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运营者向果酱妹求救:“我们的公众号最近阅读好低,老板让我做个数据分析,再根据数据调整内容,我该从何入手?”
实际上,要做好数据分析,首先你得学会看后台的图文分析,了解你的阅读是从哪里来的。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阅读来源的那些事。
公众号的阅读是从哪里来的?
公众号的阅读来源,主要分为以下5个渠道:
公众号会话框、朋友圈、好友转发、历史消息、其他。
其中,占比较高的主要是公众号会话、朋友圈、好友转发这三个选项,其他和历史消息的占比往往会比较少。
不少运营者表示,公众号的阅读比例中,
会话框占比最高
,不少公众号的会话框比例在80%以上,比例高者甚至接近100%。这个数据,也说明了公众号促活用户以及提高用户黏性的重要性。
▲该图片由某科技类公众号提供
而对于爆文而言,则是朋友圈和好友转发的比例会比较多
,比如果酱妹此前提及的
涨粉34万的那篇文章
,好友转发+朋友圈的阅读占比超过98%。
▲图片来自“今日电商爆料”
除了爆文外,
情感、娱乐、突发资讯类的文章通过转发分享的阅读比例相比其他类型的会高一些。
比如,此前通过《薛之谦:“
我是真的想和你过余生
”》一夜涨粉10W+的“番尼兔”透露,其平时的阅读来源多是会话占一半,朋友圈+好友占一半。
除了阅读来源分布外,图文分析底部还有个表格,
显示“从公众号会话打开”“从朋友圈打开”“分享转发”“微信收藏人数”等数据。
一些运营者会用
朋友圈打开人数/分享转发人数
预估一个分享转发带来的朋友圈平均阅读数据。
▲比如,该文章7月25日一个分享带来的阅读约为:851/63=13.5
不少人表示,该数据相比以前大有下降之势,有时候一个分享都带不来一个阅读。有运营者表示,“很多人不爱分享朋友圈了,看到好的内容更多只是分享给自己的好友或微信群,所以这个数据会下降,而这也从侧面说明维护微信群的重要性”。
▲比如,“脑洞运营”该文章的分享转发人数高于朋友圈打开人数,或许是因为分享中不少是转发到微信群,而该数据不统计在朋友圈打开中
此外,就微信收藏人数而言,干货、技巧、情感类的文章收藏人数要远远多于资讯类文章的收藏人数。
▲该图为某地域号突发新闻信息,
收藏人数比转发数低很多
▲该图为某时尚美妆号的干货文,
收藏人数比转发数要多
阅读来源中的“其他”到底指什么?
关于公众号阅读来源,果酱妹被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
“阅读来源中的‘其他’都包括哪些渠道呢?”
果酱妹就此问题咨询了微信相关人员,其给出的答复是:
“包括微信搜索(在微信里搜索到的“相关文章”),微信菜单(包括引用图文素材、引用历史消息)等”
。而去年2月微信公众平台也曾对“其他”的来源做过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在设置菜单栏以及设置关键词回复时,
需要选择“跳转网页”中的“从公众号图文消息中选择”才会累计群发消息的阅读
,若选择“发送消息”的“从素材库中选择”阅读会从零开始重新算。
不过,依旧有不少运营者感到疑惑:“照理说,这些场景的阅读量都不大,但有时候文章会在发出几天后,
‘其他’的阅读来源从几千飙升到几万
,这是怎么回事呢?”
据某运营者爆料,今年公众号刷的阅读量有时会从“历史消息”跑到“其他”的阅读来源中,这或许就是该阅读来源飙升的原因。
▲一刷量文章的阅读分布图,由某运营者提供
但也有运营者表示,其并没有刷过阅读,文章也并无提及任何有可能会去刷量的利益方,认为
数据涨得十分诡异
。
采访多位运营者过后,果酱妹猜测,除了上述来源外,
“其他”的来源可能还包括以下渠道:
1、看一看:
在微信搜索框下方以及“发现栏”中有一个“看一看”的选项,点击进去都是公众号的文章,里面包括“热点资讯”“好友都在读”“已关注”等选项,若公众号文章被推荐在这些位置,或许能得到不错的流量。
2、微信页卡(包括图文页下广告点击、原创文章被转载后点击)
。有些公众号会用某些文章来投放广点通广告,若大家点击广告进入文章,或许会被统计在“其他”的阅读来源中。
此外,用分享样式转载或者单钩转载,用户点击卡片进入原公众号阅读,也最有可能被统计在“其他”的阅读来源中。
3、各大浏览器点击进入。
这样的渠道主要可能包括:在搜狗微信中点击推荐的文章或者搜索文章;在头条号、企鹅号等多个内容平台中插入了文章链接;网页自动抓取的公众号文章页等。
当然,以上“其他”渠道的来源只是果酱妹综合多位运营者意见的猜测,若有对此研究者,欢迎探讨。
公众号该如何根据数据调整运营方向?
看懂阅读来源是第一步,根据数据分析对公众号的内容进行调整,从而达到涨粉和变现目的才是公众号最终的目的。那些数据都说明了什么,公众号又该如何根据数据调整运营方向呢?
1、
公众号会话框打开率
(从公众号会话打开人数/公众号总用户数)
:公众号的打开率,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用户黏性,二是标题以及封面图等最先显示的信息,通过该数据,
运
营者可以判断用户黏性以及话题(标题)、封面图等是否吸引人。
一般而言,短时间内公众号的用户黏性是不会有大变化的,此时公众号运营者就可以通过对比每天的公众号会话框打开率来判断标题对用户的吸引程度。比如,
若一公众号平时的会话框打开率是10%,今天只有3%,那或许就是选题或者标题上出现了问题。
(公众号可通过取过去一段时间的平均打开率作为参考值,看每天的情况进行调整)
而用户黏性则可以对比每个月的打开率情况
,去大致判断。若打开率下降,运营者不妨思考应该如何在用户黏性上下功夫。
2、分享与转发率
(分享转发人数/公众号总用户数)
:朋友圈分享以及好友转发,往往由文章内容决定。同样,运营者可以取过去一段时间的平均值作为参考值,根据每天的情况内容以及选题的吸引度。
不过,分享和转发有时是无法预估的,有时运营者自己也预料不到,写了某个热点事件,文章就成了爆文。不过,通过观察和对比长期的数据,还是可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最后,我们来做个小调查,你们的阅读率以及阅读来源分布是怎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