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行情亦遵循放量后的历史经验。
(1)自2010年以来共4次明显大幅放量时点,但持续时间和涨幅存在差异;但总体可以得到四个样本经验:首先,除2014年外,放量行情持续约3个季度;若只考虑放量后的行情时长,以及2015年初的调整作为该轮行情的调整时点,则放量后的行情大概持续约30天。其次,放量后的涨幅为整体行情的一半。最后,跨越岁末年初的表现往往更好。(2)当前来看,若按2024/11/8为本轮短期行情终点,则满足①放量后基本持续约30天,②放量后的涨幅约为整体行情的一半,③如果考虑政策要求严厉打击信贷资金入市,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的流动性。
放量市场往往是“强预期弱现实”。
市场大幅放量的基本面环境共性:(1)经济增速换挡或者整体基调以调结构为主,而信贷等存在抬升的预期或者动力;(2)宏观流动性往往大幅宽松,给微观资金带来入市的可能性;同时权益市场往往存在政府托底的一系列政策。(3)行情结束的原因则往往是流动性收紧,2015年初亦为中信政券因融资违规被罚造成一定的调整。总体而言,大幅放量的市场为“弱现实强预期”,行情结束则是看到流动性收紧的动作;若需要市场继续上行,则需要看到基本面的反转催化,如2019年底补库周期、2020年疫后修复。
放量后的第二阶段市场偏震荡。
从历史经验上看,(1)短期走势在放量后30日左右均出现不同程度调整,除2015年外后续走势均呈窄幅震荡;(2)调整位置基本都在放量前收盘价以上,仅2020年围绕放量日上下波动,但远高于本轮行情启动时点;(3)长期走势出现分化,流动性充裕及融资等资金大规模入市推动市场,但基本面(业绩端)并未改善,长周期环境下仍处于区间震荡。(4)从ERP角度看,除2015年以外,每一轮放量行情基本都以放量日的估值中枢波动,2012年围绕+1倍标准差,2019年围绕+1倍标准差,2020年围绕-1倍标准差,而目前亦围绕在均值~-1倍标准差区间波动。当前来看,市场已经处于震荡区间,后续行情在没有重大催化下延续震荡波动,但基本不会跌穿放量前点位3087。
总体来看,引导本轮市场的资金大幅流入的主要为三类资金,一是以散户为主的跟随式资金,二是机构持仓配置属性的中证A500ETF,三是活跃的杠杆资金。短期看,市场维持震荡环境,融资降低波动,会导致小盘风格占优环境受影响;散户资金并不存在定价权,因此市场风格或存在往增量资金持续流入的中证A500等核心资产占优的可能性。长期看,市场继续震荡,若基本面未明显改善,市场趋势性调整,则市场回归红利、大盘价值、ETF被动投资风格;若基本面改善则迎来戴维斯双击,业绩端强定价。
风险提示:数据统计口径误差,经济修复不及预期。
9月24日大幅反弹后,市场持续于3150-3500区间震荡,成交量亦维持在1.6万亿以上的规模,相较反弹前约6000亿的规模大幅放量。对比历史,我们以当日成交额相较MA20成交额的增长幅度超过100%作为基准,选取成交额大幅放量的时点:分别为2012/12/14、2014/12/9、2019/2/25、2020/7/7和2024/9/27。
本轮行情亦遵循放量后的历史经验。
(1)自2010年以来共4次明显大幅放量时点,但持续时间和涨幅存在差异;但总体可以得到四个样本经验:首先,除2014年外,放量行情持续约3个季度;若只考虑放量后的行情时长,以及2015年初的调整作为该轮行情的调整时点,则放量后的行情大概持续约30天。其次,放量后的涨幅为整体行情的一半。最后,跨越岁末年初的表现往往更好。(2)当前来看,若按2024/11/8为本轮短期行情终点,则满足①放量后基本持续约30天,②放量后的涨幅约为整体行情的一半,③如果考虑政策要求严厉打击信贷资金入市,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的流动性。
放量市场往往是“强预期弱现实”。
市场大幅放量的基本面环境共性:(1)经济增速换挡或者整体基调以调结构为主,而信贷等存在抬升的预期或者动力;(2)宏观流动性往往大幅宽松,给微观资金带来入市的可能性;同时权益市场往往存在政府托底的一系列政策。(3)行情结束的原因则往往是流动性收紧,2015年初亦为中信政券因融资违规被罚造成一定的调整。总体而言,大幅放量的市场为“弱现实强预期”,行情结束则是看到流动性收紧的动作;若需要市场继续上行,则需要看到基本面的反转催化,如2019年底补库周期、2020年疫后修复。
放量后的第二阶段市场偏震荡。
从历史经验上看,(1)短期走势在放量后30日左右均出现不同程度调整,除2015年外后续走势均呈窄幅震荡;(2)调整位置基本都在放量前收盘价以上,仅2020年围绕放量日上下波动,但远高于本轮行情启动时点;(3)长期走势出现分化,流动性充裕及融资等资金大规模入市推动市场,但基本面(业绩端)并未改善,长周期环境下仍处于区间震荡。(4)从ERP角度看,除2015年以外,每一轮放量行情基本都以放量日的估值中枢波动,2012年围绕+1倍标准差,2019年围绕+1倍标准差,2020年围绕-1倍标准差,而目前亦围绕在均值~-1倍标准差区间波动。当前来看,市场已经处于震荡区间,后续行情在没有重大催化下延续震荡波动,但基本不会跌穿放量前点位3087。
