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蒲公英Ouryao
蒲公英论坛(ouryao.com)官方微信。制药人士的工作、生活交流第一微社区,制药行业最专业、最活跃的自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懒人医考  ·  执业医师证到手后多久可以报考主治? ·  昨天  
E药经理人  ·  双抗凶猛:“工程师红利”下的激情与落寞 ·  2 天前  
转化医学网  ·  【Nature子刊】华山医院毛颖团队:神经胶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蒲公英Ouryao

验证主计划,一文走天下!

蒲公英Ouryao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5-29 00:23

正文

文:石头968 来自:蒲公英


一、英译:Validation master plan


二、常规理解:


中国的GMP以前没有“验证主计划”这个概念,大多数的人,包括我在内,一直认为“验证主计划”就是“一个年度验证总计划,是一个本年度要做的验证清单,列一个时间表”就OK了。


中国实施GMP伊始,都是以《验证管理制度》来规范企业的验证行为,似乎以“制度”约束“行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


三、VMP与《验证管理制度》的关系


翻遍所有国内的GMP法规、各国GMP法规翻译稿,你肯定(也可能)找不到关于“验证管理制度”的相关要求,既然我们有了老外的VMP理念,而VMP是一个纲领性文件,是对验证的指导性的文件,大概近似相当于《验证管理制度》,或者包含了《验证管理制度》的大部分“职能”。


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如果《验证管理制度》和VMP同时存在,就有点不伦不类了。所以,二者取其一应该也没错,既然都赶时髦,就只要VMP罢了。


那么,VMP就同时肩负着《验证管理制度》和《验证时间计划表》的作用。


题外话:有的公司质量受权人和质量总监同时存在,有点和这个相似吧,总感觉不伦不类,工作职责如何区分,难啊!


四、VMP应有的内容


1、目的

为什么要写VMP,为了指导我们的验证活动。


2、概述

本VMP规范哪几个生产车间、职能部门,有哪些产品、规格,有哪些厂房、设施、设备、系统,需要对哪些项目进行验证和确认。


3、方针

阐述GMP法规对于验证与确认的总体要求,明确验证与确认活动的基本原则。


4、组织机构与管理程序

机构组成、工作职责、验证管理流程。


5、验证的分类与原则性规范

预确认、确认、预验证、前验证、验证、同步验证、回顾性验证、再验证……

厂房、设施、设备、系统、验证、确认、分析方法验证、工艺验证、清洁验证……


6、验证方法与可接受标准

厂房、设施、设备、系统、SOP、分析方法、工艺验证、清洁验证……的分项原则要求、验证方法、可接受标准。


7、文件体系

验证计划、验证方案、验证报告……,文件的编码、各种验证文件的格式模板,文件的起草、审核、批准、执行、存档。


8、计划和进度(此项可以独立出VMP,值得商榷!)

验证与确认项目汇总,验证项目,部门、负责人、执行时间。


9、偏差与变更

验证方案的变更与验证偏差的处理。


10、其他事宜
对于其他验证与确认活动需要规范的事宜。


五、VMP之重点


从国外的若干GMP法规和要求来看,今后VMP的重点,应该是工艺验证,而不是大量篇幅来说设备的IQ、OQ、PQ。工艺设计、控制策略、工艺确认、设备适用性(设备确认)、工艺性能确认(试验批)、连续工艺确认(工艺监测),基于对工艺的理解和风险管理的证明方法。


验证主计划重点的转换,要求90%在于工艺,10%在于设备,基于对产品质量和对病人风险的充分理解和评估,对于验证和确认做出控制和管理 。


六、VMP之外的附件


VMP既然是一个纲领性文件,是一个对于验证与确认的指导原则性文件,他就像质量方针一样,不应该每年都有新变化。


那么在VMP之外,我们每年都会做一个验证年度计划,每月会做一个验证月度计划。每月做一个月度报告,每年做一个年度报告。国内、外有很多版本的VMP模板,世界各地、形态各异,也有很多把验证计划时间表放到VMP里面,也有很多是独立出来的一个表单。


我个人主张独立出来一个年度验证计划,每月一份月度验证计划。

如果验证计划清单附属于VMP,也没错,只是每年要升级这份VMP文件了。


至于VMP与二级文件的关系,你可以另外制定《验证工作流程》,可以制定不同领域的分类《验证管理制度》,因为你怕VMP太复杂,那么就又走回了“验证管理制度”的老路,是一份文件简单,还是多份文件简单呢?


我个人还是主张一份VMP文件走天下,其它的分类制度就免了吧。


后记:

其实还有一部分企业,类似于验证主计划,他们有六大主计划,分别规范他们的日常行动:


1、验证主计划

2、预维护主计划

3、校准主计划

4、培训主计划

5、自检主计划

6、质量回顾主计划


我觉得挺好,不过有人马上说“变更主计划偏差主计划风险主计划”。

我想了又想,风险管理主计划还行,我一贯主张“基于生命周期的、定期的、主动的风险管理”,主动出击,没什么不好,但是变更偏差,就不要主计划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