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交建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交建)官微。中国交建是特大型中央企业,主要从事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以及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中国交建在香港、上海两地上市,业务遍及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铁建  ·  行业争霸,国家级测量大赛正式开幕! ·  16 小时前  
中国城市规划  ·  要闻 | ... ·  3 天前  
中国铁建  ·  天天“双11”,铁建员工网购专享内部价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交建

央视《中国新地标》节目聚焦上海洋山港

中国交建  · 公众号  · 基建  · 2024-10-20 19:41

正文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文国际频道倾力打造30集大型系列节目《中国新地标》,近日在《今日环球》等栏目中播出,CCTV4各新媒体平台同步上线。其中,6集节目分别报道了公司建设的深中通道、平陆运河、新疆乌尉高速公路、洋山港、常泰长江大桥、张靖皋长江大桥等6个重大工程,深度聚焦横跨祖国大江南北的大国基建,立体呈现公司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卓越成就。跟随记者的镜头,一同打卡“中国新地标”,见证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巨大成就,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蓬勃生机。






↑点击观看视频↑


上海是一座因港而生、向海而兴的城市。过去一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900万标准箱大关,连续十四年居全球第一。其中,洋山港贡献了约51%的集装箱吞吐量,创下新的历史纪录。多年来,洋山港不断进行扩建和改造,运输服务保障能力一再提升,为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迈向“全面建成”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上海南汇区芦潮港出发,穿过32.5公里长的东海大桥,记者来到了洋山港。下了大桥,最先看到的就是全球单体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洋山四期。这里能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作业,一个昼夜的吞吐量可达27000标准箱。

从2005年洋山一期竣工,到后来洋山二期、三期投入使用,再到2017年洋山四期开港试运行,洋山港一直在不断进化。但即便如此,洋山港现有的泊位依然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对外贸易需求。洋山港急需下一次进化。


小洋山北作业区:

2.0版全自动化码头

由于洋山港南侧已经基本被开发完毕,于是各方把目光朝向了尚未开发的北侧。专家发现,尽管北侧的水深比南侧浅,但岸线资源优势明显,经过研究,最终决定在这里建设一个2.0版的全自动化码头——小洋山北作业区。

中交三航院副总工程师 刘广红

洋山的一二三期是传统的人工集装箱码头,洋山四期是一个全自动化的集装箱码头,那么这个小洋山北侧,我们是在洋山四期的基础上做了更进一步的优化。我们其实是想把它打造为全球集装箱(码头)的标杆。


小洋山北作业区

首次采用桶式基础结构建设码头

既然要成为“标杆”,那小洋山北就必须从各方面都做到领先。在首先开工的工作船码头上,施工方采用了一种桶式基础结构,也就是俗称的“大圆桶”来构建码头基础。

总台央视记者 张剑

现在大家在我背后看到的就是一个高31米、宽40米、重约5000吨的大圆桶。它将被用于小洋山北作业区的防波堤的建设,现在这个大圆桶正在模块车的帮助下,以非常缓慢的速度朝我现在所站的这个半潜驳船上移动,等大圆桶完全上到半潜驳船上之后,它会再做一些准备工作,随后花上约6到8小时的时间,走21海里的海上旅程,前往对岸的小洋山北作业区。

中交三航(舟山)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霍振东

传统的码头,我们第一步可能是先打桩,再做下部结构,再做上部结构,再做其他的面层结构。涉及到越多的工艺跟施工设备,可能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会越大。那我们现在整个在现场把基础做好。通过出运到现场,排水、下沉,那我们基础结构部分就结束了,相当于把整个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已经降到了最低。

由于这是世界上首次在深水环境下放置如此大尺寸和重量的大圆桶作为码头的基础,因此它能否平稳沉入海中,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为此,专家在实验室里模拟了海洋环境,利用实物模型进行了验证。果然,模型入水后,很快就发生了倾覆现象。

中交三航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总工程师 苗艳遂

我们看到,这个桶它本身的结构形式是一个下面大、上面小的这么一个状态。它跟我们的船实际上是一样的,当下面大的部分它没水了以后,它上面小的(部分)稳定性是不足以支撑整个桶式基础的稳定性的,所以它发生了倾覆的状态。

那么,该如何增加大圆桶入水时的稳定性?经过反复的计算,上百次的实验,最终工程师们找到了解决办法。第二天,记者乘船来到了海上的施工现场,这时,前一天从海工基地运出的大圆桶也已经抵达了这里,开始安装了。

总台央视记者 张剑

现在大圆桶正在我的背后缓缓下沉,我注意到,工作人员在大圆桶上面吊了几根巨大的橙色吊带,而它们就是帮助大圆桶稳定下沉的关键。

中交三航局小洋山北项目总经理部副总经理 赵辉

我们采用的是一种吊力辅助的方法,就是我们通过大圆桶上四个吊点,然后起重船给它挂上钩之后,每个吊带上承受150吨到200吨的吊力,这样子就是说在下沉过程中,它不会因为波浪,还有本身桶的一些稳性的原因,在下沉过程中避免倾覆。

从大圆桶运出,到它最终沉放入海,整个过程一般都要持续2到3天。今年5月,小洋山北作业区工作船码头工程的30个大圆桶已经安装完成,目前正在进行的是防波堤的安装,而后续项目的建设预计将使用超过500个大圆桶。

洋山港主要负责将上海本地及周边长三角地区的货物远洋航运至欧美各地,而这些货物需要前期先运至港口,再行转运。由于洋山港原本的设计就是以大型深水泊位为主,因此小型泊位十分缺乏,每天都要拿出3到4个大船泊位停靠这些转运的小船,这样一来,经常出现大船排队靠泊的情况,十分影响航运效率。

而小洋山北作业区的建设,就是要解决这一问题。按照规划,小洋山北作业区将拥有7个7万吨级和15个2万吨级集装箱泊位,能够充分满足中小型船只的停靠需求。


南北两侧港区联动

将极大增强洋山港战略纵深

随着中国进出口贸易量的不断增加,国际海运的需求将持续扩大。未来,在小洋山北作业区承担了长江黄金水道的江海联运、近洋支线等业务后,洋山港南侧港区的泊位紧张问题将得到解决,整体运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南北两侧港区形成联动关系,将发挥出“1+1>2”的作用,极大增强洋山港的战略纵深。

马士基亚太运营中心副总裁 沈礼明

洋山港的扩建,会带来更高的货运效率、更好的连通性。特别是那些通过长江运到这里的货物,可以再通过这种大船,从洋山港出发,接入我们的全球航运网。我们非常乐于见到洋山港的进化,我们期待它能发展得越来越好。

上港集团生产业务部副总经理 周勇

整个小洋山北侧作业区投产以后,它将进一步提升整个洋山深水港的作业能力,增强整个洋山深水港区在服务全球及区域经济合作中的竞争力。它也是长三角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重要的一个载体。

上海打造世界级航运中心的脚步从未停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深水港之一,洋山港不仅在全球运输效率中名列前茅,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在全球资源配置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断进化、升级的洋山港,将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从“基本建成”向“全面建成”跃升,为促进中国的进一步对外开放、为世界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


央视丨党委工作部 | 三航局丨三航院


欢迎转载 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

央视《中国新地标》节目聚焦深中通道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