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蒲公英Ouryao
蒲公英论坛(ouryao.com)官方微信。制药人士的工作、生活交流第一微社区,制药行业最专业、最活跃的自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医学影像沙龙  ·  心血管磁共振的CMR解读及诊断思路 ·  昨天  
丁香园  ·  面部长满「泥巴」8 ... ·  4 天前  
肿瘤资讯  ·  【4187】发表于《Nature ... ·  5 天前  
医学影像沙龙  ·  脑室内此种结节状信号,不要误诊为占位病变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蒲公英Ouryao

7大亮点回顾2024全球ADC产业图景

蒲公英Ouryao  · 公众号  · 医学  · 2025-02-04 18: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梳理了2024年ADC领域的主要进展和里程碑事件,包括新药获批上市、国产ADC的发展、国际合作、双抗ADC的崛起、多靶点探索、ADC皮下试剂的进展以及临床试验数量的提升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新药获批上市

2024年有多款ADC新药获批上市,其中包括科伦博泰的芦康沙妥珠单抗等。

关键观点2: 国产ADC稳步向前

国产ADC药物在2024年取得重大突破,芦康沙妥珠单抗的成功上市标志着国产ADC药物的显著进展。

关键观点3: ADC国际合作持续火热

随着ADC技术的成熟,立足于未竞的临床需求,全球创新合作继续呈现勃勃生机。

关键观点4: 双抗ADC品种崛起

双抗ADC在临床研究、市场拓展方面均展示了活跃态势,成为脱颖而出的品类。

关键观点5: 多靶点“开花”,探索更多ADC前沿靶点

ADC领域在热门和新兴靶点上均取得显著研发进展,产品布局数量多的靶点主要有HER2、TROP2等。

关键观点6: ADC皮下试剂的进展

2024年,ADC皮下试剂技术取得显著进展,助力提升ADC药物治疗质量。

关键观点7: 临床试验数目提升,联合治疗趋势明显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临床试验的成功,预计会有更多ADC药物通过皮下途径给药,为患者提供更多方便的治疗选择。


正文


作者 | 药明合联


2024年,《合联科讯》与您一起见证了全球ADC领域的重大进展和里程碑事件,涵盖研发、上市、市场准入到国际合作等全方位发展。我们见证了靶点机制的创新、新型毒素的探索以及偶联技术的突破,同时也看到了对更多适应症的深入研究和联合疗法的积极尝试。

在生物偶联药领域,2024年无疑是一个丰收的年份。全球行业热度持续升温,新药接连获批上市,合作交易稳步向前,更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ADC分子展现了治疗潜力。国产ADC在全球舞台上的卓越表现光彩夺目,彰显了这一领域创新力量的百花齐放。本文将为您梳理2024年ADC行业的重大进展和里程碑事件,让生物偶联的创新之光照亮新年。


亮点概览




一款ADC新药获批,两款入选医保目录

国产ADC稳健发展

ADC国际合作火热

双抗ADC崛起

多靶点前沿探索

ADC皮下试剂进展

临床试验数量攀升,联合治疗深化



01
多款新药获批,两款ADC入选医保目录


2024年最激动人心的里程碑事件莫过于第16款(科伦博泰,芦康沙妥珠单抗)ADC药物获批上市,打破了时隔两年的沉寂。2025年1月17日,FDA批准了AZ/第一三共的Trop2 ADC药物Datroway,自2000年首款ADC药物上市以来,全球已有17款ADC产品获批上市,适应症涵盖了多种血癌及实体瘤。


获批上市ADC药物一览


数据来源:药智网,作者整理



2024年国内有四款ADC药物获批上市
  • 科伦博泰的芦康沙妥珠单抗
  • 安斯泰来/辉瑞创新的维恩妥尤单抗(备思复,PADCEV,enfortumab vedotin)
  • 华东医药与ImmunoGen合作开发的索米妥昔单抗(爱拉赫/ELAHERE)
  • 瓴路药业/ADC Therapeutics的替朗妥昔单抗(Zynlonta,loncastuximab tesirine,Lonca)

