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青年麻醉论坛
新青年麻醉论坛为业内最大的麻醉学门户网站,包括学术论坛、医学视频库、麻醉考试辅导中心、微博、微信等多个平台,致力于为全球华人麻醉医生提供业内资讯、专业交流、教育培训、资源分享、学术科普推广等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蒲公英Ouryao  ·  开启生命科学新纪元:2024基因治疗全景复盘 ·  昨天  
八桂教育  ·  寒假多场景近视防控20问答 ·  昨天  
八桂教育  ·  寒假多场景近视防控20问答 ·  昨天  
丁香园  ·  取消用药限制,本月起实行! ·  昨天  
Clinic門诊新视野  ·  吉林首例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心血管外科林柏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青年麻醉论坛

病例分享|羟考酮在脊柱矫形患者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新青年麻醉论坛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7-26 06:30

正文

脊柱畸形 导致病人 合并心肺功能不全

术前ASAIII  心功能II级  肺功能极重度受损 ...

为术中和术后的镇痛管理 增加了难度



让我们来看看在2017年度“围术期规范化镇痛管理病例征集大赛”

——获得5月亚军的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雷雪医生

是如何处理的



羟考酮在脊柱矫形患者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专家点评

郑传东  成都市第三人民 医院

男,1971年出生,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学士、麻醉学硕士,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曾先后至美国麻省总医院、新加坡中央医院、台湾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麻醉科访问学习。现任: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暨西南交大附属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成都第二临床学院麻醉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首届理事会理事;四川省医学会麻醉专委会常务委员;四川省医学会麻醉专委会骨科学组副组长;四川省医学会疼痛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麻醉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胃肠麻醉与疼痛学组副组长;四川省卫计委麻醉质量控制中心成都市分中心专家库常务专家;四川省卫计委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


擅长各种心胸血管外科手术麻醉、重度脊柱畸形矫正手术麻醉、老年病人手术麻醉、重症产科手术麻醉、危重病人抢救与麻醉。主要从事:1.麻醉深度监测与调控研究;2.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研究;3. 心脏直视手术心肺损伤研究。先后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市科技局项目1项,现主持省卫计委科研项目1项、市卫计委科研项目2项。在《中华麻醉学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等核心期刊及《NRR》《CJIM》等SCI期刊发表文章10余篇,获重庆市中医药局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

1. 此病例为重度脊柱畸形,患者心肺功能受损,特别是肺功能为极重度损伤,为围术期管理特别是术中和术后管理增加了难度。


2. 此病例的麻醉管理重点和难点在于:(1)困难气道的处理;(2)术中循环、呼吸的管理,其他脏器功能的保护;(3)术中唤醒处理;(4)术后镇痛处理。


3. 作者在此病例中通过建立全面的监测、恰当的药物应用、特殊的麻醉处理方法,顺利完成了清醒气管插管、术中GDFT、术中唤醒,整个麻醉过程生命体征平稳、内环境稳定,保障了高难度手术的顺利完成。


4. 术后镇痛高度重视术前的宣教环节,术中镇痛药的使用与术后配方具有延续性和一致性,并采取了无背景输注的PCIA,充分体现了术后镇痛的管理应是规范化围术期镇痛管理的理念。

病例小节

雷雪  成都市第三人民 医院

麻醉科,住院医师

1、患者特点:该例患者为脊柱畸形病人,由于胸廓及脊柱畸形,合并心肺功能不全,术前ASAIII,心功能II级,肺功能极重度受损。


2、术前宣教:术前访视时,向患者充分介绍围术期镇痛的必要性,术后自控镇痛的实施方法、临床疗效、可能存在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


3、清醒插管,减少呛咳:因头盆环的安置,患者为困难气道。需行清醒气管插管,表面麻醉存在不完善的可能,利用右美托咪啶和羟考酮实施清醒镇静能提高患者舒适性和耐受性,减少插管过程中患者呛咳。


