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镜像娱乐
镜像娱乐,洞见文娱产业另一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东公共DV现场  ·  七旬老人,2300度近视!医生提醒:这么做太危险 ·  昨天  
新北方  ·  36岁女子直播一夜后猝死,留下一儿一女 ·  3 天前  
中工网  ·  胡劲军任广东省委宣传部部长 ·  3 天前  
中工网  ·  胡劲军任广东省委宣传部部长 ·  3 天前  
广东台今日关注  ·  痛心!3人遇难,年仅20多岁!有1人原准备5月结婚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镜像娱乐

从《演技派》到欢娱影视新作,于正业务能力大起底

镜像娱乐  · 公众号  ·  · 2019-11-23 23:50

正文

作者: 知宴 / 编辑: 李芊雪


于正变瘦了,显露出来的不仅是他的颜值,还有他的才华。

11月22日,在最新一期的《演技派》中,不仅有 于正要求张静初按照剧组的想法重拍,坚守作品品质的画面, 还有周陆啦褪去傲气跪了四十多次、谢彬彬剃掉头发变旺仔,王玉雯被绑着扔进水里等片场实拍场景,真实地还原了演员的拍戏日常。


随着《演技派》的播出,网友开始理性地讨论于正的业务实力。比如,于正选角的眼光、对待表演的独特见解以及“于正剧”对演员巨大的推力等等,#于正业务能力#的话题也毫不意外地出现了。

事实上,从《美人心计》《宫》《笑傲江湖》《陆贞传奇》到《延禧攻略》《皓镧传》,于正不仅几乎捧红了娱乐圈的“半壁江山”,还凭借其对市场敏锐的把控能力,让“于正剧”成为和“琼瑶剧”“海岩剧”可相提并论的现象级的存在。

某种程度上看,《演技派》就是那面“看见”于正的镜子,道出了“于正剧 受到市场欢迎的秘诀。


挑选、捧红演员

“我大大小小已经拍了四十部戏了,每一次定演员,都是我一个人说了算,我认为谁合适就谁上,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改变过......”

《演技派》让观众第一次如此直观看到,“造星达人”于正是如何挑选演员的。节目第二期,于正公布了小短剧《紫禁城里的小食光》的五位角色,并为青年演员设置定角考题的PK,由此确定谁演谁。


比如,女主景娴是一个之前受过情伤,但对旧爱十分眷恋的人物,所以于正对张南和王玉雯的要求是“把与旧爱久别重逢,剑拔弩张但又带着爱的情绪表达出来”;辣目洋子竞选的角色是贵族宫女,于正给辣目洋子的考题是饰演才女小曼,最高任务是不要让观众笑,让观众全程投入在角色中......
可以看到,定角考题的人物性格、背景及相互之间的关系都与剧中的角色非常接近, 于正从演员实践的片段入手,以严谨的态度探讨演员在考核过程中呈现出的东西是否能契合角色的情感、关系和逻辑,以此在一群俊男靓女中选出最合适的那个人。

比如,《演技派》第二期节目中,辣目洋子饰演的小曼颇有一番民国新时代女性的感觉,于正决定选用辣目洋子饰演颇具美貌的宫女秀兰。

而当面对懂得贴合环境的张南和更有感染力的王玉雯难以选择时,于正基于多年的从业经验,决定让两人同时定妆并参与实景拍摄后再做决定。


第三期节目中,王玉雯听从了于正在试戏阶段对她的建议后,整个人融入到环境之中,演绎出了景娴格格谨慎小心的一面。

节目中,于正指出:“做我戏里的男女一号,是有先决条件的,我要用他用男女一号之前,必须给我客串的,我要知道你有多少底,我才可以把剧本交给你。”


回顾于正捧红的大流量明星,也是这样的历程。杨幂在《宫锁心玉》之前演了《美人心计》中的婢女雪鸢、 袁姗姗在《宫锁心玉》中饰演宫女如冰 ,赵丽颖在《宫锁沉香》中扮演女反派琉璃等。于正通过“摸底”的方式,找到演员个性里的亮点,并通过自己的观察,将演员放到合适的角色中,一炮而红。


