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面向 B 类业务、简体中文语境,提供实操性指南;
行业内约定俗成的常用语请继续沿用,可以不依照这里的建议;
本文所指的文案不包含营销推广类文案。
💡 原则
帮助用户高效操作
- 站在产品官方的角度来传达信息,表达上要官方、正式;
- 以帮助用户高效地使用产品、完成工作为核心目标,据此来组织内容和语言。
一致性
- 表述角色一致,不要在同一个句式中混用「你」和「我」。
提示:本指南中无法涵盖在业务中可能遇到的全部场景/文案,可以通过一致性的原则选择扩充文案。例如在 TechUI 页面模板的列表中,点击后到详情内容的操作字段的选择上,因为目前已有的是「查看全部」、「加载更多」这些文案,所以选择使用「查看详情」这一同类短语。内容完整、语言精简
B 类产品通常有一定的学习成本,但阅读冗长的文案会消耗用户大量的精力,因此需要在保证内容完整性的同时,采用精练的语言。用词专业、精准
需要充分了解用户背景,采用专业度适当、精练准确的词语来高效地传达信息,提高用户理解的效率。- 避免使用错别字、口语、夸大的用词、含糊的比喻、网络流行语。
语气友好、正面
B 类产品需要表现「有温度」的专业形象,而不是浮躁、冰冷、苛刻的态度。📚 词表
说明:这里列举了通用的,且需要与类似词语有所区分的容易写错/混淆的词汇和短语。
🏡 格式
段落
空格
标点
- 中英文混排中如果出现整句英文,则在这句英文中使用英文/半角标点;
- 具体使用请参考 1995 年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的《标点符号用法》
✍️ 文案类型
为便于查阅和参考,这里按常用的具体场景,阐述统一的原则在场景中的应用和正反案例。使用中请举一反三。系统通知
系统通知是各类产品的基础功能,目的是从产品的角度向用户传达信息并进行必要的处理。- 阐述角度:以产品的视角陈述,精准、实时地告知用户客观信息,让用户及时了解情况。
如果需要用户针对通知的信息尽快进行某些操作,需要提供相关引导。
帮助/提示
帮助/提示指的是内嵌在产品界面的信息,用来帮助用户理解产品、消除疑虑、合理操作。这里的帮助不同于帮助中心或帮助文档,后者通常是通过单独的网站或一系列网页,系统地阐述产品功能、定价、操作步骤、常见问题等,帮助用户购买和操作的内容。- 阐述角度:让用户高效地理解当前的情况、了解产品功能、完成当下的任务。
- 逐条表述:当内容较多时,建议按内容逻辑分段分条目来陈述,建议一组不超过 5 条,每条不超过 3 行。
操作引导
操作引导用于指导和推动用户执行某些操作,常用于新手用户的初始化、空状态、新功能引导等场景。- 阐述角度:从用户角度出发,关注点是用户能用产品做什么、收获什么,从而引导用户进行相应操作。
当我们希望用户执行一个动作时,要专注于用户能得到什么以及用户的感受,因此在操作前告知用户其目的或重要性,能促进用户更愿意去做。- 避免方向性词语:明确指出具体的功能/组件,而不是表意不够精准的方向性词语,如错误案例「在屏幕顶部」。
- 控制步骤数:分步引导控制在 3~5 步,移动端每屏每次展示 1 步;根据实际的用户需要,如果内容比较复杂,建议使用视频、帮助文档等其他模式。
- 控制字数:每条引导的字数不宜过多,否则会让产品看起来比实际上更难操作,建议不超出 3 行。
操作反馈
- 阐述角度:对于完成的操作,即时性地告知用户结果;对于有风险的操作,先告知用户风险,再请用户确认。
- 二次确认句式:对于风险较大的操作,需要用户进行二次确认,句式为「操作风险 + 给出建议(可选)+ 是否执行」。
建议对应的按钮使用具体动词或词组,而不是直接使用通用的「确定」、「OK」、「是」。- 用词精准:虽然「友好、正面」是原则之一,但用作提醒、警示的反馈中,要将问题直接通知用户,无需刻意隐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