4、术中唤醒,充分镇痛:由于手术操作可能导致脊髓功能受损,术中需行脊髓功能监测,术中唤醒为其金标准。这要求麻醉管理做到镇静镇痛充分,既要缩短唤醒时间,又要避免唤醒期躁动导致非手术原因的脊髓损伤。术中唤醒时,我们选择追加羟考酮0.1mg/kg镇痛,达到唤醒迅速、镇痛镇静充分的目标。


5、PCIA术后镇痛:此类手术伤口大,创伤重,术后疼痛剧烈,可能导致患者呼吸浅快,潮气量减少,咳嗽、咳痰无力,且该患者术前合并极重度肺功能受损,长时间的俯卧位手术,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高。术后疼痛主要包括切口痛、内脏痛和炎性痛。羟考酮作为唯一的μ、K双受体激动剂,有更好的内脏痛镇痛作用,其消除半衰期3.5~4h,强效镇痛的同时,更少的呼吸抑制及胃肠道反应。本例患者采用羟考酮PCIA泵,用于术后镇痛,镇痛效果良好,循环及呼吸稳定,利于患者预后,符合ERAS的围术期镇痛理念。


总结:该例患者从清醒插管的镇静,术中唤醒的镇痛到术后PCIA镇痛,全程使用羟考酮,术中仅诱导时给予了10μg舒芬,其后再无追加,麻醉维持选用瑞芬,大大减少了舒芬太尼的用量。羟考酮用于脊柱矫形手术的患者,镇痛效果确切,术后呼吸抑制及胃肠道反应小。

患者信息

性别:女    年龄:23    身高:131cm    体重:40kg

本院就诊日期:2017-03-14

病例概况

主诉: 脊柱侧弯后凸20+年,伴活动后右侧腿部、双肩感觉麻木3+年。


现病史:

1、起病:患者20+年前,家属发现胸背部轻微后凸,局部无红肿、发热、皮肤破溃等,不伴疼痛、下肢活动障碍、感觉异常等,未行特殊治疗。

2、症状持续:胸背部凸起逐年明显,向后侧及右侧凸起加重。

3、加重:3+年前,出现活动后右侧腿部、双肩感觉麻木,右肩重于左肩,休息可缓解。

4、伴随情况:自患病以来,精神、睡眠、食欲、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病史:

1、慢性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

2、传染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

3、手术史:1年前,全麻下行”头盆环牵引术“。手术历时1h10min,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手术过程顺利,未出现麻醉药物过敏、恶性高热等异常情况,Cobb角130°→60°。

4、过敏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

5、其他:预防接种史不祥。

术前诊断:

1、脊柱侧弯后凸畸形

2、胸廓畸形

3、肺功能极重度受损

一般情况与体格检查:

1、生命体征:T:36.3℃,P:80次/分,R:21次/分,BP:102/78mmHg,VAS: 0分。

2、一般情况: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晰,应答切题,步入病房。

3、肺脏:双肺叩诊清音,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

4、心脏: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

5、专科情况:

(1)身高:131cm,体重:40kg,臂长:147cm。

(2)头盆环安置:头颈部活动受限。

(3)双下肢不等长:右下肢长约76cm,左下肢长约88cm,左侧髂棘较右侧高。

(4)剃刀背:左侧肩部高于右侧肩部,胸廓不对称,胸背部可见脊柱后凸并右侧凸。

感觉及运动:躯体感觉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无异常,关节活动不受限,棘突、脊椎旁无压、叩痛,生理发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与麻醉相关的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正常。

2、心电图:正常。

3、心脏彩超:左室每搏量降低,SV 36ml,EF 65%,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正常。

肺功能:极重度以限制性通气为主的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FEV1 27L,FEV1/FVC 78%,MVV 21.88L,占预计值的23%,肺功能极重度受损。

