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论
一、大背景
二、ADR的理论争论
三、一个拒绝学科化的学科
四、中国ADR的研究现状及其批判
五、三个向度:ADR的知识谱系
六、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一章 ADR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中国人为什么喜欢调解?
一、引言
二、儒家与中国文化精神
三、调解与中国文化的感性精神
四、小结
第二章 ADR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西方现代ADR意识形态的生成
一、引言
二、ADR的社会史维度
三、ADR的思想史维度
四、小结
第三章 ADR作为一种实践技艺:纠纷的介入与管理技术
一、引言
二、认识结构
三、建构结构与理解结构的实践技艺
四、情绪管理
五、多方调解
第四章 ADR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中国调解立法的模式选择
一、引言
二、调解的语境适用性
三、统一调解立法的二元模式
四、进一步的延展和讨论:作为方法论意义上的中国
五、小结
第五章 ADR质性研究:中国西南地区基层法院调解的可行性分析
一、引言
二、案件情况:一起发生在少数民族村落的相邻权纠纷案
三、调解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基层法院为何可行?
四、小结
第六章 ADR的量化研究:女性更喜欢调解?
一、引言
二、理论的竞争:女权主义ADR与嵌入性理论
三、研究方法与样本收集
四、主要发现
五、数据分析
六、小结
第七章 ADR的教学方法:体验式案例与法律职业能力生成的知识发生学
一、引言
二、案例不是示例
三、如何教?——谈判案例教学的“深描”
四、知识的内生:体验式案例教学的人类学注解
五、小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