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化纵横
《文化纵横》杂志,倡导文化重建,共同思想未来,精心为您提供深度阅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汇易咨询  ·  JCI观察:巴西大豆产量预估“打架”,最高差 ... ·  15 小时前  
出彩写作  ·  deepseek推荐的写材料框架5个原则 ·  昨天  
要资讯  ·  大商所期货品种之铁矿石(上) ·  昨天  
要资讯  ·  周度研究精汇 | 洞见趋势 周周更新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文化纵横

“把苏联培养成对手”: 美国工业扩散的历史教训, 点醒中国|文化纵横热文重温·6月

文化纵横  · 公众号  ·  · 2024-08-06 17:44

正文

↓ 进入公众号 点击右上角“...”设 置星标
防止内容走丢
《文化纵横》2024年8月新刊发行
w h z h _ 2 1 b c r
稿 w e n h u a z o n g h e n g @ g m a i l . c o m
8 0 - 9 4 2



为与更多读者分享优质深度内容,特推出“文化纵横学术新媒体热文榜”。热文榜以文章品质为基本标准,结合各平台阅读数据和读者反馈情况。以下8篇热文精选自2024年6月编发文章。欢迎您点击阅读,重温对话,回看那些思想争鸣的火花。

陈蕊 (编辑)
文化纵横新媒体编辑部


01  全球动荡愈演愈烈, 很多人为何从中国找寻一条出路?

由于产业资本与制造业体系的持续萎缩,在先进生产力的竞争层面,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优势持续下降。由于缺乏物质生产力层面的有效支撑,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社会撕裂日趋严重;由于缺乏组织形态层面的深度改革,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社会危机也难以被有效缓解。危机时刻,社会主义再度在全球政治话语竞争中得到重视,成为人们应对挑战的可能方向。 (点击阅读)


02   “我们乘坐雅万高铁, 深刻理解了东南亚对中合作的痛处”

东南亚素来与中国联系紧密,在当今的地缘政治格局下更对中国意义重大。但当深入东南亚,它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却难以让人产生整体性理解。本文作者今年初赴当地调研“一带一路”倡议的进展,并广泛了解当地中企的情况,发现:在中国经济回归东南亚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当地内部经济、社会和文化内情的了解,东南亚重新成为一个“门口的陌生人”。 (点击阅读)


03  明星杨幂查重0.9%背后的“学术奇观”

杨幂在C刊扩展版所发论文的“查重率0.9%”,引发热议。有人指出,过高的查重率可能意味着相似观点的论文引用过多,缺乏原创性;而查重率过低可能意味着忽略了回顾既有研究成果,学术性不足。 本文分析了高校普遍存在的查重依赖现象。 在“查重迷信”愈演愈烈的现实之下,高校和被检测者都困于僵化的审核流程中。 (点击阅读)


04  这一90年代超中国10倍的非洲国家, 怎就落到如此境地?

南非6月大选中出现的民意变化引发世界关注,难以预估的发展前景更反映出 南非较长时期以来的发展困境。本文 作者曹丰泽是一名中企驻非工程师,他 基于 在南非、坦桑尼亚、肯尼亚、赞比亚等东南非国家切身的 工作 体会,展示了他眼中“南非没有发展愿望的现实”和“东南非国家‘日拱一卒’的发展未来”。 (点击阅读)



05  “特朗普只需巧施一策, 就能击垮拜登和中国”?

2024年的 美国大选再次将特朗普推至政治前台,美国对华政策的倾向更成为重点议题。本文作者是 特朗普的前国安顾问罗伯特·奥布莱恩,他给出了比特朗普在任时更为极端的对华政策意见,包括美国应与中国经济脱钩,对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增加60%甚至更高的关税,并恢复核武器试验。他认为只有全面削弱中国才能保证世界和平,而其中的重点就是切断经济纽带。 (点击阅读)


06 “把苏联培养成对手”: 美国工业扩散的历史教训, 点醒中国

全球产业链正进入转移重构期,这是反思上一轮全球化秩序的重要契机。本文梳理了 20世纪初期美国主动向苏联进行的大规模技术扩散,以及 二战后 跨国公司生产环节外迁引发的工业扩散。 历史经验表明:工业史中充斥着工业扩散国被反噬的教训,但鉴于市场与地缘政治因素相互交织,强行阻止工业扩散并不可取。 (点击阅读)


07  名校生的迷茫: “我们费尽全力, 只不过为了做中产阶级?”

受近年严峻就业形势与教育内卷化的影响,人们开始怀疑高等教育的意义,高等教育正经历一场价值危机。 本文认为: 大学教育没有任何实用主义的目的,那些希望借名校光环获得世俗成功的人,在入学时就已达到目的。 教育的目的应在于培养一种能力:对于我们观察到的任何事件和现象,我们都能找到新的和不同的意义。 (点击阅读)


08  “一家供应链公司的市值, 怎么就超过了德国公司的总和?”

英伟达公司股价在2023年飙升240%后,2024年又大幅上涨170%。 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热潮意味着, “算力”作为现代AI的物质基础,决定了谁能开发AI、开发何种AI,以及谁能获利。 在行业和地缘竞争背景下,出于被锁死的担忧,许多人工智能公司已开始拒绝使用 英伟达 芯片;由于“算力”已成为战略资产,国家层面也开始介入并倾向扶持新兴企业。 (点击阅读)


[ 原创编译热文榜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