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华图教育通报课堂使用不雅宣传语、山姆回应“带 ... ·  4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杭州一政务大厅被指4个窗口3人不在岗、苏州警 ... ·  5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员工负面情绪触发舆情危机,金融机构如何避开应 ... ·  5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江西抚州通报网传执法人员与商户发生肢体冲突、 ... ·  6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人民网2024年第二期公文与写作研修班招生火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未成年人骑行致死案”的地方治理策略和风险分析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 公众号  · 舆情  · 2024-09-10 07:53

正文

我们生产网络舆情和危机管理专业有用的观点

燕博士

近期,国内出现了几起情节较为复杂、网民较为关注的舆情事件,地方和相关部门在处理的时候陷入了左右为难、动辄得咎的境地。堪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舆情高热不退。

一是10多岁未成年人骑自行车被碾压致死案;

二是各地出现的几起街头和校园打架案;

三是女司机打人案等。

几个事件都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那就是现场短视频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事件中的连续击打、男女冲突等,都被剪辑后播放,这带来风险。正如唐山打人案那样,本非一个特别严重的治安案件,但是因为视频上网进行了打人现场的直播,结果人神共愤,引爆亿万网民的道德愤怒,演变为重大舆情。上述几个事件都有短视频在网络传播,由此推高了热度。

一、近期舆情中的几个关键敏感点

梳理上述几个案件,我们会发现事件的复杂性和敏感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一)地方“和稀泥”的求稳思维和网民道德直觉的强烈冲突

这几个案件都各自涉及到了特殊敏感人群,比如女性、未成年人、退伍军人等,都卷入了剧情激烈而复杂的现场事件,因此网民被强烈吸引。

但是导致事件热度更加火爆的,是地方的处理结果和网民预期发生了严重冲突。是事件之外的综合因素导致了更大的舆情。比如,在未成年人骑行致死事件中,地方认为司机过失致人死亡,就是过错一方,没想到围观的网民不答应。

一般而言,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在遭遇一个突如其来的舆情事件的时候,最基本的诉求是“求稳”,这不仅仅包括维持稳定,还希望既要自己满意,又要冲突双方和网民满意,但是这常常是个“不可能三角”,很难皆大欢喜。地方会用传统的方法,双方各打五十大板,求得速战速决,但是今天在重大事件上面,网民不再接受这样的和稀泥的做法。因为葫芦僧判糊涂案,导致违法者成本小,守法者代价大!

网民对于事件的看法,其依据往往和法律法规相去甚远,主要依据道德直觉。实际上,这也是网络舆情爆发的基本根源,那就是一旦网民的道德直觉受到某个事件的冒犯,就会爆发群体的愤怒力量。比如,一个家长带着未成年孩子高速骑行,自己应该担负绝大部分责任,却要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这就和网民的道德直觉出现了冲突。

网民的基本诉求是,一是一,二是二,不能为了求稳而和稀泥。谁是谁非,需要给个明白的说法。对打人者,错误一方需要付出沉重代价,而不能高举轻放,轻松过关。

(二)司法审判遭遇了舆情审判的挑战
这个现象其实是个老问题,但是在这几个事件中表现更为明显。地方部门往往依靠证据说法,然后进行审判量刑和处理,但是网民群体却是根据道德直觉来审判,道德审判往往具有“矫枉过正”的极端倾向,因此网民认为需要从快从重处理,才能平息民愤,获得公道。这凸显了今天建设法治社会,面对道德感过于强烈的网民,反倒形成了冲突。

实际上,此次司法审判遭遇舆情审判,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网民担心出现司法公正的问题。网民担心地方保护主义和地方求稳思维,可能导致案件的不公正审理,甚至以牺牲个体的做法来换得事件平息和地方安稳,令人产生不安。这才是舆情背后一个深层的社会心理。

(三)复杂社会治理遭遇简单道德诉求的冲击

地方政府面对一个重大舆情的时候,考虑问题的维度是异常复杂的,这不光是上面所提的“求稳”思维,还常常表现在对于政绩的顾虑和问责的担心等。
就是说,地方政府也有自己的诉求,且面对的是一个极端复杂的社会治理形势。而网民的道德诉求则极为简单,那就是黑白分明,是非清楚,中间没有过渡地带和灰色地带,完全不会考虑社会治理的复杂性。这就导致了双方出发点大相径庭,常常无法对话。
二、“未成年人骑行致死案”中的地方政府应对策略和风险分析

一个地方一旦爆发突如其来的重大舆情,地方领导和相关负责人会一下子陷入显著的焦虑状态,也就是舆情焦虑。他们首先考虑的要害问题,就是要稳定,不要引发网络舆情,并且尽可能地降低舆情风险。
就以这起未成年人骑行致死案来说,地方相关部门或许优先考虑的,是如何确保不要出现更大舆情。

比如,他们会考虑到,失去孩子的父亲已经遭受了最大的损失,也可以说为自己的疏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已经陷入情绪化、非理性状况,这就是风险,需要安抚。而且,陷入类似困境的“苦主”会将自己当做受害者——“大政府、小社会”的结构下,一个人很容易找到环境因素,并找政府为自己做主,实在找不到债主,也会找政府当做最后的冤大头——他为此需要获得情绪补偿和经济补偿。如果地方按照正常程序进行公正处理,那么他反倒会认为是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他会爆发出最大的愤怒,不光不会接受处理结果,甚至可能会进行上访,以无休止的上访、爆料、举报来求得所谓的公平。根据一些地方的说法,一些人光是每天在抖音上打卡鸣冤,就会给地方带来极大麻烦。再加上他会带动一大批亲友进行集体的行动,这就会导致巨大的群体风险。

