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脉通肿瘤科
关注医脉通肿瘤科,快速获取国内外肿瘤领域进展,及时查看指南更新,抢先知晓热门会议动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医脉通肿瘤科

着眼早筛,追踪全病程,PreCar项目书写中国肝癌精准防控新篇章

医脉通肿瘤科  · 公众号  ·  · 2021-04-19 18:5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健康中国健康家,关爱生命科学防癌”第27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全国多中心前瞻性肝癌极早期预警筛查项目(PreCar)进展会暨第一届肿瘤早诊早治精准防控高峰论坛”于 2021年4月17日在福州召开。大会吸引了国内肝病、感染及消化领域“大咖”齐聚一堂,共同交流与分享肿瘤早诊早治前沿进展、PreCar项目最新成果,推动中国肿瘤早筛迈向新阶段。


大会分为 “ 筑新势 ”、 “ 话新声 ”、“ 谱新篇 ”三个“章节”, 分别聚焦中国精准早筛的进展与思考、PreCar项目进展成果及未来规划以及中国肝癌早筛早诊策略与临床应用。


筑新势——精准诊疗,助健康中国


肝癌是我国发病率第五位、死亡率第二位的肿瘤,每年新发病例达41万例,死亡病例达39万人 1 。由于肝癌发病的隐匿性,多数患者在首次确诊时已为中、晚期,错失外科手术机会,预后及5年生存率均不尽如人意。因此,肝癌早筛成为一项亟需解决的临床未满足需求。


基因检测技术的出现,不仅变革了肿瘤治疗模式,让精准治疗照进现实,还改写了肿瘤诊断技术篇章,推进临床诊断迈入分子水平,使肿瘤诊断进入早筛时代,驱动肿瘤治疗窗口前移,改善肿瘤患者预后。


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国家肝癌科学中心王红阳院士 在大会中指出:“在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率及病死率方面,我们仍需努力。我们应加强肿瘤早筛早诊,强化肿瘤分型,并通过分型给予患者精准、个性化治疗。我国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与欧美存在差距。在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道路上,我们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图1 王红阳院士分享其项目团队研究新进展


在筛查难度较大的肝癌领域,早筛新技术的出现补齐了传统检测技术灵敏度及特异性不足的短板,强化了肝癌患病风险预警。早筛技术与传统技术相辅相成,助力肝癌早筛事业,开启肝癌早筛新模式,为肝癌患者及高风险群体的健康保驾护航。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侯金林教授 通过网络连线,与现场专家、嘉宾共同探讨如何在中国组织并实施可行的、科学的个体化肝癌筛查。侯教授指出,应当将临床评分系统,如aMAP评分系统,与生物标志物、WGS多维度变异检测技术相结合,进一步对肝癌筛查人群进行精准筛查,逐级浓缩,提高肝癌检出效率,优化医疗分配资源。 希望通过这一临床筛查路径的建立和应用,精准区分肝癌风险,探索中国特色肝癌筛查路线,建立肝癌筛查“金字塔”策略,助力肝癌早筛早诊。


图2 侯金林教授在线分享肝癌风险预测模型aMAP评分系统


检验医学作为肿瘤诊疗中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肿瘤患者诊断、治疗的全过程。以基因检测技术为代表的新型检测技术正高速发展,为临床检验医学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技术支持。新技术的问世不仅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同时也引发了全新的思考。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的王传新教授 表示,肿瘤精准诊疗任重道远,检验医学未来可期。 我们应当加强对肿瘤标志物的基础研究,寻找关键靶点及新型生物标志物,并建立及应用诊断标准,通过新型检测技术助力“健康中国”,提高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图3 王传新教授探讨检验医学在肿瘤诊疗中面临的难题与思考


话新声——深耕肝癌全病程,探索诊疗新思路


肝癌筛查、诊断、治疗与预后环环相扣,极大地影响着肝癌患者的生存获益。PreCar项目着眼于肝癌早期筛查,为肝癌患者及高风险人群建立第一道岗哨,并通过“科技+临床实践”的方式将应用场景拓展至肝癌诊疗全病程,为解决肝癌诊疗痛点提供新思路。


万人队列,精准筛查


基于肝癌防治现存挑战,来自 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国家肝癌科学中心的陈磊教授 表示,在欧洲及美国,肝癌早筛策略于近10年内未发生显著变化。熟知的甲胎蛋白(AFP)及超声检测在早期肝癌诊断中敏感性及特异性有限。因此,我们亟需一个全新的预警标志物以预防和筛查极早期肝癌。


图4 陈磊教授汇报PreCar项目进展及成果


2021年2月,横跨中国11个省的13家医院纳入3234例样本的PreCar项目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权威期刊中。研究数据显示,WGS多维度变异检测技术区分肝细胞癌(HCC)与肝硬化人群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分别达到了 95.42% 97.83% ,区分HCC与非HCC人群的灵敏度与特异性高达 95.42% 97.91% 不仅如此,WGS多维度变异检测技术在不同病理分期以及不同临床亚组均具有优异且稳定的表现。


