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晓博说楼市
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联系方式:QQ:1527356260;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经网  ·  沪指重返3300点,创业板指半日大涨3.63 ... ·  18 小时前  
华尔街见闻  ·  2025第一家造车公司破产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刘晓博说楼市

千万不要再随便算命了,真相值得警醒!

刘晓博说楼市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07-03 17:06

正文

来源: 水木然(ID: smr8700); 作 者: 水木然


很多人都把《易经》当成算卦的书去研究,岂不知有这样一句至理名言:

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

真正看透《易经》的人,也就是掌控了宇宙之间变化规律的人,是从来不会去占卜的。

为什么呢?

如果我们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去探讨这件事,就比较有意思了:


1

我们先来研究以下世界上最神秘的物质——光。

人类对光的研究起源很早,2000年前中国的墨子就对它很感兴趣。



但直到现在人们对光本质的认识一直在争论中,争论的焦点就是: 光的本质究竟是“ ”还是“ 粒子 ”?

在近代科学体系诞生之后,也就是从17世纪初至20世纪初的三百多年时间里。 包括牛顿,爱因斯坦在内的很多大科学家都为这个问题争论不休。


小孔成像实验证明它沿直线传播,它是粒子。


双缝干涉实验证明它可以衍射,它是一种波。


有人会说,那光既是粒子又是波,但这两种状态是不可能同时兼具的。


最后,科学界把光定义为“ 波粒二象性 “而告终。


但是一种物质怎么可能即是“这”又是“那”呢?

这显然是不符合常理的!

但是,正是这个伟大的悖论,才导致20世纪人类最重大的科学成果—— 量子力学 的诞生。

量子力学为什么可以解释光的本质呢?


这就跟观察者的介入有关了:


当观察者以粒子的角度去检测它的时候,它就是粒子;


当观察者以波的角度去检测它的时候,它就是波。

也就是说观察者的介入,导致事物状态从“不确定”到了“确定”。


最后唯一的结论就是: 光是波和还是粒子,不是由它本身的属性决定的,而是由你的意识决定的。



还有一个概念叫: 量子坍缩

大概可以这样理解: 处某种状态的物质,当有观察者介入的时候,它的状态立刻发生坍缩。

也就是说当你看清它的时候,它就不再是它了。


光的本质也是这样理解: 观察者的介入使光发生了“量子坍塌”,根据观测者的不同,它就变成了“波态”或者“粒子态”。

原来,意识也可以决定物质。

2


光,的确是一种很特别的物质。

我们需要明白,这个世界上很多物质看不见摸不着,但并不代表它不存在,比如电,电磁波,磁场,电场等等,早就和我们如影相随。

所谓大象无形,这些无形的东西我们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我们要对他们充满敬畏之心。


我相信: 人的命运如果存在,也必定是一种更加玄妙的东西。


如果很多人企图去窥探自己的命运,从而求福避难,这世界的好事就来的太容易了,大家都不需要奋斗了,每天排队等着高人给自己算命并指点前程,并帮自己逢凶化吉就好了。

更是因为: 即便你窥探了自己的命运,我相信它也会理解发生坍缩,你所看到的命运已经不成立了。

事物永远都在变化中的,试图描述变化中的事物就像刻舟求剑。


《易经》是什么,是从万变中找不变,只有规律是不变的。 但是这规律一旦被总结出来,又成了固定的,又会因为观察者的介入而发生坍缩。

因此老子说: 道可道,非常道。 意思是: 凡是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理,都不是永恒的道理,都是可以不攻自破的。

老子还说: 名可名,非常名。 意思是: 凡是能够被描绘出来的解释,都不足以描绘事物本身,都是词不达意的。

因此,佛家也说: 不可说。 因为一说就着相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当一个人不沉迷于外在事物的时候,而是内观的时候,他才算是悟到了。

马东在《奇葩说》里说过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 被误解是所有表达者的宿命。 同样的道理,走偏路也是所有算命者的宿命。



命运,简直就像是上帝给人类设置的一道枷锁。 你每出一招,就会被另一招反克。 它说立就立,说塌就塌。 因此,凡是被算出来的命运,就已经不成立了。


所有,那些喜欢遇事就算的人,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不仅喜欢“算命”的人如此,喜欢“算计”的人也如此。


人有千算,天则一算。 人类所有的算计,不过是自己给自己设的局。


3

那是不是说我们就应该坐以待毙,时刻听天由命了呢?

不是。 真正看懂《易经》的人都明白,能从从万千变化中找到不变的规律,这只是第一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