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中国商飞在上海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推介该公司生产的客机C919。图片来源:REUTERS
记者 Robert Wall
波音公司(Boeing Co., BA)和空中客车(Airbus SE, EADSY)突然有了竞争对手。
近二十年来,这两家公司几乎垄断了全球大型商用飞机市场。但这种局面正在发生变化,中国、俄罗斯和加拿大的三家公司也在推出产品进军单通道飞机市场,成为新的竞争对手。
目前这些新机型的订单仍寥寥无几,而且上述俄罗斯和中国飞机生产商数年内还都无法实现交付。评论人士仍不确定新机型将来销路如何,而且目前波音和空中客车自有的单通道飞机销量依然很高。
不过,哪怕这几款新飞机中有一款取得成功,就有可能威胁到波音和空中客车利润最丰厚的业务领域之一。
全球最大飞机采购商之一卡塔尔航空(Qatar Airways)的首席执行长Akbar Al Baker最近表示,如果有适用型号,他对于购买俄罗斯或中国产飞机没有任何意见。
这种突然出现的竞争是两家飞机制造商不常遇到的事,在其他市场需求减弱之际也加大了二者面临的压力。体型较大的远程飞机销售情况不及单通道窄体飞机,而且最近波音和空中客车均面临成本严重超支、部分军队项目交货延迟的问题。
多年来,窄体客机市场一直是该行业利润颇丰的一个部分。大型航空公司和快速发展的廉价航空公司更喜欢窄体客机,因为这种客机机体较小,更加省油。在上个月的巴黎航展上,波音推出了最新、最大版本的737 Max,有230个座位。波音737 Max系列客机的未交货订单超过了3,600架。
与此同时,空中客车已经售出逾5,000架A320neo系列客机;A320neo是与737 Max竞争的机型。
中国、俄罗斯和加拿大的竞争对手正在挑战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车在单通道飞机市场的垄断地位。
在市场繁荣之际,另有三家新的厂商强势进入。中国C919型窄体客机5月初首飞,该客机由国企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Commercial Aircraft Corporation of China,Ltd., 简称:中国商飞公司)制造,已经获得了逾500架的订单,买家主要来自中国。第一架飞机预计将于2020年前后交付。中国商飞公司未回复置评请求。
俄罗斯的MC-21飞机也于5月进行了首飞,该客机最大载客量为211人,由Irkut Corp.生产。Irkut称,已接获175架订单,第一架飞机将于2019年交付;该公司还准备进行更多次试飞。
与此同时,加拿大的庞巴迪(Bombardier Inc.)也将于11月开始交付一款C系列130座客机。这款CS300是与空中客车和波音尺寸最小的短程客机相竞争的机型,已经在两家欧洲航空公司服役。迄今为止,庞巴迪这款客机的订单为237架。
德国汉莎航空公司(Deutsche Lufthansa AG)和Air Baltic的高管已经对该飞机低噪音、省油等特性表示赞扬。
庞巴迪的商用飞机业务负责人克拉默(Fred Cromer)说,对该项目的兴趣仍在上升。
去年11月,庞巴迪在珠海国际航展上展示了CS300客机。图片来源:Qilai Shen/Bloomberg
西方大型航空公司目前尚不看好中国和俄罗斯产的飞机。许多买家不相信他们初来乍到就能迅速在全球范围提供保证飞机顺利飞行所需的备件和维修服务。
同时,诸如巴西航空工业公司(Embraer)等其他飞机制造商也避开了与波音和空客的正面交锋,坚持制造小型客机。
中国的客机可能是空中客车和波音的最大威胁。无论是政府的长期关注、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足够大的国内市场(足以维持本地飞机生产不中断),都为其远大抱负提供了支持。
空客首席飞机销售John Leahy表示,未来五到10年,中国会成为空客和波音的威胁吗?很可能不会。
但他又补充说,未来20年,他们可能成为三大飞机制造商之一。
不仅如此,中国还一直在与美国和欧洲的供应商紧密合作。C919采用了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和法国赛峰集团(Safran SA)联合打造的发动机。其他合作伙伴还包括霍尼韦尔(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和Rockwell Collins Inc.。和波音、空中客车一样,这些新入市场的飞机制造商从世界各地购买组件。
中国这款飞机的性能仍然不能与最新的波音和空客喷气式飞机相比。预计这款飞机航程更短、燃油效率更低。但行业高管预计这种情形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波士顿咨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合伙人Jerome Rein表示,中国将显著改变这种由波音和空客双头垄断的格局,但要等到下一代飞机才会发生这种变化,而不是C919;C919只是他们学习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