从历史规律上,放量后的配置风格上并没有呈现大小盘/行业风格明显占优的情况。
从资金层面出发:
陆股通对本轮行情影响偏负面。
(1)北向资金偏好于
沪深300
等大盘风格,而从2019、2020年市场大幅放量时均可以观察到北向资金的大幅流入;(2)对比成交情况,可以看到2019年初北向很大程度上影响市场趋势,而2020年更多是一个跟随者,但在2024年的这轮反弹行情中,北向成交占比却持续下行,即北向资金对这轮行情影响偏负面。
融资回落或矫正小盘风格。
(1)融资和指数是强线性关系,因此指数和融资的偏离度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融资超买/卖;(2)2012年融资的流入趋势性上升,确定性增量引导市场变化;2014年融资大幅流入,而2019、2020年融资流入规模并没有显著性提升。(3)从交易金额占比上看,2014年融资成交占比大幅提升,2019、2020、2024的占比亦有所提升,但整体波动浮动并不大。(4)对比融资余额和担保比例变化,融资余额提升而担保比例亦提升,表明整体杠杆率加大,如2014、2020年;担保比例大幅提升明显超过融资余额提升幅度,表明质押比例变化不大而是杠杆加大,即原有投资者在加杠杆,如2019年;融资余额提升的幅度超过担保比例提升,表明是新进入者在加杠杆,如2024年。(5)从融资相对于不同指数的超配情况,可以看出融资风格的变化;其原因是在于市场不断扩容,中证500逐步从中盘转向大盘,而中证1000、国证2000由原来的偏小盘逐步转向中小盘;即融资更偏向于当下的中小盘风格。综上,本轮的融资更多是由于新资金入场,以及风格上偏向于小盘风格,因此表现出主题迭起;目前来看,融资无论是余额变化还是成交额占比变化,基本趋于稳定,因此后面的小盘风格或有所矫正。
新发基金偏向于被动型产品。
(1)从基金新发看,2012、2014、2019年基本没有受到新发基金的催化,2020为主动偏股基金新发大增,而2024为被动基金有明显增量。(2)从新发的募资情绪看,2013、2014、2019年整体募资情绪低迷;2020年募资时间短但并募资率并未到100%,一定程度上是表明新发在压缩募资时间抓紧入市;2024年募资时间并未变化而募资完成率大幅提升,结合主要为被动产品看,则新发指数产品可能多为机构投资者购买。(3)市场交流,主动权益基金的交易热情并不高,由于交易模式和选股限制,因此较难参与本轮行情。
ETF逆势买入中证A500。
(1)ETF和市场表现是负相关,即指数越涨卖得越多,但是2024年出现了背离。(2)从今年的买入来看,年初为沪深300,本轮则为中证A500,此外自发流入较多的为沪深300、中证1000和科创50,但在近期仍保持流入的仅中证A500ETF。则增量的资金流入一定程度上引导指数具有超额收益。
散户资金为本轮行情最大买家。
(1)由于散户资金过度分散的特点,往往无法跟踪;因此过去通常用银转证来指征,可以看到2012年弱波动,2014年强波动;亦符合对市场的体感。(2)我们用拟合的结算金数据来观察,2019、2020年虽然结算金有所抬升,但是波动率并没有明显放大;而当前来看2024年不仅结算金大幅提升,波动率亦明显放大,表明大量散户涌入市场。
总体来看,引导本轮市场的资金大幅流入的主要为三类资金,一是以散户为主的跟随式资金,二是机构持仓配置属性的中证A500ETF,三是活跃的杠杆资金。短期看,市场维持震荡环境,融资降低波动,会导致小盘风格占优环境受影响;散户资金并不存在定价权,因此市场风格或存在往增量资金持续流入的中证A500等核心资产占优的可能性。长期看,市场继续震荡,若基本面未明显改善,市场趋势性调整,则市场回归红利、大盘价值、ETF被动投资风格;若基本面改善则迎来戴维斯双击,业绩端强定价。
国内宏观:
资金面维持宽松,本周DR007为1.65%(上周1.72%,-7.79BP)、1Y国债利率为1.35%(上周1.39%,-3.71BP)、7天逆回购为1.50%(上周1.50%,+0BP);
期限利差
走阔,国债收益率10Y-1Y为0.73%(上周0.71%,+2.55BP);信用利差收窄,1Y城投AA-国开债收益率为0.50%(上周0.50%,-0.24BP)。
海外宏观:
海外流动性有所收紧,10Y
美债收益率
为4.41%(上周4.43%,-2BP),中美利差收窄,10Y美债-中债为1.66%(上周2.34%,-67.52BP);美元指数走强为107.49(上周106.68),人民币汇率下跌为7.25(上周7.23)。
交易情绪:
