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式的广告总是独树一帜,风格鲜明,要不让你猜不到结局,要不惹得你热泪盈眶...简单的拍摄场景,平凡的故事主角,却能像这个季节的晚风一样,撩拨观众那颗柔软的心。
为什么泰国广告总是能抓住人性中美好、细腻的情感呢?离不开这个国家多元
的
文化和包容的民风吧。
本文选自《政商智库》“外媒看点”栏目,更多内容请订阅智库。
美国知名在线新闻平台“商业内幕”近日报道,在过去,主打滑稽和惊悚的广告是市场营销万试万灵的牌,但这种现象似乎正在改变。
今天的广告商们正在努力做出让观看者号哭、啜泣的悲情广告:
他们追求更长的广告时长(超过90秒钟),由叙述推进广告,以人物为故事重心,辅以唯美的电影风格、动人的背景音乐和深入人心、平凡却出众的人物品质。
有一些人将这一营销命名为“哭销”——
悲伤和其他更深层次的情感与商业品牌,在更深远的意义上建立起了联系。
这种趋势在泰国广告中表现得最为显著。一些泰国广告借助互联网,像病毒一样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传播,点击量轻轻松松突破百万。
泰国广告《无名英雄》截图
1.泰国人寿的广告《无名英雄》(“Unsung Hero”)就是一则典型而不偏激的泰国广告
这则广告的主角是一个道德高尚的青年人,他经常会做一些无意的善心之举。当他在做这些事的时候,其他人满腹疑惑地摇头,不能理解他一直以来为陌生人做这些,到底能得到什么好处。
在广告两分钟的时候,美丽而动人的一幕出现了,而这一幕解释了,是什么让主人公做的一切变得值得。
2.泰国公益广告《菠萝的故事》是一个发生在母亲、女儿及凤梨间的故事
相依为命的妈妈和女儿,守着个现切水果的小摊。母亲是一个没有读过书、不善言辞的人,在教育女儿时能做的就是示范给她看。女儿在母亲切菠萝的时候学会了如何处理菠萝;母亲还为想吃冰棍却没钱买的女儿制作了别致的菠萝冰棒。
女儿决定自己在市场上叫卖她们自制的菠萝冰棒,但由于没有经验,冰棒很快融化了。
广告《菠萝的故事》截图
母亲教女儿去观察市场上的人是如何贩卖商品的。最终女儿成功了。
妈妈远远看着忙碌的女儿,内心独白:“我很开心看见她能从(实践/生活)中学到经验,还有学到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许有一天,我不在她的身边了,但我知道她会过得很好。”
3.泰国广告:《假如有人出10亿让我放弃你》
短片为泰国7-11便利店2016年为教师节制作的广告。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在曼谷素坤逸8巷,有一所小小的破旧私立学校,穿插在曼谷的高楼大厦中间,显得有点格格不入。它建于1946年,名叫Wannawit学校。
从建立至现在,接收的都是贫苦人家的孩子。这里的学费异常低,小学327元(人民币)/学期,初中253元(人民币)/学期。学校创立初期只有8名学生,没有收学费,教书和经营都由校长一人承担。而现在这所学校有37名教师,514名学生,好多教师都是出自本校,有一半的老师都超60岁,比年轻教师多,他们虽然年迈但还坚守在教师的岗位上。
学校的主人,就是短片中的校长Ruchisamara。今年94岁的她依然活跃在校园中。
校长Ruchisamara
由于该所学校处在曼谷的高消费地带,很多开发商瞄准了这块“肥肉”,甚至想出十亿高价买下这块地,可都被Ruchisamara拒绝了。
她在一次采访中说:“谁来买都不卖,卖了学生怎么办?不在意价格出多少,就是不卖,学生的未来在这里,这里是无价的!钱或许能买很多东西,但是买不到Wannawit学校!”
Ruchisamara的家就在学校的旁边。她独自一人住在小殖民地式的房子里。作为一个单身女人,Ruchisamara一生孤独。“我经营这所学校就是要让所有的孩子都有一个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只要身体可以,我就会继续支持这些孩子上学。”
人生能得一良师,何其有幸。只是在现在的环境中,这种机缘似乎越来越少。
广告《假如有人出10亿让我放弃你》截图
泰国广告的走热也反映出人们对“有意义的内容”的强烈诉求——人们想看到具有启发意义的故事,比如慈善事业、社会问题、个人奋斗。
也由于广告的创造性和情感价值,观众乐于接受它,分享它。
扫描二维码,可订阅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