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知识体系的建立比喻成盖房子,第一步工作不是准备材料,不是安排人手,而是掌握最基本的营造方法。
观念层阅读包括三个方向:科学、哲学、文学,可以理解成“真、善、美”——科学类阅读帮助你正确的看待这个世界;哲学类阅读帮助你形成稳定的价值观;文学类阅读让你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1、培养科学思维的书单
这一类书中,我首先排除了纯知识性的科普读物,而选择了侧重讲科学思维的。这样一来,这个领域最经典的书(比如《时间简史》之类)就被排除在外,没办法,我的这个书单主题是“快速建立知识框架”,而不是让你成为很有学问的人。
阅读第一步:通读一本讲科学史的书
我有一个观点,如果你对某个领域感兴趣,那么最好泛读一本“学科史”的书,大致了解这个领域最重要的观点和方法,这是构建体系最快速的方法。
第一本:《科学的历程》(吴国盛)
这是一本哲学家写的科学史,这也是我推荐它的原因。它的特点是在体系严谨的同时,还能保留大量细节丰富有趣的史料。在国内能把教材写出科普感,太难得了。当然,别忘了他仍然是一本教科书,每读完一章,你就应该翻到前面看目录,不要浪费了教材体系严谨的优势。
适合那些小时候看了《十万个为什么》,现在想知道为什么会有“十万个为什么”的人。
第二本:《量子科学史话:上帝掷骰子吗?》(曹天元)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研究太深了,不符合本书单的标准,而且很难懂)
如果你从未接触过量子物理学,只要读完第一章,你就会发现整个世界在你眼里不复是从前的模样。推荐这本书最重要的理由是,你再也不能用专业不对口来作为你不好好和同事沟通的理由了,作者可是把世界上最难懂的理论用大白话讲故事的方式讲出来了。
此外,几乎所有的量子物理学知识都是反日常经验的,它会让我们养成一种良好的科学思维精神——我们看到的一切事实,不一定是真的;我们所坚信的一切真理,不一定是对的。
适合那些觉得这个世界不对劲又不知道哪里不对劲的人,以及正常点思考会死的人。
第三本:《万物简史》(比尔布莱森)
这本书的特点是用八卦的方式讲科学史,所以是一本标准的床头书,从买过来之后,一直牢牢地占据着我的床头柜,没事就翻几页看看。虽然以科学家的八卦为主,其中仍然不乏严谨的科学思维。特别是全书都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气质,在心灵按摩方面,比鸡汤更有效。
适合第一本书看着没劲、第二本书怎么也看不下去的童鞋。
非常遗憾的是,我本来的标准是:侧重“科学思维”的角度全面、通俗地讲科学史的书,但在我的阅读经历中,并没遇到过三者同时具备的书,所以这三本书各有优缺点,大家可以结合着读。
阅读第二步:精读一本讲科学思维方法的书
《魔鬼出没的世界》(萨根)的后半部分
这本书的前半部分(前11章)是萨根对美国底层民众反智主义的大吐槽,大家翻翻就行了。精华在后半部分,特别是第12章“鉴别谎言的艺术”,称得上的“怀疑思维方法的瑞士军刀”,你在现实遇到的所有反科学、伪科学思维,都在这一万多字中,露出它们本来的面目。
适合想反驳朋友圈伪科学文章,又没有理论武器的人。
下面是几本备选书:
《什么是科学》(吴国盛)
侧重于科学精神,而非科学思维方法。开头的自序直接告诉我们,我们之前对于科学的理解,都!是!错!的!