把握市场风向
于正曾说过,观众看电影(视)其实只看故事,演这个故事的人是不是大牌其实不太重要,观众喜欢一个演员,其实是喜欢他的角色。相较于于正挑选演员的能力,他对市场的把握能力才是其屡屡造星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2008年,《母仪天下》播出反响良好,彼时荧幕上古装剧以女性视角为主的古装剧数量稀少,出于对市场的预判,于正担任《美人心计》的编剧,拿下了当年的收视冠军,由此奠定了于正式的美学风格。


2010年初,穿越题材的言情小说首次被改编为电视剧《步步惊心》,与此同时,电影《神话》改编的电视剧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随后于正推出了《宫锁心玉》,并赶在《步步惊心》之前播出,刷新了五年来省级卫视播出电视剧最高收视率。
2013年,于正改编金庸的《笑傲江湖》热播,该剧将东方不败改写为女二号,并安排她与令狐冲产生情感纠葛,让观众记住了那个侠胆义胆、为爱痴狂的东方不败。

值得注意的是,同年,于正用低成本的《宫锁沉香》做过类似正统美学的尝试,实验观众对这种风格的接受程度,电影票房仅有5447.88万。此后,于正继续捡起了“阿宝色”,陆续推出了色彩明艳的《宫锁连城》《神雕侠侣》《大汉情缘之云中歌》等热播剧。

随后,一方面,随着《琅琊榜》《伪装者》等冷色调口碑剧的成功,让于正意识到观众的审美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于正推出了《凤囚凰》,再度开启了极简美学的尝试。一方面是从观众对《淑女的品格》的迫切需求到《谈判官》《南方有乔木》等偶像剧中为女主披上精英的外壳,当代女性的审美需求逐渐转向又刚又飒的独立女性。

《延禧攻略》一改固化多年的“阿宝色”和柔弱玛丽苏女主,凭借古朴、素雅的风格滤镜以及反玛丽苏的人物设定,成为年度爆款。


时代话题永远在变,审美标准永远在变,但无可否认,从《美人心计》《宫》《笑傲江湖》 《延禧攻略》等等,于正的每部剧几乎都是古装类型的爆款。
而于正之所以成就“于正剧”,是因为每每在世事变迁时,他总能精准地把握市场的风向和观众的需求,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方向。

爆款之上,再造爆款

《演技派》中,于正指出,“通过这个节目,让不专业变成专业,专业变得更专业。让观众看懂演技,提高观众对演技的审美,让演戏这个行业健康起来。”

一方面是随着市场大环境的转变,绝大多数电视剧中,相较于“正宗红花”,“黄金绿叶”更容易凭借精湛的演技圈粉无数,让市场看到了观众日益进阶的演技审美;一方面是,从《演员的诞生》到《演员请就位》,演技比拼的真人秀层出不穷,引发了不少话题。出于这样的市场风向,于正再一次捕捉到观众新的娱乐需求,跨界玩起了演技类综艺。



事实上,于正此番跨界演技类综艺的行为可谓是完美诠释了他“我不做第一个,我都是第二个。看风向,不能冒险。”的名言。

不过,相较于其他演技类综艺“名导助阵点评、经典片段重演”的熟悉套路,于正的《演技派》另辟蹊径,舍弃经典作品片段的翻拍再创作、以偏纪实的创作手法呈现出一出真实的演员片场生存实录,令不少观众眼前一亮,体现了于正对于演技类综艺的新意与破局。

其实,不仅仅是于正的第一部综艺,欢娱影视最新储备的剧集也体现了于正站在时代的风口,结合当下流行的元素重新创作的爆款思路。
1:女性群像戏再度扎堆,令后CP民国三姐妹
从《欢乐颂》到《青春斗》,女性群像戏通过众多性格迥异的女性角色,全方位地收割女性群体的注意力。目前,柠萌影业已推出了《三十而已》《二十不惑》,新丽传媒也有《他没有这么爱你》《流金岁月》《玫瑰之战》等剧储备,女性群像戏或将成为下一个市场创作的风口。
于正担任编剧的《传家》同样也是一部女性群像戏,但不同于扎堆出现的都市背景,《传家》以百废待兴之时的三姐妹振兴家族百货公司为切入口,讲述那一代人的实业兴国,加上令后cp再度合体的配置,已经让该剧兼具了观众口味与话题热度。

2:“双男主剧”逆流而上,民族文化传承新赋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