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第七届湖北省生物信息学青年学者论坛将于9月21日举行,旨在促进生物信息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及探讨未来研究方向。论坛特色包括特邀专家点评指导、李弘谦青年生物信息学家奖评选等。会议日程包括特邀报告、青年学者进阶论坛等。参会人员包括生物信息学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生、博士后等。会议不收注册费,交通和住宿费用自理。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论坛目的
促进生物信息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及探讨未来研究方向,培养湖北省青年生信学者的发展和成长。
关键观点2: 会议特色
包括特邀专家点评指导、李弘谦青年生物信息学家奖评选等。
关键观点3: 会议日程
包括特邀报告、青年学者进阶论坛及评选等。
关键观点4: 参会人员
包括生物信息学领域的专家学者、青年学者、研究生和博士后等。
关键观点5: 会议时间和地点
会议将于2024年9月21日在湖北工业大学图书馆报告厅举行。
关键观点6: 注册事宜
会议不收注册费,但为了更好地统计午餐人数,建议各位专家和参会人员及时微信扫码注册。交通和住宿费用自理。
正文
第七届湖北省生物信息学青年学者论坛
即将于9月21日正式开启,本文主要更新特邀专家信息,供参会者参考。
湖北省生物信息学青年学者论坛,自2015年开办以来,已经陪伴湖北省广大生信研究工作者走过了8个年头。
本论坛旨在促进生物信息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并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更是培养湖北省青年生信学者的发展和成长的平台。
会议日期与时间:
2024年9月21日
上午9:00 ---下午5:30
参会人员:
生物信息学领域的专家学者;
生物信息学领域的青年学者;
相关领域的研究生和博士后;
相关领域的企业人员;
对生物信息学感兴趣的人员。
邀请省内外生信领域专家对青年学者报告人的工作进行点评和指导,促进青年学者的进步和发展。
李弘谦青年生物信息学家奖评选活动,鼓励青年学者勇于攀登科学研究的高峰,颁发证书。
Wing-Kin Sung(宋永健)
:
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病理学系的全球干细胞教授,并担任计算基因组学实验室主任,
香港基因组研究所的名誉首席生物信息学主任。宋
教授是一位在生物信息学和计算基因组学领域享有盛誉的学者,
研究主要集中在从高通量测序数据中识别基因组突变,以及理解突变(特别是结构变异)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并且
领导开发了多个生物信息学软件,并在
Nature、Nature Genetics、Cell、Genome Biology、Bioinformatics、RECOMB
等知名学术期刊和顶级学术会议上发表了290多篇高影响力论
文。
崔庆华: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崔庆华2005年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05-2007于加拿大国家委员会生物技术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加入北京大学医学部任副教授,2012年任教授,2021年任博雅特聘教授,2023年全职加入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医学院,任教授。长期从事医学生物信息学、智能医学、医学大数据等领域的研究,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90余篇,其中30余篇影响因子大于10,总引用13000余次。获授权中国专利11项,美国专利和欧盟专利各1项。多次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爱思唯尔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和斯坦福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章张:
博士,国家生物信息中心研究员、数据资源部部长,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副主任,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长江青年学者。长期从事生物信息学研究,聚焦生物大数据整合和信息挖掘研究,研发生物信息多维数据资源体系及其挖掘解析新算法和新工具,发表论著130余篇,h-index为52,研究成果多次入选“中国生物信息学十大进展”。担任《
Genomics Proteomics Bioinformatics
》副主编、《
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
》亚洲副主编。
张世华: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随机复杂结构与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主要从事优化、统计、机器学习与生物信息学交叉研究,主要成果发表在
Advanced 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Nucleic Acids Research、Bioinformatics、IEEE TPAIM、IEEE TKDE、IEEE TFS、AoAS
等杂志。目前担任
BMC Genomics
等杂志编委。曾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国家青年拔尖人才、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等。
陈振夏:
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
副主编(Deputy Editor)。2011年在北京大学获得生物信息学博士学位;2011-2016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主要开展营养基因组学研究,采用“果蝇-小鼠-人”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策略,通过动物和人类营养健康的多组学数据整合分析,评估“基因-膳食-表型”的关联及其分子机制。迄今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发表
Advanced Science, Genome Biology, Genome Research, Nucleic Acids Research,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
等SCI论文21篇。
田天: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导、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致力于生物大数据的人工智能算法,围绕生物组学数据中的高噪音、高维度、多组学融合、批次多样性等计算挑战为关键科学问题,开发创新人工智能算法,取得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成绩。同时将创新算法应用于实验数据挖掘分析并帮助领域专家解决重大生物医学问题。近年来共发表SCI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生物信息学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1篇,包括
Nature Methods、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 Nature Communications、Genome Research、EBioMedicine
等,合作成果发表于
Nature Medicine、Cancer Discovery、PNAS
等,并且担任
Frontiers in Genetics
和
BMC Bioinformatics
等期刊编辑。目前Google Scholar总引用3100余次,单篇研究性论文最高引用260余次。
本次活动的学术报告采取推荐和自由申报的方式遴选报告人:
上午的特邀报告人:由湖北省生物信息学会理事长/副理事长推荐产生(已完成)
下午的青年学者:
自由申报&湖北省生物信息学会理事提名,由学会组织专家组进行评选产生,8~10名(未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