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张文多了一个称号,叫做「小特叔叔」。
不过我是在这之前认识他的。
(一)辞职
张文毕业后去了一家做审计的公司,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面对 Excel 工作。
令周围同事羡慕的是,他大多数时候都能按时下班。真实情况是,他半天时间就完成了其他人一天的活。
张文给出的解释是:
在读书阶段就把 Excel 弄得很透,所以工作后面对一系列问题,没有像老员工那样一步一步地做重复性劳动,而是写函数编代码,效率自然就上来了。
刚开始的时候,他还蛮享受这种状态。不过一段时间后,就觉得似乎没啥意思,索性辞职,去帮家里人打理生意。
(二)自学编程
2015 年年末的时候,生意按部就班,激情也慢慢褪下。那时互联网火得一塌糊涂,考虑到自己也是数码爱好者,于是决定做个尝试。
尝试的方法是:
自学编程。
接下来三个月的时间,张文闭关看关于 Python 的书。但纯粹看也没啥意思,刚好那时候女朋友喜欢去 Instagram 逛,又遇上不能下载图片的情况。
于是一个想法出来了:
要不做个东西,其他人发送图片链接,自动回复图片?
做 App 不太现实:一是自己的编程能力有限,二是它太重。
“最后决定,就在公众号里做。”
公众号有个「
开发者模式
」:
用户给公众号发信息,微信把该信息发送到特定服务器地址,然后根据开发者设定的一套程序,输出结果,再返回给用户。
示例:用户信息→公众号→
服务器
处理
→公众号→用户(新)信息
这刚好满足张文的需求。
于是,倒腾
三天
,这个叫做「
inskeeper
」的公众号上线了。
↑ inskeeper
(三)夫妻店
Inskeeper 最初的定位是「工具属性」,吸引到一大群特定需求的用户。
但如果纯粹是工具,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张文找来老婆「小饭」。
她是个文艺的姑娘,爱看散文小说,我去过他们家,一整个书架都是她的读物。
小饭也乐于分享。整理 Instagram 上有意思的图片,和图片背后的故事,发布于此。
一个月后,张文也
开始在这里写一些硬件评测、软件推荐,前面提过,他是个数码爱好者。
于是,夫妻店正式成立。
一个工具性属性的公众号,在两人的共同经营下,刚柔并济。
(四)错过的旅行
去年年末去张文家蹭火锅,当时问他来年的打算。
他的回答是:准备和小饭一起出去旅行,不过目的地还没想好。
“旅行这么久?”
“是啊!”
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
这么喜欢折腾的人,旅行应该满足不了他。
果不其然,过了三个月,突然看到他发了朋友圈,买了特斯拉。
本来以为他是背着老婆做的决定,但没想到,却是小饭「怂恿」他买下来的。
“她看我经常在关注特斯拉,于是偷偷帮我预约了试驾。试驾结束后,说觉得不错,就让我买了下来。”
特斯拉把之前两人的积蓄花得差不多,旅行就泡汤了。
(五)小特叔叔
自从买了特斯拉,张文的朋友圈就被这款车攻陷了。
隔三差五就转一篇文章,我也懒得点进去看,经济实力不够,就不给钱包添堵了。
前段时间因为崇旭离开广州,写了篇文章。张文看到了,说自己一直想跟这个有意思的人见个面,看来现在没机会了。
我说,要不就见见我吧哈哈。
他说,好。
于是第二天,两个男人在客村吃起了小火锅。
“现在很多人都叫我「小特叔叔」。”
见我纳闷,他又说道:“你看过我发的那些文章吗?”
“是你写的?”
“是啊。”
原来,买来特斯拉以后,张文就去各个公众号和论坛找攻略。但很遗憾,大多数文章条理不清,或者只是说明书似的照本宣科。
“实在看不下去,就自己做了一个公众号。”
张文把自己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和一些相关信息整理发布。由于之前有写文章的经历,倒也占用不了太多时间。
↑ 小特叔叔
而且,他还「顺便」做了一个小程序,叫「
小特地图
」。
“官方没有 App,只能在车上看,第三方又确实太差,我就自己去倒腾了一个小程序,帮助其他车主找到附近的充电站。”
这个公众号和小程序运营了一段时间,在华南和北京也有了影响力。
↑ 小特地图
“天,你现在忙得过来吗?运营两个公众号?”
“哈哈,还不止,我还开了淘宝。”
(六)淘宝店主
“前段时间去一个展览会逛,看到一款充电线很结实,就买了下来。用起来真的不错,就想着要不要开个淘宝店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