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市值风云
有料,有趣,有深度。由董秘、CFO、投行和基金经理等一线从业人员组建的专业市值管理公众号,专注于解读中国资本市场最典型的并购重组、最血腥的股权战争和最脑洞大开的财务舞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经济报道  ·  县域市场抢增量,品牌为何选择拼多多? ·  18 小时前  
第一财经  ·  年薪百万!DeepSeek,持续刷屏! ·  昨天  
西部财经融媒  ·  7000000000+!《哪吒2》预测票房近 ... ·  4 天前  
西部财经融媒  ·  7000000000+!《哪吒2》预测票房近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市值风云

新春看消费之农林牧渔:养猪占据半壁江山,宠物经济、粮食安全走出独立行情!

市值风云  · 公众号  · 财经  · 2025-01-26 18:07

正文


周期,周期,还是周期!




作者 | 萧瑟
编辑 | 小白

农林牧渔可以说是与春节关系最为紧密的行业,毕竟春节时间节点的确定依据正是古时的农业历法。
农业社会中,春节往往被视作是新一轮生产周期起始的标志。而人们在此时进行的各种庆祝习俗,也有祈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的寓意。
但在二级市场,2024年对于农业来讲并不是一个友好的年份。申万农林牧渔指数全年下跌11.6%,不仅跑输上证指数24.2pct,更是在31个行业中排在倒数第二。

(来源:Choice终端,制图:市值风云APP)
从行业名字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农林牧渔业态繁多,包含种植、养殖、捕捞等,仅用单一指数很难对下跌原因一以概之。
因此我们还是按老规矩,聚焦到前十大市值公司来逐个剖析。
有意思的是,从这十家公司的股价表现看,倒是很难感受到行业整体的颓势,甚至其中还有接近翻倍的个股。

(来源:Choice终端,制表:市值风云APP)

牧原股份:量价双升,龙头依旧

仅看市值,养殖业可以说是农林牧渔的压舱石。前十大市值公司中,来自生猪养殖产业链的就占有5席,且排在第一的正是曾有着“猪茅”之称的牧原股份(002714.SZ)。
2024年内,牧原股份的业绩表现尤为出色。
据其业绩预告,全年归母净利润预计170亿至180亿,不仅实现扭亏,盈利规模在历年中也是仅次于2020年,对应同比增幅高达499%至522%。

(来源:牧原股份2024年度业绩预告)
猪企业绩提升,风云君第一时间想到的正是猪价的变动。
产能去化是2023年生猪养殖行业的主旋律,叠加年末出现的疫病反复因素,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大幅下滑,据农业部统计,自年初的4,390万头下滑至年末的4,142万头。

(来源:Choice终端)
这也是形成2024年猪价反弹行情的基础,根据商务部的数据,年内全国生猪出厂均价为每公斤17.13元,较2023年的15.30元增长约12.0%。

(来源:Choice终端)
但在股价方面,2024年,生猪养殖指数却出现了14.9%的下跌,行情甚至弱于农林牧渔整体,牧原股份作为龙头,股价也出现了4.7%的跌幅。

(来源:Choice终端,制图:市值风云APP)
行业景气度与市场表现背道而驰,这在生猪养殖行业也不算新鲜事,毕竟股价反应的是未来一年甚至几年的预期。
而我们也能够发现,2024年下半年起,生猪价格再度回落,能繁母猪存栏量也在触底回升,不免令市场担忧起2025年的生猪行情。
农村农业部就曾在11月末发出预警,预计2025年春节后,生猪养殖将大概率出现微利,甚至重回亏损。

(来源:农村农业部)
影响猪企利润的也不只是猪价,例如成本控制也是关键因子,而这也是牧原股份作为龙头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在年内玉米、豆粕等饲料成本持续走低的行情下,牧原股份进一步压低成本。据2024年11月最新披露的数据,生猪养殖完全成本约为13.1元/kg,较2023年的15元也有超10%的改善。

