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说“像想念母亲一样”,这也是佛在经中说的,因为世间众生母子感情比较深厚,佛对我们的恩德尤胜母亲千万倍。
不过,
“像想念母亲一样”是个比喻,是做不到的
。
为什么呢?
因为母亲有血有肉,可以感应得到,
可如果不念阿弥陀佛的名字,怎么去想念?
要想念一定要有一个名字,想念的是谁,没有名字无法思维,无法想念。想念的是“阿弥陀佛”,这样可以讲,称名念佛即在其中。
但是,不要误解为没有称名念佛,这样做还是在称名念佛,不过是没有在口头上一句句说出来。
所以,
善导大师把“乃至十念”解释为“下至十声”
,对我们有莫大的恩德。这是我们凡夫的思维、语言、概念、
心灵沟通的一个正常渠道
,这样是做得来的。看得见,摸得着,抓得住,有一个把手。
递给你一个把手你不用,说“我要像忆念母亲一样忆念佛”,这都是因为没有脚踏实地去念,一旦脚踏实地去念,就知道所说的话是飘的。
一想念母亲父亲,照片也有,形象也有,故事也有,什么场景都有,可想念佛呢?“究竟如虚空”,没办法想。
所以,
想佛一定是以佛的名字作为总的引导和标准
。即使佛的形象我们不知道,佛的净土庄严我们不清楚,佛的誓愿功德、智慧慈悲我们也理解不了,这些都没有关系,因为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所有的功德都包含在六字名号里
,它是总功德。
比如一个箩里装了很多宝贝,你把这个箩的袋子一拎,里面的宝贝全部都是你的。你说“这个袋子我不要了,我专门在箩里面拿一个两个”,给你一个袋子让你把所有的功德都提走不是更好、更方便吗?
再比如说水。
给你一个盆,盆一端走,水都有了,你说“盆我不要,我就接水”,你抓抓看,没有盆怎么把水抓出来?
六字名号就像一个盆
,把阿弥陀佛所有功德大宝海的水都一下装进来,你得到这个盆,随手一提全部都是你的。你说“我不要念名号,我直接用手去抓水”,那能抓多少?
再比如讲火。
火就是阿弥陀佛的三昧真火实相,佛的智慧,六字名号就像火铲,
念佛就是用铲把火取来了
。如果这个铲不要,自己去抓,你试试?凡夫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要懂得,佛之所以五劫思惟成就名号来救拔我们,
这一定是最安全、最妥当、最圆满、最方便易行的方法
,不要自立章程
,自己另外想些办法。
当然,你这样说也有《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经典依据,但读经典有主次之分,《念佛圆通章》和净土三经相比,不是净土正依经典,是次一级的。
另外,大势至菩萨的用意是说,佛忆念众生如同母亲。你懂得称名念佛,再加上这种观念,就比较圆满,不是说只是忆念佛,像忆念母亲一样,把称名念佛撇在旁边,
这不是大势至菩萨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