项目的成功证实了WGS多维度变异检测技术在肝癌诊断中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基于“科研+临床实践”的双轮驱动,和瑞基因推出了肝癌早筛产品莱思宁,为肝癌患者及高危人群建立一个肝癌防治岗哨。


但这远不是肝癌防控事业及PreCar项目的终点,基于“推动中国肝癌防控事业发展,助力实现健康中国”的理念,PreCar项目II期科研项目将登上舞台。


PreCar项目新发展


肝癌早筛早诊技术可提高患者早诊率,改善患者远期生存率。在中国慢性肝病基数庞大及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下,每年进行2次超声检测+AFP检测的早诊策略未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导致我国肝癌早诊率低,远期生存率差。


对此,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樊蓉教授 表示,PreCar新项目为肝癌早筛带来新曙光——前期应用WGS多维度变异检测技术可使肝癌诊断提前6-12个月。此外,我们期望通过PreCar项目及WGS多维度变异检测技术解决包含良恶性结节诊断和术后复发检测在内的多项难题。


图5 樊蓉教授公布PreCar项目II期规划


  • 基于cfDNA(游离DNA)的肝硬化结节良恶性辅助诊断: 高度异型增生结节(HGDN)常被认为是HCC的癌前病变 2 。影像学、血液学诊断方案在结节良恶性判断仍存在局限性。面对这一临床未满足需求,PreCar项目专家组通过对PreCar项目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cfDNA检测结合影像学可区分肝硬化结节良恶。由此,PreCar项目专家组希望通过II期项目建立基于cfDNA的鉴别模型,以用于临床的辅助诊断。


  • 肝癌围术期及术后cfDNA动态监测: 肝癌切除术后5年肿瘤复发转移率高达40%-70% 3 ,提前预测与动态评估是延长患者生存获益的重要方式。针对这一临床需求,PreCar项目II期研究还将基于cfDNA的基因组特征,监测可以切除肝癌术前与术后cfDNA的动态变化,评估其残留病灶,预测病灶复发,以及肝内新发病灶风险,探索术后检测时间点的设置标准。


谱新篇——专家共识,规范早诊


PreCar项目的推进衍生出了全新的肝癌筛查技术——WGS多维度变异检测技术,而这项新技术正通过临床试验检验其在肝癌全病程中的巨大潜力,新技术的价值在于临床应用,如何将新技术从实验室应用至临床是医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方向。


来自 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汪慧教授 对全球肝癌现状、肝癌现有筛查方法、肝癌筛查挑战、国内外肝癌筛查方法及流程、新型筛查技术等进行了多角度阐述,并提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肝癌早筛早诊策略专家共识的重要性,以及cfDNA全基因测序技术进入临床筛查路径的思考。


图6 汪慧教授解读《中国肝癌早筛早诊策略专家共识》


此外,在刘小龙教授主持下,胡和平教授、樊蓉教授、黄祖雄教授、胡耀仁教授、陈建国教授、陈良教授、李用国教授、王春颖教授等多位大咖就“ 当立——如何推动肝癌早筛策略专家共识的实践与落地 ”及“ 破局——cfDNA全基因组测序用于临床肝癌领域应用的展望和思考 ”两项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为肝癌的防控策略、临床实践应用及卫生经济学评估提出更多建设性意见和展望。


PreCar项目作为中国肝癌早筛早诊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瑞基因CEO周珺先生 分享到:“和瑞基因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一切肿瘤实现早诊早治,所有患者获得精准治疗’的使命。PreCar项目将借鉴先期合作中形成的良好机制,着力构建肝癌早筛领域的临床合作生态圈,打破数据壁垒与“信息孤岛”,通过肝癌早筛交流平台促进不同中心之间的高效互通以及临床与产业的良性互动,发挥多方合力,以期加快WGS多维度变异检测技术的临床落地。未来三年,和瑞基因将继续保持每年亿元肿瘤早筛投入,在肝癌临床实践应用方面,将有年均千万级的持续投入。


图7 周珺先生发言


PreCar项目的实施确立了中国在肝癌早筛早诊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其衍生产品——莱思宁的推出为改善患者生存获益及生存品质提供新方案,《中国肝癌早筛早诊策略专家共识》为早筛新技术的实践应用提供了良好环境。


最后,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孙剑教授 总结道:“PreCar项目是一项注重科学研究和产业化、以解决临床需求为导向、企业与科学家联袂打造的项目,是良好的合作典范。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科学家及企业参照这一模式,为患者带来更好的诊断及治疗方案。”


尾声


从肝癌初诊即为中、晚期到早筛早诊,从肝癌诊断到癌前病变诊断,PreCar项目正通过“科研+临床实践”双引擎“变革”中国肝癌诊疗领域,驱动肝癌诊疗窗口的不断前移。期待《中国肝癌早筛早诊策略专家共识》的早日正式发布,为早筛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更专业的见解和指导,推进中国肝癌防控事业的顺利前进。


参考资料

1. Latest global cancer data:Cancer burden rises to 19.3 million new cases and 10.0 million cancer deaths in 2020[J]. IARC.2020.

2.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肝细胞癌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0版)[J].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0,,36(3):514-51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