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命科学产业观察
聊聊生命科学产业那些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AHTV第一时间  ·  9集出现6次,网友呼吁下架!剧方火速删除.. ... ·  23 小时前  
AHTV第一时间  ·  9集出现6次,网友呼吁下架!剧方火速删除.. ... ·  23 小时前  
于小戈  ·  他俩也离??就问内娱还剩谁没离? ·  昨天  
看电视  ·  国漫的破界革命 ·  3 天前  
家有好大事  ·  父亲,你的偏心是我一辈子的痛 ·  3 天前  
家有好大事  ·  父亲,你的偏心是我一辈子的痛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命科学产业观察

痛惜!中国质谱带头人去世

生命科学产业观察  · 公众号  ·  · 2025-02-07 11:46

正文

有观点,有态度


来源:分析测试百科网

2025年2月4日,我国质谱学的开拓者和带头人,原中国质谱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化学所质谱中心的领军人物王光辉研究员在北京逝世。


沉痛宣告


王光辉先生,于 2025 年 2 月 4 日上午 9 时,在安宁中与世长辞,享年 92 岁。


根据家属的诚挚意愿,兹定于 2025 年 2 月 6 日上午 8:30 至 9:00,在 306 医院太平间(外科楼 6 号电梯地下二层)举行肃穆而从简的遗体告别仪式。


若有同仁前来吊唁,近期天气较为寒冷,望各位务必做好保暖措施,保重身体。


感谢同仁们的缅怀与追思!



王光辉研究员的一生,是奉献、创新与坚守的一生。作为最早一批在国内研究有机质谱的专家之一,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跨越了数十年。

王光辉研究员从青年时代即投入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一生充满了挑战与突破。上世纪50年代,中国原子弹项目中的硼 10测定遇到了技术瓶颈。当时, 王光辉与方一苇两位质谱先驱,凭借一台陈旧的苏联M1-1305同位素质谱仪,在没有外籍专家指导的情况下,成功研发了硼10的质谱分析方法, 为国家项目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持,也为中国质谱技术积累了宝贵经验。

1978年,国家科技现代化的号召带来了质谱研究发展的需求。 王光辉研究员作为技术团队的成员被抽调并参与了有机质谱实验室的建设。

中科院化学所购置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MS50双聚焦高分辨磁质谱仪,王光辉研究员和团队利用这台仪器完成了多个重要任务,如分析顺丁橡胶中的微量水、为海牙法庭提供农残数据、以及分析林县食道癌的致病原因等;承担了地震喷出气体的成分分析等大量工作,为中科院、教育部、卫生部、公安部、军事医学科学院等部委所属的研究机构和国内生产企业提供了大量的高质量分析测试服务。所测样品种类繁多,包括来自全国各地难以解决的高难度样品。其中三分之二以上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攀登计划、863、973、国家科技攻关、国防军工等重要项目。

在此期间,参照 MS50 双聚焦高分辨磁质谱仪, 王光辉研究员配合科学院科学仪器厂的设计人员,制作了国内第一台 kyky-zp-5 型高分辨双聚焦磁质谱仪, 并配备FAB(快原子轰击)软电离技术,不但缓解了我国缺少高分辨质谱仪的困境,而且大大扩展了有机质谱的分析范围。同时几位老师也培养了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有力促进了相关科研人才的培养。

1987年,他与姜龙飞、汪聪慧共同 翻译出版了美国F.W. Mclafferty所著的《质谱解析》, 为国内有机质谱研究奠定了基础。 2005年,他与熊少祥教授共同出版的《有机质谱解析》,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如何通过质谱分析数据推断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成为许多高校有机质谱课程的重要教材。

1998年,由科学技术部、中科院和教育部共同出资,中国科学院化学所曾建立我国第一个质谱中心——北京质谱中心,王光辉研究员任中心主任。质谱中心在质谱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这个中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有机质谱技术向生物质谱技术跨越,促进了分子生物学及相关领域研究的飞跃发展。

王光辉研究员不仅推进了质谱技术的学术研究,还深入到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化工、制药等领域,协助各行各业解决了实际应用中的不少难题。无论是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化工、制药等领域,质谱分析技术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满足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对质谱技术人才的需要,他到各个学校、研究院所讲解质谱技术,举办质谱技术培训班,诲人不倦,使大批年轻人成为质谱技术骨干。为打破质谱仪器依赖进口的局面, 王先生亲自指导工厂研发了我国第一台商品气质联用仪。

王光辉研究员是我国质谱学科开拓者和学科带头人之一,奉献中国质谱学会40载,以王光辉先生为代表的老一代质谱专家的带领下,我国质谱技术有了飞跃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公共安全及国防的各个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在分析测试百科网的一次珍贵采访中,我们有幸聆听了王光辉研究员对质谱研究的深刻见解。他那对科研工作的严谨态度和细致入微的探索精神,不仅令人敬佩,更激发了在场青年科研工作者的热情与决心。他的每一次分享,都是对年轻一代的鼓舞和启迪。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