《自私的基因》(里查德.道金斯)
科学类图书被误读最多的一本书,如果没有读过前面几本,请不要碰它,会毁三观(其实并不是)。
《从一到无穷大》(伽莫夫)的前半部分
好吧,最后我还是不得不推荐一本纯粹的科普书,前半部分是讲数学和理论物理的,如果你小时候没看过这本书的话,那么你的思维一定会缺失一部分,当作补课吧。
忍不住发一句牢骚,比起其他类目,讲科学思维的好书太少了,难怪吴国盛老师认为国人意识中,只有科技,没有科学。
2、培养哲学思维的书单
和科学类的情况完全相反,这类书太多了,但大部分都是在给你灌鸡汤、讲成功学,根本无法培养你的哲学思辨能力。
阅读第一步:仍然是通读一本讲哲学史的书。
中国的:《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西方的(二选一):《苏菲的世界》(贾德)、《哲学的故事》(威尔• 杜兰特)
《苏菲的世界》在西方是一本儿童哲学启蒙书,不过,对于缺乏西方文化背景的中国人而言,刚好适合非哲学专业的人当了解西方哲学史的书看,非常符合本书单的标准。
再说冯友兰的这本《中国哲学简史》,已经很通俗了。不过,哲学史还是比科学史要难懂多了,所以我建议大家,读不懂的,马上跳过去,只要有个印象就行了。因为我们并不是为了研究哲学,而是建立知识构架。
比如说,你在看《中国哲学简史》时,遇上了王守仁的“心学”,看不懂啊?没关系,看懂多少是多少。下次你在看很好读的《明朝那些事儿》时,看到王守仁的章节后,联系这个人的个人经历,你就开始进入“心学”的世界。
如果你感兴趣,再去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就能理解整个心学体系。如果你再回头看《中国哲学简史》或《哲学的故事》,借助“心学”去比较中国的“理学”、西方的“本体论”等哲学概念,就好读多了,不知不觉中,形成你的知识结构中的一环。
用一本书打开另一本书,这就是知识结构的作用。
阅读第二步:精读一本深入讲某一个哲学领域或哲学家的书。
《简单的逻辑学》(麦克伦尼)
所有想请我推荐“提高职场XX能力的书”,如果只读一本“底层”知识的书,那就是这本了。如果你意识不到自己的能力在“逻辑层面”的问题,那么再多的技能get只能把你带到坑里去。
这本书的豆瓣评价不高,7.5分,差评都是觉得太不“哲学”了,这恰恰是我把它列入书单的原因。讲逻辑的书大部分都很难懂(和高数有得一拼),上哪儿找一本通俗的、和生活中的沟通场景这么近的书呢?
而且这本书才一百多页啊,不容易。
其他备选书:
《知行合一王阳明》(度阴山)
王阳明可算是当代的显学,对于职场的指导意义比较强,很多职场心态上的困惑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虽然本书的豆瓣评价不高,7.5分,没办法,这已是同类书中最好的选择了。好在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出现,好读易懂。
《维特根斯坦传》(瑞•蒙克)
没听说过这个人?不怪你,维特根斯坦虽然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嗯,还是加上之一吧),但他研究的是语言哲学,我想,就算是哲学专业的人,也不愿意看他的书。
不看哲学家写的书,可以看写哲学家的书啊!其实哲学家传记也是看哲学书的好方法,故事性强。更重要的是,不是所有哲学都会拥有维特根斯坦这样传奇的人生:
他出身巨富之家,却放弃全部遗产去当乡村老师,又因体罚学生被赶出教师队伍,孤独一生。他有个有名的亲戚叫哈耶克,还有个更有名的同学叫希特勒。他的老师是罗素,最后两人却因为观点不同而闹翻了。他是个杰出的工程师,打过仗,当过俘虏,在战俘营里写下他最有名的哲学著作。
够传奇吧,更何况,这本书算是哲学家传记中最好的书了,这次没有之一。
《论语今读》(李泽厚)或《论语新解》(钱穆)
论语应该是床头书,无论如何要备一本,如果你只读过中学课本里的论语、或者于丹讲论语,这两本书都可以正本清源,消除误解。
3、文学类的书单
本文就不提供了,文学作品是很个人化的阅读,唯一的建议就是如果遇到喜欢的经典小说,不妨作为床头书,反复看,有空就看几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