长期受利率波动影响,目前换手率分位的120日中心平均为70.24%,处于中等水平;短期受市场涨跌影响,换手率MA5为2.13%(上周2.45%),换手率分位数MA5为96.72%(上周97.94%),情绪极度高涨。
风格情绪:
小盘风格相对占优,换手率比为4.07,滚动3年MA5分位数为73.80%(上周40.90%);成长风格走弱,换手率比为2.24,滚动3年MA5分位数为46.50%(上周57.60%)。
行业情绪:
成交额占比TOP5的行业为电子(13.97%,上周14.25%)、计算机(12.44%,上周12.73%)、电力设备(7.84%,上周7.87%)、机械设备(6.73%,上周6.54%)、非银金融(5.38%,上周5.60%);换手率分位数环比变动TOP5的行业为银行(96.70%,上周89.10%,+7.60%)、建筑装饰(93.90%,上周86.60%,+7.30%)、煤炭(95.00%,上周93.70%,+1.30%)、纺织服饰(95.00%,上周94.30%,+0.70%)、传媒(96.20%,上周96.30%,-0.10%),LAST5的行业为农林牧渔(68.40%,上周89.30%,-20.90%)、医药生物(81.30%,上周95.90%,-14.60%)、有色金属(84.60%,上周95.70%,-11.10%)、公用事业(67.00%,上周78.00%,-11.00%)、食品饮料(83.20%,上周93.90%,-10.70%)。
4.1. 流入端
陆股通:
(8月19日起暂停陆股通实时交易披露),本周陆股通指数成分股净卖出1629.34亿元(上周-3073.03亿元);本周陆股通交易情绪下降,本周周均成交额为2147.51亿元/日(上周2656.48亿元/日)。
公募基金:
本周公募基金+653.39亿份(上周+836.88亿份);其中主动偏股基金-1.29亿份(上周+6.36亿份),被动偏股基金+550.99亿份(上周+590.56亿份)。本周偏股型公募股票仓位为68.19%,环比上周+0.11%。
本周新发基金处于低位共266.05亿份,其中主动偏股基金0.27亿份、被动偏股基金193.99亿份、偏债基金71.64亿份。11月偏股基金平均认购时间为15.40天(10月为25.80天),募资完成比例为47.61%(10月为19.11%),募资情绪保持低位。
股票型ETF:
本周股票型ETF净申购337.9亿(上周+168.7亿);主要
宽基指数
份额赎回较多,净申购较多的为中证A500(363.9亿,28.7%),净赎回较多的为中证1000(-28.7亿,-5.6%)、沪深300(-22.6亿,-0.8%);本周行业/主题ETF净申购较多,净申购较多的为医药生物(29.7亿,1.3%)、TMT主题(27.2亿,4.2%)等;净赎回较多的为其他消费(-6.3亿,-1.9%)。
融资融券:
本周两融净流入88.58亿,其中融资净流入80.99亿,融券净流入7.59亿,杠杆资金持续流出;本周两融周均买入额1529.05亿,融券周均卖出额80.99亿,两融交易热度持续回落。本周转融券余额为0.00亿元,处于历史低位;两融市场平均担保比例为274.7%,杠杆意愿处于较低水平。
本周融资净流入较多的行业为银行(13.7亿)、汽车(9.7亿)、机械设备(9.0亿);本周净流出较多的行业为电子(-42.0亿)、国防军工(-10.8亿)、房地产(-9.9亿)。近四周融资净流入较多的行业为电子(296.5亿)、计算机(226.9亿)、非银金融(196.1亿);近四周净流出较多的行业为综合(-0.4亿)、纺织服饰(6.7亿)、社会服务(7.1亿)。
4.2. 流出端
股权融资(IPO、定增和配股):
本周IPO共3只,胜业电气(920128.BJ,1.89亿)、
英思特
(301622.SZ,6.48亿,有色金属)、联芸科技(688449.SH,11.25亿,电子);股权融资规模持续低迷。
限售解禁:
本周解禁规模为921.68亿,解禁TOP5的行业为电子(512.70亿,占自由流通市值的1.23%)、通信(77.03亿,0.68%)、家用电器(56.69亿,0.57%)、汽车(40.68亿,0.24%)、医药生物(38.60亿,0.13%)。未来4周解禁规模为2221.33亿,解禁TOP5的行业为电力设备(219.30亿)、公用事业(201.01亿)、农林牧渔(172.30亿)、机械设备(167.87亿)、有色金属(148.38亿)。
产业减持:
本周净减持23.05亿,减持意愿处于低位,其中公司净减持15.15亿、高管净减持2.43亿。本周减持较多的为电子-9.58亿、机械设备-7.92亿、医药生物-3.32亿,增持较多的为石油石化4.87亿、农林牧渔1.20亿、汽车0.94亿;近4周减持较多的为汽车-47.54亿、非银金融-44.08亿、电子-39.24亿、增持较多的为银行17.64亿、石油石化4.54亿、房地产2.23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