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私募圈
私募圈(simuquan007):私募投资交流合作互助第一平台——汇集中国顶级私募投资人,提供品质行业资讯,把脉最新投资风向,整合投资资源人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肖肖的小家v  ·  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 ·  19 小时前  
超短龙补切  ·  陈小群左边是谁呀 ·  昨天  
超短龙补切  ·  陈小群左边是谁呀 ·  昨天  
小兵研究  ·  九年磨一剑,小兵研究又一年! ·  3 天前  
心禅道  ·  投资#789 ... ·  2 天前  
心禅道  ·  投资#789 ... ·  2 天前  
人生资本论  ·  巨变!婚姻法新规过于炸裂,大家惊呆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私募圈

关于投资的三个永恒的想法

私募圈  · 公众号  · 投资  · 2018-01-01 18:35

正文

来源: 价值微书店(ID:valuebook)

作者: 皮特·贝弗林

1

关于数学的价值

美国股市占到了全球股票市场市值的53%。如果美国每年的GDP增长4%-5%,通胀为1%-2%,这将相当好,实际上这非常好。但我认为,企业利润增长率超过这一速度的可能性非常渺茫。企业利润占GDP的比率已经处在了很高的水平,且企业利润的增长速度不可能一直快于GDP。很明显,如果真能这样的话,最终企业所创造的利润将超过GDP。


曾记得有人这样评论过纽约:律师比市民还要多。如果你称企业利润能够比快于GDP的速度增长,你会让自己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因此,如果你最大的希望便是企业利润每年以4%-5%的速度增长,那么对股市每年增长15%的预期怎么会合理呢?坦率地讲,这样的预期毫无道理……


几天前,我看了一下财富500强的名单。这些上榜企业的利润总额为3,340亿美元,而他们在年底时的市值为9.9万亿美元,现在可能至少已经增加到了10.5万亿美元。 从长期来看,投资者获得的回报就是这些企业所赚到的利润。 除此以外别无其他。政府没有提供更多的回报。没有人将更多的利润投入到股市中。一些人以摩擦费用的形式将资金拿出了股市,如投资管理费、经纪商的佣金,以及其他收费等。但3,340亿美元是所有的投资回报。



如果你拥有一家农场,农场上长出来的东西就是你能从农场中获得的一切。如果农场为你创造了50英亩的净利润,你就获得了50英亩的净利润。这种转换毫无神奇之处。如果你拥有所有的财富500强企业,如果你拥有这些企业100%的股份,你会赚到3,340亿美元。如果你为此支付了10.5万亿美元,那么你的投资回报率并不高。


你可能会说:“这3,340亿美元能否在5年内翻番?”在GDP以4%增长的情况下,这是不可能的。考虑到美国经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这样的预期非常怪异。无论何时当你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如果你进行一些数学计算,你就会发现这些都是谬论,然后你最好能改变一下自己的预期。

2

关于规模优势


对于哪些企业会成功,哪些企业会失败,规模优势有着巨大的影响。例如,在全球所有的商学院中有关规模优势的理论是:在经验曲线下的成本降低。复杂产品产量的增加能使试图有所改善并受资本主义激励的人们提高生产效率。


它的本质是,如果你增加了自己的产能,你就会更擅长于大规模生产。这是不可估量的优势,与企业的成败兴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们从各方面来阐述规模优势——尽管欠缺完整性。从几何学角度来说,如果你建造一个巨大的圆形池,随着池子越造越大,显然,表面积增加所需的铁和池子的体积均会相应增加,但在你进一步扩大尺寸后,单位面积的铁能构造更大的体积。简单的几何学,简单的事实就给你提供了规模优势,世间的事情大多如此。



例如,你可以从电视广告中获得规模优势。当电视广告第一次出现时——当有声彩色电影第一次进入我们的起居室时——它便拥有了无法比拟的魔力。在最初的时候,我们仅有3个有线电视网,它们的受众面达到90%。


如果你是宝洁公司,用这种时髦的方式打广告,资金不成问题。电视广告成本巨大,但你卖出了大量的瓶瓶罐罐,财大气粗。那些小人物就不成,他们被关在电视广告的大门之外。实际上,如果手里没有大量产品,就不要轻易使用电视广告——它是最有效的营销手段。


随着电视机走进千家万户,一些规模已经很大的知名公司搭了一个便车。它们不断地壮大和发展,直到一些公司开始变得臃肿和愚蠢,人在春风得意的时候经常容易犯这种错误——至少有些人如此……


你的规模优势也可以是一项信息优势。如果我来到一个偏远的地方,我可能会看到箭牌口香糖和格洛茨口香糖并排放在一起。我知道箭牌口香糖是让人放心的产品,但对格洛茨口香糖却一无所知。因此,如果一个标价40美分,一个30美分,我会把一无所知的品牌塞进嘴巴吗?况且嘴巴是自己的私人部位——仅仅为了那恶心的一毛钱?


