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改变自己
改变自己,不断进步,活出精彩人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学习曾国藩  ·  情商高的人,会有这5大说话习惯,很厉害! ·  4 天前  
印象笔记  ·  我发现了戒掉手机瘾的简单方法 ·  4 天前  
人生研究所  ·  情侣亲密关系对照表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改变自己

今年我感悟最深的 43 句话

改变自己  · 公众号  · 学习  · 2021-02-09 17:00

正文



彭萦        改变自己主创
创业者 | 品牌人 | 性格分析师

今年对我最重要的两句话是:

「多数人用心,少数人很用心,还有极少数人更用心。这个世界,属于这些极少数人。」

「要把对成就一个无限完美的自我的兴趣,转移为对外部客观事物的兴趣。」 - 罗素

今年我感悟最深的 43 句话

作者:彭萦


2020 年,我在朋友圈的 43 条反思。


1


「小成需要朋友,大成需要对手。」- 解放军语录

2

无鄙视链不成品牌。 

3

打造爆款绝对不是「敢为天下先」,而是「敢为天下后」。

4

黄峥 2010 年的时候就说过一句话,卖给用户顾客的只有两个东西,失去的恐惧和得到的惊喜。 

5

两个公司开会,会后谁先把会议纪要发到群里,就说明哪家公司比较厉害。 




从日本时间机器来看:高速增长的时代,好做生意;中速增长的时代,才好做品牌。

7

什么是智商税?

当你购买它的价格远超过它能提供的功能价值的时候,人们就会说那是智商税。

但也有极少数品牌,价格远超它产品的功能价值,毛利润率极高,却没任何人会骂那是智商税。这些品牌都有一个共同点 —— 它们都有场景护城河,比如茅台、爱马仕、半岛美心稻香村的月饼。

8

消费品有个现象,就是会有这么几个门槛,年流水 3000 万、6000 万、1 亿、3 亿。之前和很多消费品人讨论过为什么,没什么好解释。我今天重看硅谷早年很火的老书 crossing the chasm ,忽然想到一个解释:

这四个数字就是获得 early adopter - early majority - late majority - lagged 的顾客之间的鸿沟。就是看起来 early adopter - early majority 3000 万和 6000 万之间数量差距没那么大,但这就是破圈不破圈的关键。

9

宜家人带我逛宜家,讲零售的细节。大部分零售店门口是放着一摞在那给顾客自己拿,但宜家非得设一个人站在入口处给每个顾客发大购物袋。看起来这个人员配置没意义,为什么一直要设这个人?

宜家现在入场有购买的转化率是三分之一左右,还有三分之二的人晃了一圈什么都没买就出来了。你拿着袋子进去和空手进去,最后买不买东西的转化率差很大,而且只要你一开始买任何一个小东西了,买第二个东西的可能性也就大大提高了。这个宜家的理论就是 Open Your Wallet。

10

和 Coco 二代逛商场,他说,有敌人才是幸福的,有敌人就有对标。

比如同一商场同一区域开店,看一下旁边麦当劳店里不同时段配几个人,就立马知道这家麦当劳一个月单数多少,人流多少,流水多少。然后马上可以推导对应自己品牌门店的流水在这能做到多高,损益平衡点多少,人员配置设备配置要多少。这选址,多轻松。

11

品类和定价得接地气,而设计和品牌要高大上。不是要把定价拉高,也不是要把设计做低,都搞错了。

12

看见 Marina Abramovic 说 Ulay 去世的消息,脖子后面的所有汗毛都竖起来了。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起了两句诗。 

"Tonight I can write the saddest lines. I loved her, and sometimes she loved me too."

"Loving is so short, forgetting is so long."