(来源:Choice终端)
这个水平在一众上市猪企中仍处于领先地位。

(来源:华创证券)
在最新的调研中,牧原股份还披露了2025年12元/kg的阶段性成本目标。
此外,2024年末牧原股份拥有351.20万头的能繁母猪存栏,较2023年末增长近40万头,在此轮产能去化过程中反而实现了逆势扩产。
相应的,2024年7,160万头的生猪销量,较上年也有12.2%的增长。

(来源:牧原股份销售简报)
参照农业部披露的能繁母猪存栏数据,2024年末,牧原股份能繁母猪的市场份额约为8.6%,较2023年末的7.6%也有明显提升,龙头地位愈发稳固。

金龙鱼:四成市占率难掩行业痛点

总市值排在第二的是1,768亿的金龙鱼(300999.SZ),风云君对它的印象更多是一家食品企业。
不过具体来看,金龙鱼做的事情是将大豆、小麦、水稻等初级产品加工为食用油、大米、面粉等终端产品,并将豆粕、麦麸、米糠等加工为饲料原料,严格来说属于农产品加工行业。
金龙鱼的主要产品分为厨房食品和饲料原料两类,前者正是指各类米、面、油,是主要的收入来源。

(来源:市值风云APP)
2024年内,金龙鱼股价下跌2.0%,走势基本与农产品加工指数一致,且整体表现要略强。

(来源:Choice终端,制图:市值风云APP)
在业绩方面,金龙鱼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4.31亿,同比下滑32.8%,自2020年以来已连续四年未见增长。

(来源:市值风云APP)
一方面原因在于,金龙鱼收入端的增长也趋于停滞,2024年前三季度同比下滑6.9%。

(来源:市值风云APP)
以最大的品类——食用油来说,金龙鱼在实现4成市占率的绝对领先地位后,继续向上渗透的空间已是十分有限,甚至市场份额还有被同行蚕食的趋势。
似乎比起外资背景的金龙鱼,近年来国人对中粮福临门、鲁花等国产产品要更加青睐。
另一方面原因,则是这类农产品加工业的商业模式痛点。由于加工过程中几乎没有技术门槛,行业毛利率本就很薄,往往是个位数。
且由于上游是市场化定价的各类大宗农作物,下游米面油则均为受国家强监管的品类,夹在中间的企业几乎没有议价能力。
强如市占率4成的金龙鱼也不例外,2020年以来毛利率持续走低,至2024年前三季度仅剩下4.9%的水平。虽说能够靠着各类套期工具在投资收益中找补回来一部分,但仍难掩利润下滑的颓势。

温氏股份:处处被压一头

养猪业的龙二温氏股份(300498.SZ)以1,099的市值排在行业第三,也是农林牧渔行业内最后一家千亿级公司。
可见虽说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石行业,却并不是很受市场待见。行业的强周期性或许是原因之一,这也导致了三家农业龙头公司的吾股排名都在2,000名开外。

(来源:市值风云APP)
2024年,温氏股份的业绩同样实现了大幅扭亏。据业绩预告显示,全年归母净利润为90亿至95亿,营业收入也将首次突破千亿。

(来源:温氏股份2024年度业绩预告)
实际上,牧原股份有的逻辑温氏股份都有,但几乎都是弱化版的。
例如截至2024年10月末,温氏股份能繁母猪存栏量约168万头,较2023年末的155万头亦有增加,但产能扩张规模较牧原差了很多。全年生猪销量3,018万头,也有近400万头、14.9%的增长。

(来源:温氏股份销售简报)
养殖成本方面,温氏股份排在行业第二,仍次于牧原股份。

(来源:华创证券)
业务结构方面,温氏股份也并非是单纯的生猪养殖标的,有超过三成的收入来自肉鸡养殖产业链。

(来源:市值风云APP)
相比养猪,年内养鸡的行情就没那么好了,温氏股份的肉鸡销售收入甚至还出现了同比下滑。

(来源:温氏股份销售简报)
这或许是投资者不买账的原因,年内温氏股份股价累计下跌16.6%,是十家公司中唯一跑输农林牧渔指数的。

(来源:Choice终端,制图:市值风云APP)