另外,罗氏研发的全球首个靶向CD79b的维泊妥珠单抗,和第一三共/阿斯利康开发的靶向HER2的德曲妥珠单抗,在今年成功入选医保目录,这标志着ADC药物在研发、上市及市场准入等方面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周期。



02
国产ADC稳步向前




2024年4月,丹麦药企Genmab以18亿美元的高价并购ADC创新药企普方生物,创下了国内生物技术公司被海外药企并购的新纪录。从国际授权来看,2024年,中国ADC药物的交易金额及创新成色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全年至少有18款国产ADC药物达成海外交易,其中近一半药物的交易总金额超过10亿美元。这一成就不仅展示了中国生物技术的国际竞争力,也反映了全球市场对中国创新药物的高度认可。

2024年,国产ADC药物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芦康沙妥珠单抗的成功上市,不仅标志着国产ADC药物的显著进展,也展现了中国在全球ADC领域的竞争力。从临床管线来看,根据Insight数据库,国产ADC新药研发约500多项,大概占全球管线的40%,已经成为全球ADC研发的核心参与者。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官网也显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共有8个项目获得“突破性疗法”,超过去年全年数量


2024年部分国产ADC授权交易一览

数据来源:医药魔方,作者整理


在国际舞台上,国产ADC药物在ASCO、ESMO等重要会议上,展示了瞩目的研究成果和临床进展,赢得全球关注。这些创新不仅代表了国产ADC技术在全球竞争中的创新能力,也为未来的药物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3
ADC国际合作持续火爆


随着ADC技术的成熟,立足于未竞的临床需求,全球创新合作继续呈现勃勃生机。合作主体多元化既有大型跨国药企之间的合作,也有中国创新药企与国际巨头的合作合作内容丰富,涉及ADC药物的全球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益的转让,以及股权投资、联合开发、NewCo等多种方式。


2024年1月1日至目前全球ADC/XDC部分交易一览表

数据来源:医药魔方,作者整理



从这张表中我们能够看出一些趋势



























首先,双抗ADC在国际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占据了9起合作交易,总交易额超过46亿美元。2025年1月8日,映恩生物授予Avenzo Therapeutics开发EGFR/HER3双抗ADC药物DB-1418/AVZO-1418的许可。在临床前研究中,DB-1418/AVZO-1418显示出对肿瘤细胞更高的结合亲和力和在多个实体瘤中的潜在疗效。




其次,随着ADC研发的不断深入,其技术难度也在不断增加,这促使企业在技术与研发方面的合作日益紧密。例如,药明生物和杭州多禧生物与Aadi Bioscience达成了研究服务合作。根据协议,Aadi将获得3项处于临床前阶段的ADC药物的全球独家开发、制造和商业化许可权。


宜联生物与BioNTech签订了多靶点TMALIN® ADC技术平台的授权协议。BioNTech将获得利用宜联生物TMALIN® ADC技术平台开发针对几个前沿创新靶点的ADC产品的独家选择权及全球独家许可。


这些合作案例充分展示了2024年ADC技术平台的发展态势。企业通过技术互补和资源共享,加速了ADC药物的研发进程,为未来创新药物的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BD关注“低调”靶点。随着ADC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低调”靶点在临床验证中获得认可,并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进行探索,例如DLL3和ROR1等。近期,两笔价值10亿美元的BD交易相继宣布,信达生物与罗氏,恒瑞医药与IDEAYA Biosciences,均突显了DLL3靶点的巨大潜力。2025年1月2日,信达生物与罗氏宣布合作开发一款靶向DLL3的新一代ADC候选药物IBI-3009,旨在为晚期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IBI-3009已在澳大利亚、中国和美国获得IND批准,并完成了1期临床研究的首例患者给药。信达生物将获得8000万美元的首付款,以及最高达10亿美元的开发和商业化潜在里程碑付款。


恒瑞医药则将其自主研发的DLL3 ADC创新药SHR-4849的全球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独家权利有偿授权给IDEAYA Biosciences。