规模优势还来自于心理学……我们很容易或有意或无意地受到其他人的喜好和行为的影响。因此,如果大家都在买同一样东西,我们就会认为它质量会更好。我们不希望自己赶不上潮流。


这种心理可能是无意识的,也有可能是有意识的。有时候我们有意识地作出这样的分析:“唉,我对这了解不深。他们知道的比我多,为什么不跟着买呢?”


这种来自于心理层面的“社交认证”现象创造了巨大的规模优势。例如,拥有范围非常广的分销渠道,当然,获得这种优势并非易事。可口可乐的一大优势就是,它在全球几乎每个地方都有销售点。


假设你有少量的软饮料,请问你如何在全球各地销售呢?全球范围的分销网络是一家大企业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并让它获得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某天你也能拥有这样的优势,别人想排挤你将是非常困难的。


还有另外一种规模优势。一些企业的本质是通过阶梯式逐步爬到垄断的顶层。


最明显的就是日报。在美国,除了一些超级大城市之外,基本上每个城市都只有一家日报。


这也是规模优势。 如果我有最大的发行量,也就意味着有最多的广告。一旦我取得了最多的广告和发行量,哪个读者还愿意看那些薄薄的,信息量更少的报纸?所以,这就是阶梯式的“赢家通吃(winner-take-all situation)”,是规模优势现象的另一种形式。


同样,因为这些巨大的规模优势,企业可以进一步地专门化,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领域中做得更好……


说起规模优势这个话题,我发现连锁店值得一提。连锁店这个概念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你拥有了巨大的购买力,这也意味着你获得了更低的商品成本。你可以在这一系列的试点中进行各种试验。你也走上了专业化道路。


如果有个小家伙在推销商的鼓动下在27种不同的商品中进行挑选,他将作出许多愚蠢的选择。但如果你是在种类齐全的商品超市购物,旁边有精明的冰箱专家给你提供参考意见,购买的过程无疑将变得更为顺利。


与此相反,如果一个小店里只有一个人负责买卖,很容易造成缺货的状况,就像一个老故事中说的,有一个小店里放满了盐,一个陌生人进来问店主:“你肯定卖掉了不少盐。”店主回答说:“没有,但你应该去见见那个卖盐给我的人。”

3

关于规模劣势


例如,以伯克夏·哈撒韦公司为例,我们是美国广播公司(Capital Cities/ABC)最大的股东。但我们的商业杂志创刊失败是因为对手有一个厉害的杀手锏——“进一步专业化”。


我们为商务旅行创办了一份旅游杂志,但我们的对手特地针对商务旅行部门也创办了一份杂志。就像生态系统一样,你必须不断地专业化。


我们的对手更有效率。他们能够给那些商务旅行部门的经营者提供更多的信息。此外,他们无需浪费纸墨,从不把商务旅行部门不感兴趣的杂志发给他们。这是一个更高效的系统。他们狠狠地挫败了我们这些依赖广域化杂志的家伙。


《星期六晚邮报》(Saturday Evening Post)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报纸已经不复存在。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越野摩托》(Motorcross),其读者是那些参加摩托车特技比赛的傻瓜。但他们热衷于这项比赛,因为这就是他们生活的主要目标。这本叫《越野摩托》的杂志完全满足了这类人的需要,它的利润率说出来可能会让你垂涎三尺。这些出版物的受众面之小可想而知。因此某些情况下,缩小规模、进一步专业化给你带来了巨大的优势,所以规模并不总是越大越好。



由规模扩张所带来的巨大缺陷是,随着你的壮大,你会滋生官僚主义作风,这让情况变得非常有趣,因为大人物并不总能无往不胜。一旦滋生官僚主义的作风,它便会深深扎根于人类的本性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