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识局
欢迎关注识局!我们提供一手的政策资讯,并有丰富的线下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新研究确认一颗“超级地球” ·  2 天前  
掌上铜山  ·  多地倡议春节少发压岁钱 ·  3 天前  
掌上铜山  ·  多地倡议春节少发压岁钱 ·  3 天前  
新华社  ·  夜读|岁末,跟这几样东西说再见 ·  4 天前  
新华社  ·  他们终于见面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识局

为何江苏人自己都承认“穷”了呢? !

识局  · 公众号  · 社会  · 2016-12-19 11:19

正文



文/老顽童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前几天,一位浙江北部(北部一般是指嘉兴、湖州等地)的朋友来上海,到我办公室来坐了下。谈到他家乡时,满脸自豪,说不要谈过年,即使平时,他们下面几个镇的停车场、路边都能见到不少好车。

 

作为长期游走于广东、江浙等地的人,在东莞的街镇上,在中山古镇的厂区旁,在温州的街道上,在诸暨的小镇上,老顽童见识了这些地区的富裕。所以,对于这位朋友的自我表扬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突然间,他说:不像江苏那样,GDP很高,但老百姓不那么富裕。

 

这话让老顽童愣了一下。的确,作为一个江苏人,别人这样说自己家乡,肯定会有所思考,而冷静后想想,也的确部分如此。

 

换成比较正式的话语体系就是:浙江藏富于民,江苏藏富于政。说人话就是:浙江百姓有钱,江苏政府有钱。

 

不仅是这位浙江老兄这么说,自己身边的好多江苏人也这么承认:还是隔壁的浙江人有钱。 作为“第三方”的安徽朋友也会说,嗯,整体来说,浙江人更有钱。

 

在正式开始本文写作之前,我得声明下,江苏的常州武进、苏州下面的常熟、吴江等地的老百姓,尤其是做企业的,也非常有钱,丝毫不输于浙江。本文分析的是就整个江苏省层面而言。

 

此外,从我个人角度来说,一直推崇江苏强政府在城建等领域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如果各位经常行走于江苏和浙江,就会发现,江苏各城市的城建、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划等远甚于浙江,城市整洁程度也超过浙江。

 

所以本文绝对不是“黑”江苏,而是分析为何民间认为浙江人比江苏人有钱,甚至官方也开始承认这一点。

 

官方给出指示


11月18日,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同志代表中共江苏省第十二届委员会所做的题为《聚力创新 聚焦富民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报告中,明确提到了居民收入、企业利润、财政收入“三个口袋”。


“三个口袋”的概念在江苏省委层面还是首次提出。从排序中就可以看出,江苏省委首先把富民放在第一位。正如报告中说的聚焦富民,江苏所有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根本目的都将是为了富民,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不仅如此,李强书记在大会报告中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直接、最根本的是提高广大老百姓的富裕程度和生活质量。报告亦明确指出,江苏省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相称。

 

我认识的很多江苏官员都直接说:这等于官方间接说江苏老百姓收入相对不高,要提高居民收入。并且基本上都会把江苏居民收入和浙江、广东来比。

 

我不拿老百姓感受来比,这个主观性貌似比较强,看数据则一目了然。

 

细看2015年江浙两省的经济数据:江苏人均GDP88085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9539元;浙江人均GDP77862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5537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3571元,居全国各省区首位。

 

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714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125元,分别连续15年、31年居全国各省区首位。

 

有江苏网友进行了及其直观的比较:


江苏省全体居民达到浙江平均的(35537):苏州42987 南京40455 无锡39463 仅有三个


江苏省城镇居民达到浙江平均的(43714):苏州50390 南京46104 无锡45132 仅有三个


江苏省农村居民达到浙江平均的(21125):苏州25580 无锡24156 常州21912 也仅有三个

 

也就是说江苏人均GDP比浙江多了10000多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却少了6000多元。如此剪刀差,不难看出江苏“富民”任重而道远。

 

这是江苏全省的平均值,有人会说那肯定是苏北拖了后退。如果拿苏州和浙江来比呢?毕竟只有一个苏州,省会南京也是排在浙江的杭州和宁波之后。数据显示,2015年杭州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642元,南京市为40455元。

 

那么,为何有这种情况发生呢?

 

1、 江苏人口远超浙江,但面积差不多大,自然人均相对会低些

 

数据显示,江苏常住人口约为7960万人,浙江常住人口约为5500万人,而两省的面积则几乎差不多。

 

2、 江苏选择的比较对象是土豪浙江,假如和广东比,江苏则占有优势

 

以2014年数据为例,人均可支配收入:浙江40000>江苏34000>广东32000。为啥呢? 因为广东有大量的粤西、粤北等山区,这些地区的确相对落后,所以拉低了广东人均水平。

 

3、 江苏比较注重吸引外资,普通老百姓可以获得稳定工作,但“暴富”、“很富”的机会少了很多,这种结构更容易培养成为国外的橄榄型阶层结构(当然前提是社保等福利要好,以及以家庭为单位征税等要好,但我们这块欠缺很多)。

 

和浙江注重民营经济不同,江苏相对注重引进外资。外资收入对于老百姓而言,的确是可以过上小康生活,但要过上很富裕生活,还是较难。

 

4、 江苏的民营经济虽然发达,但其中有部分是脱胎于乡镇经济,和政府走得较近,受益的是少部分人。

 

5、 江苏人走出去的不多,比较恋家。走出去不多,就不能赚全国人民的钱,自然GDP高,GNP不高了。

 

6、 江苏人比较注重实业,对金融、 IT等关注度不高,而后者往往是高收入的象征。

 

7、 苏北经济基础仍比较薄弱。江苏经济南北不平衡欠账较大,只要苏北不发展起来,整个江苏的民富仍然只会是空谈。

 

当然,上面只是我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但是,得益于江苏高度发达的交通网络和交通基础设施、得益于江苏国内最佳之一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绿化;得益于江苏在高科技领域远超过浙江的研发和制造能力;得益于江苏在人才领域极具优势,我个人认为,只要把民富作为下阶段发展目标,江苏会快速跟上来的。

 

但是,对于江苏而言,眼下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1、 污染问题

 

沿江八市的化工产业,包括苏北的化工产业真的需要大大地整治下,虽然已经整治了很多次。

 

2、 引进来和自主创新

 

此前太强调引进来,和上海比较类似,现在则要进一步强调自主创新。尤其是理念上的创新。

 

3、 坚持自己产业特色,不必全盘互联网化

 

去过海门的一个生物医药园区,在没有任何基础上发展得非常成功。谈及互联网化,他们说安心做实业,做研发,不要跟风。说实话,在科技领域,尤其是制造领域,及其产业链,在国内真得是非常完善。只要坚持,会成为下一轮创新的爆发点。

 

各位如果有兴趣,可以把中国民企500强名单拿出来,会发现江苏的上榜企业是多于浙江的,而且前10名中也是多于浙江的。说明啥?说明江苏不是民营经济不发达,而是中小民营经济要加快。

 

最后,再说一句,江浙本一家,都已经是包邮一家亲了,那就多多一起携手共同进步吧。



更多资讯、海量视频、专业财经金融信息,尽在识局网!还在等什么,赶紧进入:www.ishiju.com 



我们是识局团队!

读者投稿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人才应聘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商务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申请转载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