术前访视

伴随用药情况: u  无特殊用药。u  通过爬楼梯和吹气球,持续进行肺功能锻炼。


麻醉风险评估: u  ASA III级。u  心功能 II级。u  肺功能:极重度受损。


插管评估: 头盆环安置,张口受限,头后仰受限,甲颏距4cm,典型困难气道。Mallampati IV级


拟实行麻醉方式: 清醒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麻醉情况

麻醉诱导:

1. 建立监测:患者入室后,局麻下完成左桡动脉、右股动脉、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1)常规监测:HR、SPO2、ABP、NBP、CVP、ETCO2、T、尿量;

(2)血流动力学监测:picco;

(3)麻醉深度监测:CSI;

(4)诱发电位监测:SSEP、MEP;

2、清醒镇静:

(1)首先静脉注射长托宁0.5mg、甲强龙40mg;

(2)然后10min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1.0ug/kg,继以0.2ug/kg/h维持;

(3)其次静脉注射羟考酮4mg(0.1mg/kg)。

3、表面麻醉:

(1)2%利多卡因100mg环甲膜穿刺表麻;

(2)1%丁卡因50mg口咽部表麻。

4、清醒插管:经纤支镜引导完成清醒气管插管。

5、插管后给药:咪达唑仑4mg+依托咪酯12mg+舒芬太尼10μg+顺式阿曲库铵8mg。

6、机械通气: VCV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VT:300ml, f: 12bpm,I/E:1:2,Ppeak:13cmH2O,PEEP:5cmH2O。

改变体位:俯卧位,开始手术。

术中麻醉维持:

1、监测项目及目标值:

(1)常规:HR(60~70bpm)、SPO2(98%~100%)、MAP(65~80mmHg)、CVP(5~12cmH2O)、ETCO2(35~40mmHg)、体温(36.0~36.5℃)、尿量(>1ml/kg/h)、

(2)血流动力学(Picco):CI(3~5L/min/m2),SVV(<10%),PPV(<10%),SV(40~60ml),SVRI(1700~2400dyn.s.cm-5.m2),GEDV(680~800ml),ELWI(3~7ml/kg)。

(3)麻醉深度:CSI(40~60)。

(4)诱发电位:监测各时间点电位基线水平,电位波幅、频率变化,有无机电爆发等。

2、麻醉药物维持:TIVA+TCI

u  右美托咪啶0.2ug/Kg/h+丙泊酚2.5-3.5ug/ml+瑞芬太尼2-3ng/ml。

u  根据CSI调整药物泵注速度、靶控目标值。

3、体温保护:采用体表保温系统、液体加温输注系统,保证患者体温36.5℃左右。

4、GDFT(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1)依据SVV、PPV、GEDV、ELWI等的变化,指导补液;

(2)根据SVRI、SV、CI的变化,指导心、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

5、血气分析及乳酸:

u  维持酸碱及电解质平衡,Lac<1.0mmol/L;

u  及时补充血液制品,加用自体血回输,保证Hb>9.0g/dL。

6、术中唤醒:

(1)药物:停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追加4mg(0.1mg/kg)羟考酮镇痛。

(2)唤醒:停药10min后,CSI 49→88,遵嘱运动,唤醒成功。

(3)加深麻醉:加用七氟烷,调小丙泊酚用量,停用右美托咪啶。

7、时间总结:

u  麻醉时间:8h40min。

u  手术时间:7h35min。

u  术中唤醒用时:10min。

u  复苏时间(停药到拔管):40min

8、出入量总结:

u  入量:8530ml。(其中:0.9%NS1150ml,平衡液3000ml,胶体液1700ml,红细胞8U,自体血680ml,血浆400ml,冷沉淀10U)

出量:4000ml。(出血2000ml,尿量2000ml)

手术结束前: 停用丙泊酚,逐渐减小七氟烷用量,采用浓度递减法洗出七氟烷。直至术毕停用瑞芬太尼,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