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首席人物观
纵观TMT风云人物,读懂时代商业逻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物  ·  朋友们,又迎来了一月一会的「The ... ·  5 小时前  
南方人物周刊  ·  祁连山的一场雪 ·  13 小时前  
每日人物  ·  重启运动,怎么比重启人生还难?|播客 ·  15 小时前  
南方人物周刊  ·  科幻,正成为写作者最大的风口 ·  昨天  
每日人物  ·  国产新能源豪车,盯上迈巴赫的蛋糕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首席人物观

被偏爱的和失爱的赵薇

首席人物观  · 公众号  · 人物  · 2017-12-06 10:42

正文

20年前看《还珠格格》中的一部分观众大概不会想到的是,小燕子的扮演者赵薇,20年后让他们在股市里亏了一大笔。


“不爱我就不爱我了吧!” 面对自己带来的灾难,一个被宠坏了的小燕子、人民的女巴菲特并没有什么歉意,她说,“一生问心无愧”。


大众大概还是会原谅她,毕竟股民是小众。


但还会不会爱上她,这很难说,毕竟她跟“演员”这个身份的关系越来越稀薄了。


不能没有作品了, 心系政企商,还想两头都占着。



这二三十年,大概很少有女明星像赵薇这样,得到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上不分男女老幼的喜爱。


1998年《还珠格格》播出后,她拿下第17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奖和首届大众电视艺术双十佳演员的称号,紧接着的《还珠格格第二部》收视率最高点突破65%,《情深深雨濛濛》亦成为年度收视冠军。


《还珠格格》里面,小燕子的人设就是“有一些任性,有一些嚣张”, 但永远得到原谅,并且被热爱,现实生活里她的人设也是如此。


图:赵薇曾饰演的小燕子


2006年,已经算是功成名就的她,接受《南方人物周刊》专访,最后成文为《我不靠男人不靠权贵》。


专访中,记者针对当时外界对她主演的《京华烟云》的批评做了提问,“有些学者对你的表演进行了批评,说你语速太快,像现代人;说你眼睛里的神韵不对;说你缺少书卷气等,跟原著不符。”


“我觉得这属于挑毛病挑得不够专业。我的语速已经够慢的了。我自己是偏爱那种很有节奏感的、稍微快一点的戏的,只是因为这个人物(姚木兰)没法处理得快一点。换别人演,可能节奏更慢了”,赵薇回答说。


得到几乎所有人很多爱的赵薇很难接受批评。


当时的她,还不到30岁,在那篇采访中大谈自己喜欢读书,引经据典地回避了记者关于当时她殴打孕妇事件的提问,“法国哲学家萨特有一个观点很对:我永远不会看今天以前的任何事情,这是一个很普通的道理”,她说。


十年后的2017年,赵薇还是不能接受批评,包括大众的和官方的。


11月9日,祥源文化,即改名后的万家文化公告表示,公司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证监会拟决定对黄有龙(赵薇丈夫)、赵薇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30万元罚款,采取五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赵薇和她老公都不认可这个处罚的,急于翻盘。就在第二天,黄有龙透过控股的上市公司顺龙控股发布公告称,打算向中国证监会提交陈述和申辩意见,并要求举行听证会。


对于民众们的风言风语,他们也急于全盘驳回。


自从她结婚以后,社会上不少声音在猜测她老公的身份,知乎上、微博上都有,比如认定她丈夫黄有龙曾是某领导的司机等等——这也是昨夜黄有龙在微博长文里回应的。


在昨日的长文中,黄有龙表示,要对这些言论诉诸法律。


赵薇转发了这条长文, “我也需要和任何人说什么或者解释” 这句(应该是想表达“我也不需要和任何人说什么或者解释”),又称“不爱我就不爱我了吧”,但是她“问心无愧”。


图:赵薇微博截图,后被删除


她大概应该是真的不愧疚的——一个少年得志又得爱的女演员,中年得意又得钱的女版巴菲特,很难觉得自己有错。



即便是坑了几个股民。


事情起源于她在A股上市公司万家文化上的买卖。


这家公司是名号响当当的“壳王”,用一句话解释——上市14年,卖了5次壳,每次卖壳都失败了, 但万家文化大股东每次都趁着重组概念高位套现。


这家没有什么主业的标准空壳公司,依然值20~30亿,女巴菲特偏偏看上了这样一家公司。


于是,她执行了一系列不漂亮也不收敛的资本操作:


2016年11月2日,龙薇传媒成立——赵薇夫妇在资本市场伉俪情深的见证,同时也是股民的噩梦的开始。


成立一个多月后,也就是2016年12月26日,这家公司急不可耐地放出了一个爆炸性消息:拟收购万家文化29.14%的股份,收购共需资金30.6亿元,而其中自有资金6000万元,其余均为借入资金。也就是说,51倍杠杆入主万家文化。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51倍杠杆在全球资本市场都罕有,而这也正是与中央一再强调的金融去杠杆政策背道而驰。


就在消息公布后的12月29日 ,证监会发出一封问询函,替投资人连发17问,其中最重要的是:30亿,那么大笔钱,是从哪儿来的?