海大集团:出海造就独立行情

饲料龙头海大集团(002311.SZ)股价全年上涨10.4%,分别跑赢农林牧渔指数、饲料指数22.0pct、17.5pct,是今天第一家逆势上涨的公司。

(来源:Choice终端,制图:市值风云APP)
这家公司同样公布了2024年的业绩预告,全年实现净利润42.5亿至48亿,同比增幅在55.0%至75.1%,业绩表现也能够撑得起股价涨幅。

(来源:海大集团2024年度业绩预告)
海大集团主营饲料产品,具体包括禽畜饲料和水产饲料两类。
实际上,2024年饲料行业的景气度并不算高,大宗淡水养殖品种已经历较长的亏损周期,产能有不同程度地去化。前文提到的生猪养殖也存在同样问题,进而导致国内饲料需求不足、竞争加剧。
贵为龙头的海大集团,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也出现下滑。

(来源:市值风云APP)
那么利润端的增长从何而来呢?
一方面是来自海大集团自有的一小块生猪养殖业务,收入占比约16%,猪价回升的行情下自然也是受益方。

(来源:市值风云APP)
2024年上半年,这块业务毛利率为16.89%,较上年同期有约10pct的上行,半年度毛利增量有近9亿的规模。
另一方面则来自海大集团的海外业务。
海大集团的出海策略是以点带面,当前已在越南、埃及、厄瓜多尔三国建立了业务布局,并以此作为桥头堡,向东南亚、北非、南美周边国家拓展。
2024年上半年,海大集团海外地区实现销量超100万吨,同比增速超30%,对应境外收入74.12亿元,同比增长超60%。
且境外产品销售的毛利率普遍高于境内,同样能贡献不俗的利润增量。

(来源:Choice终端,制图:市值风云APP)
出海实现新突破,这或许是股价跑赢行业的原因所在。

新希望:连亏三年,盈利有望?

排在第五位的是另一家饲料龙头新希望(000876.SZ),也是前五大公司中第四家养猪产业链成员。
年内新希望股价下跌3.6%,虽不比海大集团那样强势,但也跑赢了行业指数。

(来源:Choice终端,制图:市值风云APP)
业绩方面,新希望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72.09亿,同比下滑27.7%,1.53亿的净利润倒是同比增长104%。不过在微利情况下,这个增速并没有太大意义。
在扣非口径下,2024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也有0.38亿,年内有望结束此前连续三年的亏损。

(来源:市值风云APP)
至于2023年扣非前后净利润的巨大差异,这主要归因于新希望的业务聚焦调整,年内先后处置了旗下禽类养殖、食品加工产业,在账上产生了大额的投资收益。
调整过后,2024年上半年,“饲料+养猪”的业务结构就变得十分清晰了。

(来源:市值风云APP)
先看饲料业务,品类上与海大集团大致相似,同样覆盖了禽料、猪料、水产料与反刍料等几乎所有料种。
且在出海层面,新希望的布局也更早,2024年上半年100.06亿的外销收入仍高于海大集团的74亿,但同比增速只有5.4%,缺少边际改善。
国内饲料业务面对的则是前文提到的需求承压,这也对应了总营收的下滑。
至于养猪业务,新希望的竞争力也是较为薄弱。有别于逆势强势扩张的牧原和温氏,2024年内新希望生猪销量下滑明显,对应销售收入也未见增长。

(来源:新希望销售简报)
至于养猪成本,新希望也只能在一众上市猪企中排在中下游位置。

(来源:华创证券)
受此拖累,2024年上半年,养猪业务的毛利率仅有-4.05%,反弹行情下仍未实现盈利,但较上年同期的-11.55%改善不少,利润端扭亏的动力大致也来源于此。