13

让朋友低估你的优点,让敌人高估你的缺点。- 《教父》

14

乔布斯生前非常讨厌摄影师和被拍照。摄影师 Albert Watson 拍这张照片只花了二十分钟。而且这张照片最后被选为乔布斯的遗照。 

他让乔布斯坐下来,身体稍稍前倾,「想象一下,桌子对面有四五个人,他们全都不同意你,只有你确定自己是对的。」拍完后,乔布斯说,这可能是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


15

「当你感到无聊的时候,就去学习,因为一旦你开始学习,就会立刻发生比学习有趣的事来打断你的学习。」 

16

朋友问,骄兵必败和一鼓作气的区别是什么。我说,区别在于,有没有把成就一个无限完美的自己的兴趣转移为对外部客观事物的兴趣。

17

人会长得越来越像他最经常发的那几个表情的样子。  

18

看到一句话,「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19

「灾难并不是死了两万人这样一件事,而是死了一个人这件事,发生了两万次。」- 北野武  

#写于 2011 年日本 9.0 级的 311 大地震 

20

什么是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事,我觉得有三个问题可以问自己:一个是,什么领域不是你去找信息,信息总会来找你。另一个是,别人买什么的时候总问你,或者别人选什么的时候总问你。第三个是,什么事情别人不给你钱你也想做。 

21

「真正重要的不是一个人有或没有什么,而是他害怕失去什么。你潜在的损失越大,你就越脆弱。」  

22

「和中国中老年人相处的秘诀:花钱的东西要跟他说是免费的;免费的东西一定跟他说是花钱的。」 

23

邓小平说的「发展是硬道理」翻译成英语就是硅谷大家总说的 "keep growing and f everything else"。

24

最重要的习惯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自己每天晚上躺下的时候都比早上起床的时候更聪明一点。- 芒格 

25

人可以决定自己想做的,却不能决定自己想要的。- 叔本华

26

芒格关于思维习惯的比喻:「人类思维就像人类的卵子一样,人类卵子有一种排斥机制。一旦有一个精子进入,它就会完全关闭,不让下一个精子进入。人类思维也有严重的类似倾向。」

27

大佬和我讲,香港人把人分为有钱人和穷人,台湾人把人分为君子和伪君子,上海人把人分为上海人和外地人,北京人把人分为牛逼和傻逼。

还是北京人最可爱,能随时承认,啊这个事情我傻逼了呗。但,没有关系,这个事情傻逼了下个事情还是可以牛逼呀。只是战略性傻逼!

28

每个人都只能管理自己喜欢的人,所以自己喜欢的人就是自己领导力的边界。

29

什么是 relentlessly resourceful? 

别看诺兰现在随便拍个电影就几亿美元,他 28 岁没钱没名的时候拍的处女作 Following 只花了六千美元。都是有其它本职工作的人充当演员和剧组,每周六拍一拍,拍了一整年凑出来的。电影极好,不输他其它任何一部电影。
 
杉本博司不是成品之后才拍有时间感和哲理性的恢弘主题的。拍剧场系列和拍海系列当然不是普通摄影师有那个奢侈去做的作品。可是他在最早穷的时候,也一样拍有时间感有哲理性的照片,没钱搭景就去博物馆和美术馆选角度拍,拍得和那是别人为他搭的高成本制作的景一样。 

30

硅谷有这样一个问题是当公司陷入困境的时候,CEO 可以问自己的:假设你是这个公司新上任的 CEO,你现在会做什么。 

31

效率型公司也有造就首富的,Zara、优衣库、Amazon,体验型公司也有造就首富的,LVMH,苹果如果不是乔布斯年轻时一气之下卖了股份也是能有首富的。

只是中国过去三十年全是效率型公司,太缺少体验型公司了。

32

在看一本书《好战略,坏战略》。开篇第一个序言的第一句就极好。「定战略时,我们容易犯两个错误,一个是把战略目标当做战略的全部,只有目标没有打法。第二个是不坚持战略,实际上,坚持战略和制定战略一样重要。」这一看就是很懂战略的人才能写出来的。

33

「结硬寨,打呆仗」- 曾国藩

34

十年前,国家安全部的人和我讲做情报的关键战略就是,「没有搞不定的人,只有暂时更贵的价格。」这和 YC 的 Paul Graham 说的 relentlessly resourceful 不是一个意思嘛。

35

项目和公司如果会失败,那就要失败得越快越好。

很快火起来和很快失败都是好事,最怕就是不温不火又没法放弃。这是很多年前我一个原麦山丘合伙人 Alex 和我说过的,那时候他已经五十多了,在各个行业创业十多次了。我是最近这两年才真正理解这句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