2017年1月11日,赵薇终于给出了最终回答:


第一部分,6000万是自有资金;


第二部分,15亿,是问第三方西藏银必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借的,利息年化10%,赵薇个人信用为担保;


第三部分,15亿,是以股票质押向金融机构融得的借款,利率6%,目前这笔融资正在审批流程中。


这两笔借贷偿还期都是3年,也就是赵薇要每年需偿还2.4亿利息,3年合计偿还利息7.2亿元。


到此为止,隐约看到了女版贾跃亭的身影—— 不但资本腾挪吓人,也一样能够吸引到盲目的投资者。 重组概念,以及赵薇的名人效应,不少股民冲进了万家文化。


万家文化也非常配合,迅速复牌——2017年1月12日复牌后,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停,第三、第四个交易日继续收涨,最高涨至 25.00元,涨幅高达 32.77%。


戏剧性的转折发生在今年2月份,赵薇说,拿不出30亿元,收购资金降低到5.3亿元,做一个小股东。


给股民们当头一棒的是在4月1日“愚人节”这天,赵薇决定撤出这场交易,并且要回已经付下的2.5亿定金。 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万家文化也同意了赵薇的请求。


自此,赵薇全身而退,甚至连违约金都不用交。


吹起来的气球迅速消亡。截至发稿12月5日,万家文化收盘价为7.77元,较赵薇收购消息公布后最高点25元 下跌 68.92%


12月5日凌晨,赵薇伉俪发微博时,外界认为这很可能是他们已经“安全了”的信号。



这种安全很可能是因为被“一部分人”偏爱。


我们对于传言无法证实,毕竟《人民日报》旗下新媒体“侠客岛”批评赵薇的文章都被删除了。


不难看出的是,赵薇就像电视剧里那个在皇宫胡作非为的小燕子一样, 资本市场里她显示出超乎寻常的大胆。


12月份她匆忙宣布对万家文化的收购计划时,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刚刚发表完一个讲话,他说,“这里我希望资产管理人,不当奢淫无度的土豪、不做兴风作浪的妖精、不做坑民害民的害人精。”


实际上,在2015年A股股灾后,刘士余上任后就主张从严监管, 陆续抛出包括“严控炒壳”、“力降杠杆”等政策。


在赵薇的收购被询问后,《财经》当时采访的接近监管层人士表示,其实监管层所针对的并不是交易本身,而更多是赵薇本人,“如今正是政策与监管严打的时期,龙薇传媒则属于顶风作案,因此这起交易才会受到这么多的关注。”


然而更大的疑点是,买卖上市公司并不是买卖奢侈品,付钱就可以拿走。 一般需要董事会通过等诸多程序,极少有公司像龙薇传媒这样在还有极大不确定性时 ,就把收购行为公告天下。


就像电视剧里小燕子总是被解救一样,在这桩最终流产的收购里,赵薇算得上是毫发无损。


根据11月9日的公告,证监会的处罚决定是依据《证券法》对龙薇传媒责令整改,给予警告,并处60万元罚款,同时,依法拟对龙薇传媒、万家文化、黄有龙赵薇夫妇、赵政、孔德永作出行政处罚和市场禁入。


不用提60万元对赵薇是多么“九牛一毛”, 资本市场的“禁入令”,也仅仅是不能够在上市公司担任高管 ,并不影响这对夫妇继续买卖股票。


倒霉的是股市里的股民们。不知道多少当年是《还珠格格》的观众们。


赵薇这次是幸运的,而她在资本市场里一直都很幸运,像是踩在了命运的节奏上,赚得盆满钵满:


2011年赵薇入股唐德影视77.64万元,等到2015年唐德影视登陆创业板,赵薇持股市值已暴涨为1.2亿元,短短4年投资回报超过150倍。


如果说唐德影视让赵薇赚了1.2亿还是小钱,而后在阿里影业上赚的钱,让赵薇获得了“女版巴菲特”的名号。


2014年12月20日,赵薇夫妇斥资31亿港币,按每股平均价1.6港币购入逾19.3亿股阿里巴巴影业股份(相当于阿里影业9.18%的股权),成为阿里影业第二大股东。


2015年4月30日,赵薇夫妇以每股3.9港币减持2.56亿股阿里影业,套现约9.984亿港币,持股量由9.18%减少1.22个百分点至7.96%。


每股净赚差价是2.3港币,这意味着不到5个月时间,赵薇及其丈夫黄有龙单纯这一笔套现就净赚5.888亿港币。


然而夫妇二人从阿里影业套现的资金又买了美股上市公司优酷土豆,而就在5个月后,阿里收购优土,赵薇赚了2.53亿人民币,增值达到31.6%。


2015年,由马云和赵薇丈夫黄有龙控制的Jade Passion公司斥资26.86亿港元控股瑞东集团,就在一个月后,瑞东集团复盘,股价大涨,赵薇夫妇账面浮盈74亿港元。


图:赵薇与马云交情甚好


赵薇夫妇的幸运,是被命运偏爱,还是被权贵力量偏爱,无需言明。



赵薇在当晚的微博里说,“不爱就不爱了吧”,大概也是感觉到部分人对她不爱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