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Eno一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融媒吴江  ·  《哪吒2》萌值担当!也来吴江啦! ·  昨天  
融媒吴江  ·  《哪吒2》萌值担当!也来吴江啦! ·  昨天  
天津广播  ·  刚刚 | 董明珠:找到接班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Eno一闹

幸福藏在简单里

Eno一闹  · 简书  ·  · 2020-11-08 00:58

正文

也许每个人都是这样:越成长,就变得越复杂。

欲望越来越多,压力也越来越大。

日子久了,难免痛苦疲惫。

看过一句话说,让人觉得最累的,是不知道在累些什么。

可不是吗——

“复杂”这个词拆开,“复”是日复一日,“杂”是杂乱无章。

重复着杂乱无章的生活,就算身体能撑住,心也会不堪重负。

人生最好的活法,是摈弃复杂,回归简单。

01

早起早睡,远忧近喜

生活瞬息万变,身处这个快节奏时代的我们,常常被毫无来由的紧张感所支配。

白天大脑空空,紧张地发呆。

到了夜里精神亢奋,又紧张地玩起手机。

最后熬夜成了常态,精神也越发疲惫,整天无精打采。

与其陷入这种恶性循环,还不如生活得规律些。

晚上到点就睡,早上按时起床,头脑清醒地投入新一天。

保持这种简单的作息,不仅有益于健康,还能把状态调到最佳,提高做事的效率。

这样不断累积下去,对事业和人生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哲学家康德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康德是个作息十分简单的人,根据曼弗雷德所作《康德传》,他的一天通常是这样的:

05:00  起床,喝茶,抽上一斗烟

07:00  授课

11:00  写作

13:00  与客人们共进午餐,聊天

15:30  散步

16:30  拜访好友后,回家工作、阅读

22:00  睡觉

多年来,康德坚持早上五点起床,晚上十点入睡。

他的作息,可以说是劳逸结合的最好表现。

虽然用在休闲上的时间很多,但细看就会发现,他的工作时间其实达到了每天九个小时以上——

更是在授课后的这段写作时间里,完成了著名的《三大批判》。

简单的生活习惯,让专注而高效的工作得以实现。

算下来,效率反而比不少慌慌张张忙到深夜的人要高得多。

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吉姆·柯林斯提出了著名的“飞轮效应”:

要想让静止的飞轮转起来,一开始需要用很大的力气去推动,可能使尽浑身解数,也只能转动那么一点儿。

但渐渐地,飞轮越转越快,最后只需要用一点力气,飞轮就能飞速转动起来。

在生活中也是这样。

很多事情看起来难办,但若能养成好的做事习惯,让飞轮转动得越来越快,渐渐就会应付自如了。

早起早睡之所以有效,正是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推动“飞轮”。

像这样简单地生活,反而是效率最高的做法。

02

社交贵精,圈子宜简

我们的一生中,会遇到太多人。

最后留在生命里的,却是少数中的少数。

社交上有一个著名的概念,叫做“邓巴数字”,也叫“150定律”。

它告诉我们:人类的智力只允许一个人拥有约为150人的稳定社交网络。

其中150这个数字,指的是一年至少联系一次的朋友数量。

回想一下,我们从小到大打过交道的人,肯定远远超过了这个数目。

但其中有多少,是一直维持着联系的?

邓巴数字揭示的,是一个被我们忽略的社交真相:

朋友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我们所能维持的关系是有限的。

如果把有限的精力都花在了低质量的交往上,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说,社交这件事,在精不在多。

其实我们都清楚,微信里的好友数量根本说明不了什么,酒桌上的吆喝许诺也未必作得了数。

那些三五句就开始称兄道弟的饭局上,人们在推杯换盏间,交换着沾满酒气的名片。

心里未必不知道,它们中大部分的归宿是第二天的垃圾桶。

王通《中说》有言:“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因为你拥有什么东西而来同你结交的人,当你失去了这些东西,他们自然就会远离。

这种低质量的社交,不是加分项,而是减分项。

减的分多了,就成了毒。

还有一些关系,说不上低质量,但总让人觉得隔着一层什么。

或是本来要好的朋友,渐行渐远,变得说不上话了。

尘世中的缘聚缘散,正如那句“一切都是命,半点不由人”。

相处起来觉得累的关系,就不必强求了。

你要知道,自己并不需要和所有人都亲密无间——

讨好所有人,不一定能得到些什么,但一定会累。

而更重要的是,你讨好不了所有人。

别人的热闹既然成不了自己的热闹,便与己无关,更于己无益。

所以很多时候,身边有几个真心的朋友就好。

圈子精简些,反而更自在。

你看那人群虽然热闹浮华,终比不得好友二三,所予蕴藉温情。

属于自己的简单圈子,才是浩荡红尘中一隅停泊之所。

03

别想太多,花总会开

林徽因曾说:

“人生往往就是如此,许多苦思冥想都参悟不透的道理,就在某个寻常的瞬间,一切都有了答案。”

很多时候,纠结太多,并没有意义。

因为生活的真相,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简单。

有时,即使翻遍生活的题集也无法找到答案,但如果耐心等待,答案自会到来。

——身边就有这样一个故事。

曾经有段时间,朋友阿庆陷入了低潮。

先是身体出了毛病,接着事业上也遇到麻烦。

年近三十,摆在眼前的路好像少了很多。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阿庆感到从未有过的迷茫。

是咬牙留在大城市,还是“认怂”回老家?

是继续朝九晚五的生活,还是重拾音乐梦想?

是老老实实相亲结婚,还是苦等缥缈的爱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