ROR1也是潜力靶点之一,去年7月,再鼎医药获得了麦科思生物靶向ROR1的ADC新药 ZL-6301,进一步拓展了其全球肿瘤产品线。去年4月,Sutro Biopharma与Ipsen达成一项授权许可协议,涉及Sutro的靶向ROR1的在研ADC STRO-003,用于实体瘤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4年,NewCo也成为合作的新趋势之一,药企通过将管线剥离出来授权给NewCo公司后,获得一定的股权和资金。



2024年部分中国创新药企NewCo合作交易

数据来源: Jefferies Research



04
双抗ADC品种崛起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双抗ADC成为脱颖而出的一大品类,在临床研究、国际合作和市场拓展方面均展示了活跃态势,预示着该领域未来的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


全球部分在研双抗ADC临床研究进展

数据来源:Beacon数据库,作者整理


国内双抗ADC出海项目数量增多,涉及EGFR/HER3、Nectin4/TROP2、HER3/TROP2等,总交易金额接近400亿元人民币,显示了中国双抗ADC药物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





根据行业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双抗ADC的研发热度持续升温,目前共有79个双抗ADC项目在研,其中55个为国产项目,近20个已进入临床阶段


中国在全球双抗ADC研发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 百利天恒的BL-B01D1和康宁杰瑞的JSKIN-003已在国内启动了临床Ⅲ期试验, 探索单药疗法及与其他药物的联合用药策略;

  • 科伦博泰与默沙东的合作进一步推动了双抗ADC的发展;

  • 宜联生物与安进达成合作,双方将评估YL201(B7-H3 ADC)和Imdelltra(DLL3/CD3)在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联合应用潜力。




05
多靶点“开花”,探索更多ADC前沿靶点


2024年, ADC领域在热门和新兴靶点上均取得了显著的研发进展。产品布局数量居于前列的靶点主要有HER2、TROP2、EGFR、CLDN18.2、B7H3、c-Met、HER3等。国产ADC药物的靶点相对更加集中,约65%的临床阶段ADC候选药物集中在TOP 10靶点中。截至2024年6月,在HER2、TROP2、CLDN18.2和HER3这四个靶点上,中国企业开发的ADC候选药物数量分别占全球管线数量的67.3%、87%、86.7%和80%


ADC研发靶点布局

数据来源:医药魔方


在热门靶点方面,HER2靶向ADC药物继续取得重要突破。德曲妥珠单抗在中国成功获批上市,为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全球范围内,针对HER2靶点的ADC药物研发项目数量接近400个,其中许多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DS-8201作为HER2 ADC的标杆产品,2024年4月,FDA加速批准其用于治疗缺乏其他治疗选择的HER2阳性实体瘤,涵盖了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癌、膀胱癌等多个实体瘤类型。

在Trop2 ADC领域,全球开发进展前三名的药物分别为戈沙妥珠单抗、SKB264和Dato-DXd。截至2024年,全球共有55款靶向TROP2的偶联药物处于活跃开发状态。2024年11月,科伦博泰宣布其TROP2 ADC药物芦康沙妥珠单抗获得NMPA批准上市,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的国产TROP2 ADC。

在其他热门靶点方面,CLDN18.2靶点药物在胃癌治疗中显示出较高的响应率,多个ADC药物如CMG901和LM-302针对此靶点进行研发。Nectin-4靶点药物在尿路上皮癌等多种实体瘤中表达,Padcev(Enfortumab vedotin)作为首个Nectin-4靶向ADC药物已获批上市,其他在研药物如9MW2821和SYS6002也展现出积极的临床数据。


在新兴靶点方面,2024年ADC药物的研发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例如,c-Met靶点药物在经治c-MET过表达、EGFR野生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显示出有效性和安全性。B7-H3靶点药物DS-7300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及经治鳞状NSCLC患者中的初步疗效数据令人鼓舞。此外,CD19靶点在血液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治疗中。FRα靶点药物在卵巢癌治疗中展现出潜力,多个FRα靶向ADC药物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随着这些药物的临床试验和研究的深入,未来可能会为癌症治疗带来更多的突破和选择,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06
ADC皮下试剂的进展


