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一位女生在国内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留学日本期间
感染流感后的濒死经历
。
她讲述自己感染流感后被抬上救护车,心脏疼得像千刀万剐一样。
在体验了生死一线的惊险时刻后,她意识到自己以前太瘦了。
因此她感慨,
“身上的每斤肉都是保命的工具。”
热点截图
生活中很多人“容忍”不了自己胖一点点,认为胖了不好看,也不健康。
而日前越来越多的研究都发现:
身材有这个特点的人,抗病又长寿
!
2024年4月,中国疾控中心施小明教授和吕跃斌教授等在《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发表了一项研究关于80岁以上老年人的体重指数(BMI)、腰围与死亡率关联
的
研究发现:
在高龄长寿老人中,“微胖+腰细”的体型,死亡风险最低
。
①
研究截图
这项研究收集了5306名、年龄超过80岁老人的身材数据。研究发现了2个特点:
特点1:身材微胖更利于长寿。
体重指数(BMI)每增加1千克/平方米,全因死亡风险降低4.5%,体重指数在28千克/平方米左右时,死亡风险最低。这表明高龄老人的身材稍微胖一点更利于长寿。
特点2:腰细一点更利于长寿。
腰围与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非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呈正因果关联。换句话说,如果同样身高、胖瘦的两个人,其中一个人腰围更细,则这个人死亡风险更小、长寿的可能性更大。
一直流传着“千金难买老来瘦”,让很多人觉得老年人瘦一点,才是最健康的状态,其实这个想法并非完全正确。
老年人
要一定的脂肪的储存量来傍身,对脂肪的评估有两个点:一个是内脏脂肪,一个是皮下脂肪。
②
内脏脂肪的指数当然是越低越好的
(意味着腰围更细)
,皮下脂肪可以适当地储存一些
(意味着适当微胖)
。这样的话,在我们遇到一些大的(疾病)打击的时候有的消耗。这个时候是先消耗了皮下的脂肪,然后再去消耗一些蛋白质等等这些物质。
保持“微胖腰细”的身材有两个重点,
一是要重视健康饮食
,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
,避免肌肉流失而导致过瘦或肌少症;
二是要重视运动锻炼
,力量训练可以保持或改善肌肉,跑步等有氧运动更有利于减少内脏脂肪,避免腹部肥胖。
到了一定年纪后,肌肉开始流失,逐渐出现消瘦,老年人应该更重视优质蛋白质的补充。
有研究发现50岁以上的人群中,有1/3左右的人,蛋白质摄入量达不到膳食营养指南推荐标准。蛋白质是肌肉合成最重要的原料之一,
要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类食物的摄入
。
③
动物性食物蛋白质的含量和质量都高于植物性食物,老年人可适当增加
奶、蛋、瘦肉、禽类、鱼虾和大豆制品
摄入,保证足够主食、蔬菜水果,以达到平衡膳食要求。
中国营养学会专家曾评选出
“优质蛋白质十佳食物”
,得分越高则说明蛋白质质量越好,机体越容易吸收和利用,建议大家可以适当多吃。
④
健康时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