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妈说:
上个礼拜跟大家分享了一个育儿的视频,
这10分钟的视频我看了三遍,因为把育儿的精髓都说透了!
,没想到妈妈的反映那么热烈,希望我能多分享一些好的视频给大家。
正好我一个朋友发了一个TED的演讲视频在群里,她说怎么条条说中啊!
我们一直说自己真的尊重小孩,会尊重他们的选择,相信他们,可我们却一直在否定他们,其实心底里根本不相信孩子自己的选择!
视频是台湾的教育工作者李崇建的一段演讲,他举了很多案例来说明父母的这种“矛盾行为”,
导致孩子最终无法“接纳自己”,无法“成为他自己”。
视频让我特别感动,很多都
戳到我心里去了!
看完视频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和瓜瓜的交流方式,
我们要做孩子的“权威”,但如何从内心真正地尊重孩子,聆听孩子的声音,和孩子对话?
建议妈妈们可以看下这17分钟的视频。
照例我总结一下这个视频的重点内容。
1.你真的尊重孩子吗?
我们内心都会认为,我们应该尊重孩子这个独立的个体,尊重他们的选择,认可他们的情绪。可是
在实际生活中,真的是这样吗?你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1.孩子可以自由选择他想要的职业吗?
2.孩子可以自由选择他的性向吗?
3.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意见吗,你想要他表达的意见其实是我们大人心里的想法吗?
4.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情绪吗?你是不是说过,“如果你再生气,爸爸就要生气咯!”
5.你是不是在孩子害怕的时候说过,“不用害怕!我相信你可以的!”
6.当你问孩子说,中午你想吃什么?孩子想了半天说,盐酥鸡!你马上否定说,盐酥鸡不健康!我们吃点别的!
你戳中了几个?
2.你跟孩子的说话模式是怎样的?
与孩子说话的时候,你是不是经常用命令的口气说:
不要看电视!
快点吃饭!
快点睡觉!
但是当孩子真的想和你说话的时候,
你是不是又在敷衍?在看手机?
如果孩子捡到一块小石头,走到你面前,你会和他说什么?
会
有超过5句的对话吗?可以考考自己哦!
这件事发生在演讲者身上时,他是这么做的:
先拿着石头观察二十秒,让孩子知道我真的在看,在重视这件事(孩子表现得高兴极了!)
他继续问:你在哪里捡的?
怎么发现的?
真的很漂亮哦!
你觉得哪里漂亮?
以前捡过石头吗?
准备把它放在哪里?
为什么要放在那里?
……
至少有10句站在孩子平等角度的对话。
如果我们一直用教导、敷衍的口气对孩子说话,总有一天他会拒绝和你沟通。而
真正和孩子的联结,就是从蹲下来和孩子“谈话”开始的。
3.父母对孩子的信任让孩子接受自己,而接受自己意味着与这个世界更好地联结。
演讲者说的这些情况,我真的也有中招,工作忙的时候,疲于应对,或者在瓜瓜自己做出选择的时候,我又用自己的判断打击了他的自主性。
让父母信任孩子,真的是一件“说得容易,做得难”得事啊!
因为在我们看来,孩子不够成熟,总是做傻事。我们当然不能事事依着他们,
但是我们可以在说话前稍微转变一下立场,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
我每次带瓜瓜去公园,他也常常带石头回来,家里有个小盒子,放满了他捡的石头,有一次打扫卫生,我看这些石头都积灰了,而且也没啥特别的,跟瓜瓜说要不扔了把,瓜瓜马上护住他的石头说,那是他的宝石!还跟我说起每一颗石头是在哪里捡的!那一刻我意识到
,
一颗小石头对于孩子来说,可能真的就是一个世界啊!我可曾真的尊重过他和他的宝贝呢?
我们的每一次否定和不屑,是不是也在让孩子对自己一点点地失去自信?
要让孩子接受自己,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发自内心的爱和专注。
有研究说,如果父母总是能够专心地给孩子读绘本,这个孩子将来会更接受自己的情绪,也更接受自己。而
接受自己,意味着有更好的人际关系,更好地联结这个世界。
到底怎样才是对孩子全然的信任呢?我看到一句话说,
是相信他的命运,一定是好的命运,而我们只需要陪伴他,走向这个命运。有时候,不是我们相信错了,而是相信地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