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艾菲的理想
我是艾菲,深度思考者、全球认证优势教练 & 个人成长教练。与我一起,探索蓬勃丰盈的人生,成为真实且闪闪发光的自己。这是一个可能会改变你人生的公号,欢迎你的到来,期待与你的共同旅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ZaomeDesign  ·  每日灵感丨二月二十一日 ·  18 小时前  
设计诗designer  ·  Nice Projects丨经典而优雅 ·  18 小时前  
设计诗designer  ·  Nice Projects丨经典而优雅 ·  18 小时前  
广东疾控  ·  超市里十块一斤的火锅肉丸,能吃吗? ·  20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艾菲的理想

写在七夕:舒适的亲密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

艾菲的理想  · 公众号  ·  · 2023-08-22 12:33

正文

艾菲的理想 - 三大写作原则


3大原则:

1、深度: 不写未经深度思考的文章

2、实 战: 方法论均已经过 实践验证

3、高维:站在 更高维度上思考一切


艾菲的理想主创团

285 篇原创文章

标签:深度思考



我时常收到读者在亲密关系中受伤的留言,也遇到不少带着“破碎的心”来找我的咨询者。

亲密关系对我们很重要,但往往也十分伤人。

到底该如何拥有一段舒适的亲密关系呢?

分享三个非常有效的原则给你 它们对我产生过很大的帮助,相信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你的痛苦。

原则一

重存在、轻占有



什么是占有?


“占有”是指在对待亲密关系时,你看重这段亲密关系带来的结果。


这个结果也许是结婚,也许是一直保持男女朋友关系,也许是对方一直要与你相依相伴。


而“存在”则不一样。


“存在”说的是在对待亲密关系时,你把自己的注意力和感受都放在了体会每一个当下、体味每一次爱的感受和体验,以及与对方的交流互动上。你并不看着结果。


假如你在亲密关系中是一个“占有”导向的人,你可能会问很多这样的问题:



“你会永远爱我吗?”


“我们会一生一世永不分离吗?”


“你是100%的爱我吗?”



因为“占有”对你来说非常重要,所以你会非常在乎“是否拥有”、“是否能够一直拥有”、“是否100%的拥有”。


相反,如果你是一个看重“存在”的人,你就会对亲密关系中两人之间的精神、心灵、身体、能量的交流更加在意。


你会更在乎在这段亲密关系中,体验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和对方交流了什么。


于是,你可能会这样说:



“今早,当你拥抱我时,我感受到了那种温暖踏实的满足感,真好。”


“在我们刚才的对话中,我对于你和自己都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我意识到我们应该常常进行这样深入的对话。”



事实上,在每一段认真投入的亲密关系中,关系双方都势必会体验到很多与自己本身完全不同的东西,也会尝试到很多以前从未经历过的东西。


这就是“存在”本身,也可将它理解为“过程”本身。


很多被“占有”所主导的人,总是忘记事情的“存在”:每一个你爱过的人,以及每一段的亲密关系,都是你生命中无法抹去的印记。


或深或浅、或长或短,你不能因为出现问题或者无法驻足在此,就否认这些印记曾经真实的存在过、这些爱曾经真实的发生过。


这么做,你就等于是否定了自己所有真实的过程以及真切的感受。


正如那句话所说, “如果中午的蔷薇失去了它在清晨时的娇美,它在清晨时的娇美仍然是真实的。”


如果你的眼睛总是盯着结果或“占有”,而忽视了过程或“存在”本身,那就等于是忽视了人生中最最宝贵的东西,而这东西本身就已是最大的奖励。


这就像是,你的头脑总是在惦记着即将枯萎的或已经枯萎了的蔷薇,却将清晨时开得正好的蔷薇或是曾经开得娇美的蔷薇忘得一干二净。


这,是一件多么可惜的事啊……


爱过并深深的体验过,就是这爱本身所带来的最大回报,至于结果以及所谓的“永恒”,就请在全然的投入后,随遇而安吧。



原则二

既能投入, 又能抽离



什么是投入?


投入说的是沉浸于当下的事情和情绪中。


抽离又是什么呢?


抽离和投入刚好相反,它说的是跳出当下的事情和情绪中。


生活中,我们绝大数人都是时刻“投入”的。


但只有投入是不行的,你会被事情和情绪裹挟、沉沦其中、无法翻身。


时刻“抽离”呢?


也不行。


只有抽离,你永远也体会不到人生的妙处,体会不到人生中那些细微的动人之处。


只有既投入、又抽离,知道何时投入、何时抽离,你才能既领会到人生的妙处,又能避免不必要的痛苦。


真正的生活高手,都是既能投入、又会抽离的人


这个道理用在亲密关系的处理上也同样适用:


· 当你在全情体验这份爱的美好时,就彻底的投入进去。尽情去爱、去享受每一个爱的当下、去体验每一刻爱的细节与感受。


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人生体会,因为“投入”能让你深刻且彻底的体验每一次爱的过程。


· 当你面对激烈地争吵或者遭遇分手、离婚、离别、永别难以自拔时, 就应该抽离出来。


因为“投入”会让你沉浸于当下每一个细微的感受与情绪中,而这时的感受与情绪恰好都是“苦”的。


如果继续保持“投入”状态,你会备受折磨、饱受煎熬。


所以,你需要由“投入”转为“抽离”。


怎么“抽离”呢?


