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一点OnePoint
一次教你一点摄影知识和技能,易学易用,点滴积累,让你成为影像达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李东阳朋友圈  ·  重回世界第二!诺基亚卖断货了 ·  昨天  
李东阳朋友圈  ·  重回世界第二!诺基亚卖断货了 ·  昨天  
机智猫  ·  喜欢小屏手机的用户别心急,后面还有呢 ·  2 天前  
零售商业评论  ·  2025,百货零售商如何赢得「客流到店」? ·  3 天前  
零售商业评论  ·  2025,百货零售商如何赢得「客流到店」? ·  3 天前  
科技美学  ·  三星Galaxy S25 ... ·  5 天前  
科技美学  ·  三星Galaxy S25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一点OnePoint

徕卡新出的相机很丑,但通过它,你能看懂设计之美 | 一点观点

一点OnePoint  · 公众号  ·  · 2017-11-24 07:47

正文

这是 一点OnePoint 的第 329 篇文章,有时反面教材能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记住一些东西。


徕卡 M typ240 ,徕卡Summilux-M 50mm f/1.4 APSH,徕卡Summilux- 35mm f/1.4 APSH(11663),徕卡 III g…这是我所拥有的徕卡设备,虽然不算多,但也基本代表了现在和曾经最好的徕卡。

顺便,年初徕卡 M10 的国内纸质媒体首测是我做的。


但当我看到徕卡新发布的 CL 相机照片时,我震惊了……因为我觉得它的样子简直丑出了天际……



当然,上面是我选的一张最丑的角度(但也来自官方图片)。其他角度也还是有稍微好看的产品图的:



为啥作为深爱徕卡品牌和产品的本🐰会觉得这台相机丑呢?


              对如此昂贵的相机,该要求跟多。

                    何况这台相机号称源自经典,

                    可是在我看来,

                    丢失了太多经典设计的优点。




经典什么样?

——此 CL 非彼 CL


在徕卡的官网上,将新发布的 徕卡CL 称为 奥斯卡的遗产。奥斯卡指的其实就是奥斯卡 · 巴纳克,也就是徕卡相机的发明人。


图片来自徕卡官网


但实际上官网配图所展示的原型机并非巴纳克最早做的 Ur-Leica ,也不是历史上徕卡和美能达联合开发的同名的胶片机 Leica CL。

历史上使用胶片的 Leica CL ,由徕卡和日本的美能达合作开发

图片来自Bing搜索


这是你必须搞明白的,新的 徕卡CL 致敬的对象是 1957 年的 徕卡 III g 旁轴相机(徕卡的最后一台螺口机型,被称为“螺口机皇”,纯机械,不需要电池),也就是下图左边的那台:


右侧就是徕卡新发布的APS-C系统机型徕卡CL

图片来自徕卡官网


实物对比下,两个相差半个多世纪的产品放在一起,反差还是很明显的。


  


或许你也已经发现两台相机的设计有着巨大的不同,这也是为什么另外感到迷惑的原因之一。既然 徕卡CL 要致敬经典,为什么不做得更像一些?现在既不够复古,也不够现代。


但令我困惑的还不止这一点,就算本🐰不是学设计的,但也觉得新 CL 的设计不如 徕卡 III g 好看。


徕卡官网上的 III g 图片


所以接下来,我会试图以一个设计门外汉的角度,同时也作为一个有点挑剔的徕卡用户,来聊聊这两款相机在设计上的差异。


              这篇文章不是为了吐槽一个产品,

                    希望通过分析丑的丑在哪里,

                    经典相机又好看在哪里,

                    让你感受设计的魅力所在。

                    我相信,你在别的地方看不到类似的讨论。




丑在哪里?

好的设计又是怎样的?


在本🐰这个外行看来,现代数码相机在设计上比旁轴胶片相机要简单一些,因为不必考虑体积更大的旁轴测距仪(也就是没有徕卡III正脸顶部那一排窗户)、不必考虑过片扳手和倒片拨轮(用来过胶卷和上弦)。


所以其实现代相机可以非常简洁,这一点你从徕卡现在的旁轴旗舰 M10 上就能看出来。


即使比前代产品多加了 ISO 转盘,但徕卡 M10 依然是我见过设计最为简洁优美的相机之一。


并且正如本🐰和朋友讨论时聊的那样,徕卡相机之所以好看,不仅仅是因为简洁,还因为机身两侧的曲线运用,带给多为直线条的相机一丝柔和,也让握持感变得更舒适。

就像那句名言:


               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属于上帝。


这样的相机设计语言,你只能在徕卡相机上找到,所有现代日系相机都没有类似的做法(早期仿徕卡的那些旁轴胶片相机除外)。


那新的 徕卡CL 是怎样的呢?如果我们剥离图片的细节,将机身的轮廓抽出来分析,你会发现:



