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民主墙“港独”海报事件又起风波,9月17日,一名白衣女子怒撕海报,港中文学生会工作人员倾力阻扰未果,最后只能尴尬的收拾残局,著名的表情包表演艺术家宋民国小朋友在一旁偷偷的笑。
表情包表演艺术家宋民国小朋友
用表情包反击“港独”,是在香港中文大学读研一的小张带的头,月初“港独”事件暴发时,媒体报道中出现的表情包,大部分都是他贴的。
当然啦,有写媒体就批评了,说表情包是肤浅的、是犬儒的、是消极的,某著名被删文章在文末郑重地写到:
表
情包,一种虚假的表达
看了两天民主墙上的表情包,我决定不再在聊天过程里使用表情包了。甚至我下了一个判断,
暴走漫画使得一代人的表达能力,变得非常低幼和空洞
。而共青团则成功使他们觉得,使用表情包来爱国,是一种时髦的行为,是年轻人应该引以为傲的资本。
面对
“
港独
”
这样的你让你有强烈意愿去批驳的议题,你选择的竟然是打印一个表情包贴上去。更可笑的是,单方面宣布在大陆学生表情包的轰炸下,香港学生败下阵了。这应该是一个斗图游戏吗?
如果说港独的标语是一种贫瘠、含糊的表达,
表情包更是一种无门槛且毫无个性的动物的嚎叫
。
表情包提供了一种虚假的深刻
,在似笑非笑的表情里,混杂了
“
你懂的
”
与
“
还有必要再说下去吗
”
的含义。但问题恰好在于,这里需要的是字句清晰的表达,而非隐喻。
事情于是变成,香港的学生惊讶于大陆学生对民主墙规则的无知,对代议制的无知,以及觉得他们十分野蛮。而大陆的学生则嘲讽香港学生对大陆繁华盛世的无知,对表情包流行文化的无知,觉得他们非常脑残。双方都在互相攻击,但没有任何话被听进去,也没有任何有价值的讨论,遑论达成任何共识。
对于这位小编这样的言论,所长送他一张表情包:
表情包不是一种虚假的小趣味,表情包是一个新时代的话语方式。
几乎是在“港独”事件的同一时间,香港新任教育局副局长蔡若莲女士的长子自杀离世,香港教育大学的民主墙上居然出现了“
恭喜蔡匪若莲之子魂归西天
”的标语,令人愕然。针对香港自家的这件事情,大陆学生同样用表情包进行了人性地挽救。
你可以热血,但烦请保持善良!
而一年前蔡英文当选“大总统”时,来自大陆的一波表情包远征,则显示了中国年轻一代毫无畏惧的战斗精神和坚决维护祖国完整的家国情怀。
毫不客夸张地说,从艺术诞生以来,还从来没有哪一种艺术门类,能像表情包一样,文能登堂斗诸葛,武能下地打流氓。表情包厉害的地方在于,就算是关闭了图片评论,仅靠图名也依然可以保持足够的战斗力,gif的后缀是勇士永不下跪的膝盖。
所以,艺术不仅要为社会创造视觉财富,同时也必然要对社会文化进行视觉化的思考。而表情包无疑是视觉化思考最好的表达。它比传统艺术更扁平,比新媒体艺术更批判,在困顿当代艺术世界里,表情包艺术堪称先锋。
今年暑假,在北京大学
mapping
工作坊的最后一节课上,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用表情包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答辩演出。犀利的言辞,加上威力四射的表情包卡片、谈笑凤生的场景,裹同他们做得稀烂的设计,都让作为当场评委的所长印象极为深刻。
某村落的改造,已经率先把表情包艺术,作为了壁画创作上的新实验,迈出了交互式壁画崭新的步伐,气质非常独特、画风非常感人。
我们可以大胆的预判,就像“给力”从一个网络热词最终登上《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一样,表情包也总有一天会登上大雅之堂。假以时日,表情包必将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大规模的走入现实。
比如家装的装饰画,现在就可以完全摒弃烂俗空洞的电子绘画,转而用户主最喜爱的表情包来代替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