在这里,我给你介绍三种特别适合于处理亲密关系中痛苦与冲突的抽离方法。


方法一:站到很远处


“站到很远处”指的是以你现在所在的时间点为基础,让自己来到20年或50年后,然后再从那个时点回看20年前或50年前的这个时刻。


举个例子:



假如,你现在刚与另一半分手,非常痛苦,不知如何是好。


那么,我想邀请你闭上眼睛感受一下。


假如你来到了20年后,也就是2041年,然后再回看2021年发生的一切,这时,你会有什么样的发现?


2041年的你也许已经生儿育女,也许正走在自我探索的路上,也许已经开了你的第一次画展,或是出了你的第一本书。


当回看2021年这一切时,你可能忽然发现,正是因为这一年的这样一个挫折,你对自己有了一些非常重要的认识,而这些认识让你在之后的亲密关系与人生之路上越走越稳,并最终来到了这里。


这时,你恍然大悟,原来,这个挫折竟然是个礼物。



这就是站到很远处的“抽离”之法。


它能让你跳出现在的境遇,从更长的时间点去看当下,从而找到解决之道与宽慰之法。


方法二:退到时间线外


什么是退到时间线外?


大多数时候,我们看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时,都是站在自己人生时间轴上看的。


有时是站在时间轴的当下,有时是站在未来,有时是站在过去。


而退到时间线外则不同,它说的是你要跳出整个时间轴,彻底离开正在进行的一切。


当你来到时间线外,注视正在进行的一切,感受它时,你会看到什么?


也许,你会看到你的整个一生,就像一条不断奔涌向前的河流,不论你是否正在参与其中,还是已退后一步,它的奔涌都绝不止息。


这时,如果你将眼前遇到的事和当下强烈的情绪放在这条时间轴上,就会发现,它不过是你整个人生中很小的一段,甚至只是一个点、一抹轻微的印记。


然后,你再将目光投向这条时间轴的前方,你会发现前面的路其实还很长,生命中还有很多美好的可能性正在等着你去探索和创造。


这时,眼前痛苦和焦灼的情绪开始逐渐变淡,变成了人生长河中的一个小小插曲,一段小小的过往,或者只是一抹淡淡的印记。


你的内心也开始走向宁静、平和。



每次,在我遇到亲密关系中的困境,被眼前情绪深深困扰的时候,我都会尝试离开,像个局外人似的看着眼前奔涌而去的时间轴。


看看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然后我就会平静下来,意识到人生还很长,不必急于一时;人生还有很多美好的可能性,眼前的痛苦只是生命中的一段经历。


也许,在未来某一天再想起这段经历的时候,我不但不会感到痛苦,反而还会觉得珍贵。



这就是退到时间线外的“抽离”之法。


方法三:转换到“上帝视角”


上帝视角,说的是脱离开当前自己的身体,来到更高的“上帝位置”- 也就是中立的第三视角以及更高的系统化视角,然后俯瞰自己以及亲密关系中另一方。


你可能会看到,“你”身上一些平时从未察觉到的东西,以及对方身上的一些从未觉察到的东西。



在吵架最激烈的时候,如果你能抽离到“上帝视角”,也许你就能够看到她的委屈、你的强势;


或者是发现你们二人在情感投入上的极度不平衡;又或者是你们二人的争吵让父母和孩子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这些东西,可能是你在作为“你”的时候根本无法看到的。


而当你来到了更高的、更中立的第三视角,也就是“上帝视角”的时候, 你的注意力从自我的强烈情绪中解脱了出来,于是你看到了其他人的感受、想法、情绪。


这时你不仅能够看到自己,同时你还看到了整个系统。


实际上,不论是对待感情,还是对待生活工作中的很多痛苦,我们都既要学会“投入”,又要学会“抽离”。


用“投入”去深刻体验真实细腻的人生,用“抽离”去避免情绪带来的过度伤害。



原则三

每一段亲密关系

都是通往自我的征程



从本质来说,每一段的亲密关系,都是通往自我的征程。


什么意思?


这句话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任何一个关系,不论它是多么的深情与炙热,都有结束的时刻。


父母无法陪自己的孩子一生一世,白头偕老的夫妻也最终会因生命的终结而分离。


关系是无法占有的,它只能存在。


它存在于你的生命里,并在你的身上、灵魂上、心灵上印刻下无法磨灭的体验与感受,而这一切都是关乎自我的。


另一方面,不论是怎样一段亲密关系,让你十分快活的,或者是让你非常痛苦的,它都会或多或少的给你带来些礼物。


这些礼物可能是关于自我认知的、可能是关于自我成长的、可能是对于人性的理解的,也可能是对于爱的理解的。


这些礼物最终都会成为你的一部分,并影响到你的生命。


所以,每一段亲密关系,最终都是通往自我的征程。

比如:



在《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这部美剧里,女主人公正是在丈夫离开之后才第一次发现了自己的天赋,从而走在了寻找真我做自己的路上。



这就是一段帮助她最终通往自我征途的亲密关系。


再比如我自己的一个真实故事:



我曾经的一段亲密关系中,因为男友劈腿,我们分手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ZaomeDesign  ·  每日灵感丨二月二十一日
18 小时前
设计诗designer  ·  Nice Projects丨经典而优雅
18 小时前
设计诗designer  ·  Nice Projects丨经典而优雅
18 小时前
广东疾控  ·  超市里十块一斤的火锅肉丸,能吃吗?
20 小时前
惠量小院  ·  国学夏令营 | 遇见中国式生活
7 年前
创业邦  ·  恶心KPI之前,你真的了解KPI吗?
7 年前
5S生活  ·  大咖云集与你共话时间管理
9 年前
房地产采购经理人家园  ·  采购管理方法51:对谈判进行全面地准备、计划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