的文件就懂了。


处长们 的焦虑在于:过去行业快速发展过后留下的锅好像要砸过来了,无论是债券投资、还是非标、还是资本市场、还是委外,几乎每个处都有点事。不仅是一大堆针对自己所管业务的监管函飘了过来,连行里面也开始问责了,信审风控、资负、合规,都是爷;新业务发展不是小事,可是老业务的问题解决和处理更是大事。


经手办事人员 的焦虑在于:每天瞎忙,加班加点,应付各种检查和流程上的时间比业务还多。最关键的是,啥事都做不了,汇报却成倍增加。风险排查也是主要工作。

基金公司和券商资管

基金公司的领导们 ,在领各种奖项时看起来都很高兴,君不知每当股东要开会时,内心是崩溃的。除了货币,其它通杀。


固定收益的基金经理 有业绩,但是没规模,专户委外掉得飞速,业绩做得好的要先被赎,做得差的也要被赎;要是踩了个雷,全公司这个业务线从上到下都有一锅端的风险。研究员?哎,最苦逼的就是看起来没有贡献的 信用研究员 ,今年找到依据和方向了,往死了控风险,啥债都不让你过;但前提是自己之前放行了的持仓标的没出过事&未来也不会出事,但是想想目前这架势持续下去,后背发凉吧。


股票的基金经理们 今年更抬不起头,既没业绩,也没规模。好不容易年初赶紧发了点,但是基民骂声一片,看着这行情,啥时候净值能回到1啊?再想想,回到1后,规模还在么?至于 研究员 ,不推荐股票好像没做啥工作,一推荐股票就是灾难。


券商资管主动管理业务的各位亲们 ,跟基金领导们很像。但是,焦虑有过之无不及。原因是,过去创收赚钱最强的集合,今年在缩规模和信用违约的双重夹击下,几乎兑付不了。有良心的公司自己掏钱来贴,没良心的公司要客户认亏并从此反目。结局基本都是一个,业务模式玩不转了,可能江湖还臭名昭著。哦,还有个股票质押业务,不说了,那更是泪。

信托&券商资管通道&基金子

这三者有很强的共通之处,尤其是通道业务,但是今年,在“资管新规约束嵌套、净资本耗损、通道不免责”的三重约束下,以前叫业务的东东好多都不存在了,些许能做的事情做起来也如履刨冰。 券商资管通道业务人员 ,监管一直强调不能免责哦,过去是“赚着卖白菜的钱”,现在还要加一句:“操着卖白粉的心。”


信托是给了一块红利,天然spv,监管护着的“专属通道”,收费坐地起价了。老的信托项目在去杠杆的压力下,听到了丝丝爆雷的声音,公司咬牙垫付后, 信托经理 这几年也别想走了;而利差较肥的新信托业务,缺的不是项目和资产,但是没有钱,银行金主们的钱出不来。领导们今年也猛然醒悟,自建的财富渠道原来如此崩溃,行业唯一一家还可以的,也被收编到银行了。至于监管倡导的主动管理,在“无历史业绩、无团队人才、无法战胜非标”的三无定律下,好像就跟信托和基金子绝缘,几乎每家都是。


基金子的各位领导们 ,哎,风险资本的压力,股东的回报要求,以及合规的大山,存量规模的占用,各种风险事件的处理,监管函的整改……都是事。

私募

这个群体,要牌照没牌照,要平台没平台,要资金没资金,要业绩没业绩。有的是:各种违规督查、各种之前业务的法律纠纷,各种金主的抱怨,规模和业绩曲线双杀。


通道型私募 基本被封杀,监管彻底不鼓励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