而如果将碾压导致孩子死亡的司机控制起来、“以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实施逮捕,就可能会大大降低这样的风险,因为无论如何,他驾驶车辆碾死了孩子,内心也是愧疚的,给与一定程度的处理他也是会接受的。而且,他作为个体,势单力薄,应该不会闹大。这样,“苦主”找到了“债主”,舆情风险就大大降低了。

从上面的SWOT(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分析,我们会发现,地方相关部门在处理一个舆情事件的时候,的确是煞费苦心的,以稳定和降低风险作为最重要诉求。至于各方满意程度,或许并非优先考虑内容。但是这种“以我为主”的权力思维,常常带来风险,反倒导致舆情爆发。

比如在这个事件中,地方未料到在驾驶员被控制之后,他的妻子勇敢地站出来,在网络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之情,影响了不少网民。
重要的是,网民也纷纷站了出来,认为逮捕驾驶员有失公平。在他们看来,父亲作为监护人,需要为孩子的死亡负更多责任。更何况,此前已经有人在他的账号下面提醒了他要注意孩子的安全,但是被他怼了回去,丝毫不在意风险问题,并终于导致了今天的悲剧。网民从道德直觉出发,认为驾驶员只是过失问题,但是不能成为主要责任人。地方不能为了稳定和降低舆情风险而枉法,不能以安抚父亲而牺牲掉驾驶员的权益。

三、近期舆情,或许是中国进步的难得机遇
从上面分析能够看出,近期发生的几起舆情事件,都是和治理相关的,都是治理中的“求稳”思维遭遇了舆情的强烈反弹。

但是总体看来,这是一件好事。当一个大型舆情事件被网民集体关注,并引发了激烈议论的时候,意味着它成为了一个公共事件,成为一个公共议题,它总归会导向一个更好的结果。任何议题一旦曝光于公众关注的视野之下,无异于置于透明的阳光之下,潜规则的空间消失了,相关负责人自由裁量的空间也被压缩了,结果会朝着社会各方意见的最大公约数的方向去发展,最后总会出现一个不那么差、甚至较好的结果。

就以这几件事件来说,既然已经引起了如此激烈的争论,地方已经做出的一些处理结果也已经引发了网民的质疑,那么接下来的走向,大概率会有一个修正的过程,否则会引发更大的舆情,麻烦更大。没有谁敢于坐视风险变大而无动于衷。

无论是女司机打人案,还是未成年人骑行被碾压案,地方都有了一些处理措施,也已经引发了网民的巨大反弹,双方的博弈还在进行中,在最后的结果尚未出来之前,依然值得期待。

当下的难点就在于,如果法律审判和网民预期相差较大,那会引发网民群体不满,甚至可能为法官本人带来风险。此前已经发生过类似事件,主审法官依法做出判决,但是被执行人感觉不公平,实施了极端行为。就是说,即便法官是依法判决,但是也可能挡不住舆情的压力,因为舆情常常是由少数民意、民粹思想、“闹中取胜”思维、群体情绪化、借机宣泄不满等无数复杂因素组成,常常是个社会复杂因素的大杂烩,它的特点主要在于人多势众,能够营造网络舆论的压力。

我为此专门咨询了重点智库南师大法治现代化智库的专家,有没有可能在类似审理中引入陪审的制度?这样形成一个集体的审理结果,反倒能够降低主审法官个人的责任和风险?得到的答复是,我们没有陪审团,但是有陪审员和法官一起组成合议庭。复杂案件一般会经由法官会议讨论,再复杂一点的要上审委会。当然,专家补充说,依法办案是前提,但是也不能过于脱离一般大众的朴素情感。这就是说,法律本来就应该考虑大众的道德直觉和朴素情感。

由此可知,很多复杂案件是有个集体审理的程序的。我在这里建议,类似复杂案件在审判之后,要特别说明,是合议庭给出的结果,而非法官个体独自审判的结果。这可能会具有更大的说服力,也能降低相应的风险。

经过这几个事件中地方相关部门和网民群体的来回拉锯,我们期望的最好的结果,是最后的处理结果能够朝着多方基本或者勉强能够接受的方向努力。

同时,我们也期望,对于政法系统各方来说,在审理案件的时候,要有一个舆情意识,就是意识到审理结果要受到亿万网民、专业法律工作者以及民意和历史的检阅,搞不好要成为某些法官那样,不光搞砸社会生态,也会成为耻辱的代名词。为此需要更加铭记要依法办案,并且不能脱离一般大众的朴素情感。

对于网民群体来说,也要认识到法治是个渐进的过程,需要相信法律、给与法律足够的专业空间,千万不能认为舆情审判就是合理的、就是司法审判必须接受的。如果舆情审判主导了这个进程,法律被舆情打压,最后的结果反倒是社会生态遭受伤害。

作者简介:
  1. 燕志华 博士(yandaxia66)  

  2. 资深媒体人/紫金传媒智库研究员/舆情管理顾问


  3. 往期精选:

  4. 看法律“和稀泥”恶果:社会道德出现混乱

  5. 内蒙古这起土地舆情,是一种典型的新型舆情

  6. 社会“犬儒主义”,决定了王某某不会是最后一个

  7. 关于罐车煤油食用油混用事件的几个观点

  8. 极端言论为何频发?源于网络治理导致的“意外后果”

  9. 关于近日国企舆情的一个重要教训

  10. 草根郭有才爆红背后:算法在重构中国社会

  11. 耶伦老太斜挎着包就下了飞机!难破的美国“阳谋”

  12. 央视意外引爆的这个舆情,或将产生三个后果

  13. 短短时间,两场大型网络闹剧就偃旗息鼓了

  14. 空洞无物的《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为何刷屏?

  15. 对圣诞节的舆情分析和三点建议

  16. 农夫山泉危机:大众传播的成功导致了“双刃剑”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