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是在大观园建成之后,就被派在怡红院当差的小丫鬟。后来宝玉住进怡红院,自然也就成了宝玉的丫鬟。
到了第二十七回,宝玉才刚刚认识小红没多久,宝钗却已经对她熟悉到一听声音就认得出,并且已经给她下了断语:
“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
这个评价,可不太好听,真不是啥好话。
但是仔细品读一下呢,宝钗的差评,反倒显出了小红的卓尔不凡。
最可贵的,是小红身上那种光明磊落的正能量
,足以把宝钗那些“行为豁达,随分从时”“圆滑世故,八面玲珑”比得黯然失色,灰头土脸!
宝钗对小红,与其说是差评,不如说是忌惮。
因为太明显了,小红根本就不吃宝钗那一套,所谓宝钗“大得下人之心”,但实际上,宝钗根本就不可能得到小红的心。
这俩人,就是不折不扣的三观不同,嘎嘎不同,本质矛盾,无法协调。
以宝钗的立场看去,小红是:
眼空心大
。
这个词是并列结构,眼,就是目,眼空,就是目空一切;大的反义词就是小,心大,说明不是小心眼,也不为蝇头小利所动。
黛玉“目无下尘”,那是因为她是主子,整个贾府也没几个人比她地位更高;而红玉却是一视同仁的谁都不甩,甭管多高多低,有事说事,没事少废话——放到现在,这叫平等意识。
小红当然也有底气这么干。别看她是贾府家生子,从出生就注定在贾府做奴才,但家生子的另一面,就是终身合同,只要没犯错误,没出差错,谁也不能无缘无故把她撵出去。
小红的“攀高”“野心”,其实是进取意识,不躺平,不摆烂,不偷懒,为了更自由、更体面的活着而努力,这是完完全全的正道正途。
通览全书,小红既没谄媚逢迎,也没拉帮结派,更没宽衣解带,爬到主子床上去,人家专注的,是工作能力,是以事情为导向,以结果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这不是正能量,还有什么是正能量?
所以小红活得很坦荡,很大方,对宝玉,对凤姐,她敢于冷笑,也敢于笑说,严谨认真,又不失伶俐活泼,从容不迫,不卑不亢,俨然和对面的主子平起平坐,谈笑风生。
这态度简直是太现代化了。现代职场的白领精英,大约也就这样的气质。
而宝钗呢,最擅长的就是搞小动作,小恩小惠拉拢下人。从袭人,到靛儿,不是拉家常“慢慢的闲言中套问他年纪家乡等语,留神窥察”,就是“我和你顽过”。有其主必有其仆,莺儿去小红屋里一趟,还能把人家描花样子的笔顺走,害得小红要做活,就得巴巴儿跑到蘅芜苑,再把笔要回来。
如此这般,有一样正儿八经的工作吗?
就这,时间久了,小红能看得上宝钗才怪,宝钗能降服得了小红才怪,根本搞不定她!
而且人家是管家之女,宝钗就算爬到宝二奶奶,也甭想踢走她,就如同袭人排挤李嬷嬷,即使把人挤出怡红院,也别想躲开她的影响力。
宝钗对小红,真的只能是忌惮,却又没办法。
再看宝钗对小红的另一个用词:
刁钻古怪
。
啥叫刁钻古怪?不按常理出牌,不好控制呗。
能得到这么一批语,和小红的能言善辩密不可分。
能言善辩意味着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并且有很强的规则意识和自我意识,PUA她根本不可能,不被她反杀就不错了。
小红的风格:工作主导,问题导向,不谄媚,不逢迎,不拍马屁。做事情,干脆利落保质保量,除此之外,绝不低三下四,奴颜婢膝。并且,不但有实力,杠正面也不输。
比如帮贾芸传话。
遇见本家爷们,端详了一下对方,这是衡量这人素质如何,登门而来,所为何事,值不值得帮忙。可以设想,如果贾芸是个心术不正的刁猾之徒,估计早被她怼飞了,根本不会有下文。
然后她告诉贾芸,宝玉的作息习惯,建议他明天再来。
尽管只是个三等丫鬟,却对主子了如指掌,
可见她平日里很是注意,留心观察。
身在兵位,胸有帅谋,对宝玉的言行举止,早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而且会站在对方的地位考虑,出谋划策。
反观宝钗或者金玉派的作风,永远都是一厢情愿,自以为是,认准自己的套路,硬套给对方。
难怪小红的意见,贾芸就心悦诚服的接受,宝钗的絮叨,只招来宝玉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反弹。
——那显然啊,一边是顺势而为,一边是强扭的瓜不甜。
尽管从前宝玉从没见过她,但她在答应贾芸传话的第二天,就轻而易举的到了宝玉跟前,既不卖萌,也不撒娇,言简意赅,直奔主题,把事情交代清楚。
说明什么,说明只要小红愿意,接近宝玉对她来说根本不是难事,只是平日里不屑于和别人争而已。
也正是她身上这种干净磊落的气质,令宝玉一见难忘,第二天还假装看花,暗暗寻找。
小红不愿意争宠,是因为前面有一堆伶牙利爪的大丫鬟。但是当她被大丫鬟们围攻,却丝毫不怵,据理力争,寸土不让,把那些强加给她无端指责,一句一句反驳回去。
这一段真是喜感十足,三大丫鬟你一言我一语,硬是说不过她一个人,更逗的是,还有一堆人围观
。
晴雯、绮霰、碧痕、紫绡、麝月、侍书、入画、莺儿等一群人来了。晴雯一见了红玉,便说道:“你只是疯罢!院子里花儿也不浇,雀儿也不喂,茶炉子也不爖,就在外头逛。”红玉道:“昨儿二爷说了,今儿不用浇花,过一日浇一回罢。我喂雀儿的时侯,姐姐还睡觉呢。”碧痕道:“茶炉子呢?”红玉道:“今儿不该我爖的班儿,有茶没茶别问我。”绮霰道:“你听听他的嘴!你们别说了,让他逛去罢。”红玉道:“你们再问问我逛了没有。二奶奶使唤我说话取东西的。”说着将荷包举给他们看,方没言语了,大家分路走开。
最后,无计可施的大丫鬟,除了撒泼耍狠,没别的招数,反正说理是完全说不赢的。
脂砚斋老头的甲戌侧批:众女儿何苦自讨之。翻译一下,就是:
先撩者贱,求锤得锤,你们活该。
对那几个大丫鬟,小红并没有主动招惹任何人,只是被动接招,防守而已。说白了就是大丫鬟要欺负人,但是小红却不受欺。
而且
她不但会说话,也会闭嘴。
对大丫鬟们的人身攻击,恶言恶语,无论是秋纹的“没脸的下流东西”,碧痕的“咱们都别动,只叫他去”,还是晴雯的“原来爬上高枝儿去了,把我们不放在眼里”,她都是避其锋芒,一概不搭理。
不是甘于受气,而是清楚的知道,跟这种话较劲,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