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聪明投资者
走近最优秀的投资人,聆听客观表达的理性声音,只做最好的原创财富资讯,洞见独立思想,回归资本常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调研心得  ·  爆发了!我要加钱了! ·  13 小时前  
何夕  ·  #a股# 上证50跌幅top ... ·  昨天  
ETF和LOF圈  ·  春节后,A股开市关注什么?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聪明投资者

与一位ETF大佬深入聊了聊,关于怎么用ETF赚钱,问了很多干货……

聪明投资者  · 公众号  · 投资  · 2024-07-24 07:41

正文

转战 ETF 投资已经有大半年时间了,最近开始读《玩转 ETF 基金》这本书,发现 ETF 的投资世界远比想象中更 “超炫”。
从买主动权益基金习惯性做个甩手掌柜,到现在自己去研究行业搭建组合,投资习惯和投资体验都很不一样。
最大的体会就是, 真的只有躬身入局,才能具像化感知到 ETF 透明度高、费率成本低、交易效率高的优势。
市场对 ETF 的偏爱,也很猛烈。
这周多个交易日,有近 3 0 ETF 成交金额突破 1 0 亿元,集中在热门宽基 ETF 和像黄金、恒生科技等这类主题 ETF 上。
另外,根据最新发布的指数基金二季报显示,中央汇金持有了相当高比例的沪深 3 00 和上证 5 0 E TF 份额。
至少从目前来看, E TF 代表着未来投资的一大方向,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
不过, ETF 虽然是个很好的配置工具,但其生态圈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复杂,且相较于投资主动权益基金,对个人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发现投资 ETF 赚钱也很难的原因。
上周,我有幸和一位业内知名的 ETF 大佬做了一次面对面交流,从一个普通投资者的视角出发,问了很多直接且接地气的问题,当然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这位大佬是数学系出身,进入金融圈之后在多家券商、三方机构从事过金融产品研究与财富管理工作,并在某互联网大厂担任过基金业务一把手,目前是一家券商的首席财富官,全权负责 ETF 业务。
A nd还是一枚马拉松、山地越野的资深选手。
资历非常之丰富,讲起 ETF 投资激情澎湃金句频出,比如 “你要清楚 ETF 是你投资逻辑和投资观点的表达工具 ”“无论是主动投资还是被动投资,都建议遵循 多资产绝对收益策略 ”“宽基一定要宽,行业指数一定要细” 等等。
不过印象最深的还是 “今年 ETF 组合 3 0% 多的收益 ”, 请收下我的膝盖
干货已备好,一起坐下来细品吧:

ETF是投资逻辑和投资观点的表达工具
如何正确理解和投资 ETF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 E TF 是一个工具,是你投资逻辑和投资观点的表达,我们投资 ETF最 核心的逻辑是 ,市场 长期 贝塔 要好。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E TF 市场成熟发达,主要有两个原因:
1)市场本身 贝塔比较好
2)即便在美国市场,获得 阿尔法 也需要 很高昂的成本 ,因为阿尔法具 有不确定性
虽然这两年中国的大贝塔不是很好,但还是有一些结构性机会的,比如红利、 国央企类 ETF 都创了新高。
现在 A 股投资者也在慢慢拥抱 ETF ,有这么几个原因:
1)投资的逻辑和心态变了,因为与买基金相比,买 ETF 即使亏了,投资者也知道自己为什么亏,对自己买的产品内心是非常明白的,这点很重要;
2) ETF 费率在降低,交易起来很方便,同时像海外等不能直接投资的标的,也可以通过 ETF 来实现;
3)市场大资金在买 ETF ,包括国家队、保险资管, 基金经理,都把 ETF 作为投资工具 ,甚至私募基金经理。
总的来说, ETF有很强的工具属性,而且透明、高效、费率低,无论是用来配置,还是对冲,甚至套利,都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ETF也可“哑铃型策略”
ETF 到底怎么投资,才能做到 “大概率赚钱”?
投资 ETF 赚钱 肯定还是 要市场上 涨才能赚钱 ,但具体采用什么样的策略去做,没有定律,是左侧还是右侧, 是一次性 买还是 定投, 甚至还有人在做轮动,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判断。
我自己做的是 “哑 策略
常见的哑铃就是 一手科技,一手红利 ”, 因为 如果权益投资有机会的话,这两块大概率不会都跌。
比如我之前是看好电力,当经济不是很好时,现金流稳定的电力行业是对冲逻辑,不过现在有点过热了,有些高估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用股票的思维去买 ETF 在低估的时候 买进 估值合理 或很高 的时候卖出 ;还有就是当 你认为它有很高的成长性,未来业绩 可能 会大爆发, 可以买。
你既可以有 价值的逻辑, 也可以有 成长的投资,跟投股票没什么两样。
唯一区别在于 E TF是 一篮子 股票,更多的是偏概念或者行业
当我不知道这个行业中哪些公司会 被淘汰 ,哪些是 最后的胜利者 只要我 知道这个行业 发展, 那我就可以买 ETF 抓行业发展的机会, 同时我还可以避免在个股上踩雷。
经济不好,可以配一 现金流稳一点的 行业,比如 公共事业 ;当 国家 出台 政策支持,比如芯片国家第二期大基金来了, 那就 可以 配一点芯片;当出现 困境复苏 、经济好转,又可以配一些 周期 类品种。
我们买 ETF追求的 是性价比, 在追求收益的同时要把波动给 降下来
另外除了权益内部的哑铃策略,在大类资产层面,哑铃策略依旧有效,一手 稳稳的幸福 包括 类固 收、 绝对收益 等阿尔法 一手 纯粹的贝塔 以各类权益 ETF 为代表。
处于 中间的贝塔 + 阿尔法类的产品,可不作重点。
对于跌了很多的ETF,要看长期逻辑是否成立
如果我买的 ETF 跌了很多,应该怎么办?比如光伏和医药。
就完全是取决于你 未来怎么看了,如果 长期 投资逻辑 成立 继续 持有 ,或者 慢慢加仓位。
发展 前景来看 ,光伏肯定 还是可以的,但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 大家 都面临亏损,因为太卷了 ,所以 买光伏最 核心的点 ,就是 看行业 什么时候出清 结束,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跟踪出清的时间。
有几个点值得关注:
首先,也许不用等到行业出清,股价就已经先反应了,先 了。
其次,看市场的关注度,比如公募、私募等机构投资者的持仓比例已经很低了,被套牢的散户也不咋卖了,这种情况下大概率就是见底了。
然后,还有政策因素,比如未来有 可能国家未来会统筹把 光伏 市场化 能够上国家电网,这时候基本面盈利 预期大概率会 改善。
医药 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 包括 内外部政策具有不确定性,新药研发难度大投入大,医药细分赛道特别多,对专业能力要求很高,投资者不太好把握。
国家在 很多 科技 行业都实现了 突破,甚至超过了原来既定的目标,比如新能源汽车 航天 ,但医药领域 有些 低于预期
不过如果医药板块长期低迷,估值具备绝对优势的时候可能投资难度就会有所降低,毕竟这是一个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赛道。
总而言之, 光伏 医药都是 差不多情况 要等待出清和 基本面改善, 长期来看 都是有机会的。
按季度调整,按月度检查
我发现有的人喜欢拿着不动,有的喜欢频繁交易,有的喜欢天天看盘,有的还是保留着买公募基金时的习惯,你的建议是?
就我自己投资而言, 简简单单 就持有不动,因为 ETF 本身强调配置, 要定期 跟踪调整 ,涨多少涨多久之后要调整,需要定一个原则。
我建议 按照季度来 调整,按照月度来检查
很多 ETF 可能 一年 80% 的时间 都没有机会, 所以如果能抓住 那么两三次机会 ,比如 成交量暴涨,或者 短期 10来个点, 那就够 了。
ETF 投资,一定要把这个产品的定位以及市场的定位想得很清楚
比如说港股 港股相对于 A股,最大的优势就是它聚集了两类股票,一类是互联网 平台公司 ,还 有一类是香港本地股,不过 香港本地股没有专门的 E TF。
当然,因为折价等缘故,在高股息板块上,港股目前优势也比较明显。
可以考虑不确定因素比较单一的行业
都说要赚 “认知内的钱”,普通投资者具体该怎么选行业呢?有没有哪些通用的方法,或者讨巧的方法?
重点要看两个逻辑:相对逻辑和绝对逻辑。
相对逻辑就是 找出 哪些 行业 的基本面属于相对比较好的,或者说估值相对比较低一点的
毕竟现在债券收益率很低,海外资金、国家队、保险的长期资金 在权益上 是要 加大 配置的。
绝对 逻辑就是选择那些 基本面 ,有 政策支持 ,各方面都很好的行业,当然属于少见的。
基本面不是特别好的,同时又会受很多不确定因素影响的行业,我认为就不太适合投资。
从这个角度看,房地产其实挺适合去投,因为 不确定因素没有那么多了
成交数据 现金流数据 都是公开的, 政策面也只会越来越多, 唯一需要关注的点就是, 需求 什么时候 稳住甚至有较大的提升,人类对于住房的需求是不会消失的。
如果通过股价来决定配置时点,很难, 如果从 政策点和基本面 出发,就比较 简单 透明了。
医药 ,其实我觉得 不确定因素 就有点
补充一点,当我们看好一个行业的基本面逻辑后,我们还可以通过技术层面来帮我们 做辅助决策
但如果只看 技术层面不看基本面 容易出问题
比如 你很多时候会看到 均线都是排列向上 的, 都是买入的情况,但突然就断崖式 下跌。所以技术面和基本面
老实说, E TF 这个 生态 比较 复杂 你看 现在 ETF的基本上都 算得上 科技公司了, 在科技上投入非常大,具备很大的科技优势, 比如 V anguard、贝莱德 等等。
看好的几个板块
可以稍微透露下你现在的持仓吗?还有哪些行业你是比较看好的?
我是买了点房地产的,还有港股互联网。
港股互联网逻辑 比较明确:
第一 它有科技属性 ,像滴滴、美团这些 互联网 公司 盈利模式 中的 不确定性越来越少, 很多数据都能算出来, 不像原来互联网 公司 要盈利,都不知道盈利的点在哪 盈利预测都没法
第二,从 价值投资 角度来看,港股互联网 现在估值很低, 有回购(腾讯有史上最大回购),有红利,还有 AI落地、自动驾驶等概念。
在整个大 环境 不是特别好的情况下,确定性 很重要。
而移动互联网本身增长比较好,不确定因素比较少。
所谓的确定性 不一定 要求说现 金流特别稳定, 因为这些都是 历史数据 ,只能反映一个角度。
比如煤炭 行业的历史 现金流特别好,红利里面大很多 都是煤炭 ,沪深 300 之前 上涨 其实就 是红利在涨
但煤炭 是有周期性的, 业绩 不是一直都很好。
所以当你要投红 的时候 你就要思考 清楚
最近创新高同时 关注也比较多 ETF 主要是两类,一类是红利,一类是国 企, 或者 两者 直接 结合起来。
投资者 在投资前,一定 要去仔细 分析指数的编制方法, 搞清楚 背后的投资逻辑是什么, 重点 关注估值 盈利 景气度等 因素 要结合成分股,覆盖的行业等来看, 不能只看历史表现,忽视投资最基本的逻辑。
两类 ETF 都属于宽基指数,如果成分股的行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