2024年,ADC皮下试剂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特别是在提高药物的便捷性和患者依从性方面,助力提升ADC药物治疗质量。近期,韩国生物技术公司Alteogen与第一三共达成合作,开发皮下给药的Enhertu制剂(trastuzumab deruxtecan+ALT-B4)。这项合作利用Alteogen的透明质酸酶(ALT-B4)平台,通过Hybrozyme™技术暂时水解皮下的透明质酸,增加药物的吸收速度和分散性,从而减少局部积聚和不良反应,将注射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5分钟内,大大提升了患者治疗依从性。

康宁杰瑞的HER2双抗ADC与PD-L1抑制剂的高浓度皮下注射复方制剂JSKN033,在临床研究中显示出快速注射的优势。数据显示,JSKN033在4.5mg/kg剂量水平下即表现出抗肿瘤活性,且疾病控制率达80%。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试验的成功,预计会有更多ADC药物通过皮下途径给药,为患者提供更多方便的治疗选择。



07
ADC临床试验数目提升,进一步探索联合治疗


2024年,ADC领域的临床试验活动显著增加,联合治疗的趋势愈发明显。


ADC领域药物临床研发进展一览

数据来源:Beacon数据库



从趋势来看,ADC药物与免疫治疗的联合策略展现出巨大潜力,有望在未来十年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在这一领域,默沙东、科伦博泰和乐普生物等公司走在行业前列。

  • 2023年12月,FDA提前批准了帕博利珠单抗(K药)与Padcev(Nectin-4 ADC)联合用于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这是全球首个获批的“PD-1+ADC”组合疗法

  • 2024年2月,默沙东宣布启动了SKB264联合K药用于治疗PD-L1表达大于或等于50%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关键3期临床试验,进一步突显了SKB264与免疫治疗药物联合在NSCLC领域的潜力。



乐普生物在联合治疗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在2024年ASCO年会上,乐普生物公布的数据显示,在PD-1治疗失败的鼻咽癌患者中,联合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77.8%,疾病控制率(DCR)为100%;在初治的头颈鳞癌患者中,ORR为60%,DCR为80%。这些数据表明,ADC与PD-1联合使用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者带来更大的生存获益。






总   结


2024年,全球ADC领域迎来了辉煌的成就,不仅标志着这一创新药物类别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更是全球生物医药创新活力的有力证明。这一年,我们见证了ADC药物在抗癌战场上的多项突破,从靶点发现到新药上市,每一步都凝聚着科研人员的汗水与智慧,为患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治疗选择。

期待2025年的ADC领域迎来更为蓬勃的创新活力,让我们共同期待在新的一年里,ADC药物能够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奇迹。


参考资料:

1. https://m.baidu.com/bh/m/detail/ar_9501002966220899174

2. https://m.baidu.com/bh/m/detail/ar_9734119265549237396

3.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933618889765335&wfr=spider&for=pc

4. 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728963400168041.html

5. https://www.cls.cn/detail/1638074

6. https://xueqiu.com/4797094524/318954000?_ugc_source=ugcbaiducard

7. https://m.baidu.com/bh/m/detail/ar_8440620539030723243

8.https://www.vzkoo.com/read/20250107d8ce7238dacef923b9d53728.html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及本公众号立场,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蒲公英Biopharma。




关于药明合联

(股票代码:2268.HK)


药明合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股票代码:2268.HK,以下简称“药明合联”)是全球领先的生物偶联药合同研究、开发和生产企业(CRDMO),专注于提供抗体偶联药物(ADC)等生物偶联药端到端服务,涵盖抗体中间体和其他偶联生物药、连接子/化学有效载荷、偶联原液及制剂等研发和GMP生产领域。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wuxixdc.com




推荐阅读



1、2024年中国生物行业主要政策回顾与盘点

作者:滴水司南


2、回顾展望生物医药:2024深度转型,2025破冰发展

作者:张金巍


3、2024年生物医药产业政策盘点(附政策包下载)

作者:芝麻核桃


4、生物医药产教融合: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

作者:李峰


5、从"卡脖子"到"自主可控":生物医药供应链国产替代进行时

作者:杨清


6、生物制品抗体行业的2024

作者:黄庆





蒲公英生物运营团队
恭贺新春


灵蛇献瑞  巳巳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