好复杂啊……特别是 徕卡CL 取景器有 2 个梯度,取景器右侧有一块见棱见角的矩形凸起,上面还有两竖一横的热靴和热靴盖……



               它们基本都是由直线所组成的矩形,

                     还是大小、高度完全不一样的矩形,

                     还不对称……


只有机身的曲线、快门按钮和拨轮是一种调剂。

但三个圆形中间又硬是插进了一个矩形……形成了下面这样的局部设计:


3个圆形和1个矩形挤在一起,也不按机身中线对称

就像3个维密模特中硬塞进了个凤姐


正是这些设计,导致机身取景器部分看起来像是硬加上去的,没有了整体感,快门附近也是挤成一片:


取景器部分是 徕卡CL 最难看的地方


对比下 M10 ,这种没有仿佛随便放上去几个零件,而不是经过整体设计的感觉会更加明显:

上为徕卡 CL,下为徕卡 M10


那么,作为徕卡CL致敬的对象,徕卡 III g,或者说 徕卡 III g 那个年代的徕卡相机是怎样设计的呢?本🐰用同样的方法来剖析一下:



我觉得至少层级上简洁了很多,也有更多曲线来中和那些直线,特别是快门附近带有弧度和倾斜的梯级过渡,堪称艺术


徕卡 III g 的拨轮和按钮位置更加对称


再来回味下立体图:



除了线条较少,机身左侧取景器附近,还有一个非常漂亮的曲线过渡,漂亮到什么程度?

本🐰做了一个或许不那么恰当,但是男生一定很喜欢的比喻:


左:徕卡 IIIg 左侧的机身曲线

右:维密大秀上模特腰臀到腿部的曲线


再来看 徕卡CL 的取景器,我同样做了一个或许不太恰当,但是很好玩的比喻:


卡通图像来自网络,好像是以前看过的某胖女友动漫的形象


你或许会说这是故意在黑徕卡,但你在这台 CL 的整个顶部都找不到除此之外的曲线运用了,我没有选择。


再让我们将两台相机的顶部轮廓线左下对比,你就能更加明显的看出来二者之间在设计语言上的巨大差异:



1 好看还是 2 好看?谁更具设计感?我想答案很明显。


何况你还要考虑下面的 徕卡III g 因为胶片机的缘故,必须要有更多的按钮和拨杆,能做到如此合理的搭配实属不易,当初徕卡的设计功力非常了不起。


当然,作为徕卡用户,我也不能一直说 CL 的坏话,并且我也能想到看到这里可能很多徕卡用户会很不爽。怎么办呢?本🐰找来一台著名的日系无反相机,来和 徕卡CL 对比一下:



上图左侧是奥林巴斯 PEN-F,它也许是目前最好看的无反相机(当然富士的也很好看,篇幅所限就不对比那么多了)。正面看,其实奥巴的设计也非常出色,特别是取景器一侧的顶部整体感更好。


但是,如果你立起来看一下机身顶部,就会发现日系相机的按键设计有点过于繁琐,这里堆积的线条过多,并且……还是与倾斜的直线混杂在一起的:


做上图时,本🐰深深体会到画 PEN-F 的视觉轮廓是件多么难的事情,因为线条太多太复杂了……而 徕卡CL 在这时就要是显得更加简约。


             但我们不能因为有 50 分的存在,

                   就把 70 分说成 100 分,

                   徕卡CL 也不能因为比 PEN-F简洁

                   就算好看了,你可是徕卡啊!


顺便一提,这组对比还反映出一个问题,那就是 徕卡CL 目前没有复古的银黑版本。当然,以徕卡推出限量版的功力,你懂的,这其实并不成问题,没错,徕卡Q,说你呢~




镜头的画风也不太对


看完了机身,还有一件事让我觉得不得不说,那就是 徕卡 CL 使用的是 TL 系列的镜头,这些镜头毫无例外都是与 TL 系列一样的现代简约风:



这显然进一步加强了机身的现代感,而与复古致敬的初衷越离越远。


我们不妨来看看当初 徕卡 III g 说明书中的镜头系统配图,你能从中了解到经典镜头是什么样子的:



讲真,我还是更想要一台这样真正复古的数码相机,而不是一台打了巨大折扣的有点丑”仿品。


因为谁不希望自己拍照时是这个样子的:


图片来自徕卡 III g 说明书


最后,让我们把本文提到的几款相机的顶部草图放到一起,请你来投票选择下,哪一个最好看呢?




唉,其实我真的挺喜欢徕卡的啊……不过让我再选一次的话,我会多花钱去买 M 系列或 TL2 ,而不会考虑 CL 吧……


近期好文速览:

文艺范十足的影子自拍

马格南摄影师的街头摄影思路

在家拍摄“银河苹果”


手机摄影讨论群请加个人微信号

cameranote3

暗号:一点讨论群

会有专人引导入群



影像之美,一点即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