乖宝宠物:领跑国产宠粮品牌化赛道

说实话,市值排在第六位的农业公司——乖宝宠物(301498.SZ)着实令风云君有些惊讶,宠物食品赛道竟已跑出300亿市值级别的公司了?
更令人惊讶的在于,宠物食品指数在农林牧渔行业中“出淤泥而不染”,全年实现了超50%的上涨,乖宝宠物作为龙头,总涨幅更是高达98.2%。

(来源:Choice终端,制图:市值风云APP)
这个行业,风云君不久前在2024年三季报解读系列中也曾分析过。

(来源:市值风云APP)
根据《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中的数据,2024年中国宠物消费市场规模为3002亿元,同比增长约7.5%,且预计至2027年有望突破4,000亿,宠物食品确实称得上黄金赛道。
而当前乖宝宠物,以及中宠股份(002891.SZ)、佩蒂股份(300673.SZ)等国内同行在多年代工经验的基础上,也陆续推出自有品牌,且均进入变现阶段,推动了宠物食品行业的国产化进程。
这些国产品牌中,乖宝宠物的布局无疑是走在前面的。
自2021年起,旗下“麦富迪”品牌便超过法国品牌“皇家”,牢牢占据这线上销售第一的位置。
而在2024年,另一大品牌“弗列加特”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129.1%,也杀入到前十大品牌行列。
麦富迪成立于2013,涵盖主粮、湿粮、零食、保健品在内的全系产品。

弗列加特成立于2019年,主攻高端肉食猫粮,以“鲜肉替代肉粉”的创新喂养观念为核心。
此外,乖宝宠物在主粮和零食赛道布局均衡,也是其优势之一。

(来源:市值风云APP)
2024年前三季度内,乖宝宠物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7亿、4.7亿,同比增幅分别为18.0%、49.6%。
尤其是利润端,有望在此前3年4倍的基础上继续高增。

(来源:市值风云APP)
目前乖宝宠物的吾股排名也来到307位,已经在优质公司的范畴中了。

(来源:市值风云APP)

正邦科技:劫后余生

同为生猪养殖企业,市值排名第七的正邦科技(002157.SZ)全年录得涨幅9.0%,走势反而明显强于牧原、温氏两大龙头。

(来源:Choice终端,制图:市值风云APP)
毕竟是刚刚成功完成了资产重整,存在着困境反转的逻辑。
在上轮超级猪周期过后,激进扩展的正邦科技遭遇了大幅亏损、资金短缺,最终酿成债务违约,并在2022年10月申请破产重整。

(来源:市值风云APP)
最终同处南昌市的双胞胎集团接手了风云飘摇中的正邦科技,成为新的控股股东。
这家双胞胎集团也不简单,同时经营饲料和养猪两块业务。据官网披露,2024年生猪出栏1770万头,位居牧原、温氏之后排在全国第三,猪饲料对外销量更是高居全球第一。
这样的业务结构与正邦科技基本一致,两者的高度协同对于新正邦也是好消息。

(来源:市值风云APP)
据业绩预告,2024年,正邦科技已实现净利润2亿至2.6亿,虽说扣除重整收益等因素后仍然亏损,但同比减亏幅度也在90%以上。

(来源:正邦科技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
经营数据方面,2024年,正邦科技415万头的销量较上年下滑明显,但在四季度167万头的销量,同比增幅在20%以上,公司经营也有重回正轨的迹象。

(来源:正邦科技销售简报)
根据重整计划公告,双胞胎集团计划在重整完成3年内,将正邦科技的生猪上市规模提升至1,200万头。
此外双胞胎集团还计划在重整完成4年内,将自有养殖、饲料业务置入上市公司,实现整体上市。

北大荒:又躺着赚了一年

北大荒(600598.SH)同样也走出了独立行情,全年股价涨幅高达27.5%,遥遥领先行业指数。

(来源:Choice终端,制图:市值风云APP)
实际上,说北大荒是农业公司有些牵强,毕竟土地承包业务贡献了6成收入,以及几乎全部的毛利润。
第二大业务农用物资销售的毛利率仅有0.1%。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