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打“一带一路”牌,主攻跨境支付清算,借壳香港上市公司,获重庆市国企、招商局集团、信达等巨额投资,亿赞普勃然兴起,又忽然消散。
财新记者
吴雨俭 张宇哲 于宁 屈运栩 林金冰
这是家特殊企业。在2017年4月之前,这是一家“别人想投还投不进去、想贴还贴不上的神秘公司”。
它为何神秘?从何处来?又为何遭灾?最新出版的财新周刊封面文章《亿赞普重庆兴衰》,描述了一个特殊政商关系下的畸形企业样本。
这家IT初创公司2008年才成立,原本藉藉无名,却轻而易举地戴上一带一路的光环,宣称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乃至全球市场,建立“下一代金融清结算网络”,向上打通各国央行、向下结盟商业银行及贸易企业,做跨境交易平台,对标SWIFT(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众所周知,全球跨境交易汇集了金融监管、信息安全、反洗钱等诸多复杂问题,至今全世界少有成功者,亿赞普为何如此敢想敢干?
亿赞普在北京初创,在重庆暴发。他们和政治风云一再变幻的重庆,究竟什么关系?
谁创办了亿赞普?谁是罗峰?谁是黄苏支?他们公开资料寥寥无几,他们是兼具技术和创业天分的梦想家?还是走旁门邪道、想贪天之功的白手套?他们现在下落如何?财新周刊即将刊发的这篇报道揭开了他们鲜为人知的故事。
为什么2014年亿赞普能够拿到第三方支付牌照钱宝,而这家公司还正好是首批跨境支付试点资格的17家第三方支付公司之一?为什么叫钱宝的公司有若干家,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钱宝的官方业绩惊人,实际业绩究竟如何?未来又是否可能实现其口中的宏伟蓝图?
为什么他们自称“不缺资本”?为什么他们轻易就获得一轮又一轮融资?谁给他们投了巨资?为什么重庆市从经信委、到渝北区国企,再到渝富集团,先后一次又一次对这家企业投以巨资?以市场化著称的央企招商局、大型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达,为何也前赴后继,成为黄苏支“意外的惊喜”?
谁安排了这一切?一些消失在公众视野的重庆官员,究竟与此有何关联?
2016年下半年,亿赞普在香港启动了收购上市公司的计划,为什么股权交易还未全部完成,公司已经更名为国际商业结算控股公司(00147.HK,下称IBS),并开始大手笔参与一带一路战略?为什么一家国有大行与之签订了合作协议,差点就成为这家企业介入跨境结算平台的关键连接点?
丝路亿商、丝路国际银行、“一带一路跨境支付联合会秘书长”,亿赞普何以或险些成为这些闪亮的牌照和头衔的主人?
尽管有权力之手照拂,即使在其焰猎猎之时,亿赞普也并非无往而不胜,它经不起金融专业人士的客观审视。根据财新周刊最新的这篇调查报道,2016年底,应重庆市一位领导之邀,一家大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国际金融公司(IFC)一起,对亿赞普进行了全面专业尽调,历时三四个月,多次约谈罗峰、黄苏支等主要团队成员,却发现他们在商业模式、经营数据上闪烁其词,无法自圆其说。至2017年3月,尽调对亿赞普给出了否定意见。几家大型主权财富基金据此拒绝投资。此时,正值IBS股价巅峰,亿赞普还炙手可热。
他们是谁?他们尽调中发现了什么?为何他们得出上述结论?他们究竟怎么看罗峰与黄苏支?为什么他们觉得亿赞普梦想很大,却缺乏实现能力?
详见最新封面报道“亿赞普重庆兴衰”(2017年9月18日出版,电子版在9月16日18:00上线)
请订阅
《财新周刊》
☑
9月11日起,《财新周刊》数字版登录用户每月免费阅读五篇的过渡政策将停止,欢迎一键订阅;
☑ 10月中下旬起,财新网新闻将采取部分收费及新闻库收费方式,届时所有新闻均嵌入基础数据,阅读体验大升级,还有各种新功能;
☑为了感谢忠实用户的长期支持,现在立刻订阅《财新周刊》将收获惊喜,全网收费之后可享优先升级、种子用户专属优惠等大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