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蜜妹
(本文为杠杆游戏小妹闺蜜财经原创,欢迎关注!)
中兴事件近几日连续刷屏,以至于朋友感慨“打开手机,感觉哪哪儿都是它”。
4月16日晚间,美国商务部发布对中兴通讯出口权限禁令,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出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期限为7年。
而目前中兴通讯约有20%—30%的元器件由美国公司供应,如果实施出口禁令,中兴将遭受巨大损失。
所以这几天,先是中兴A股、H股双双停牌,中兴的美国供应商的股票也大幅下挫,最严重的跌了30%以上。
而后是,4月18日晚,一张中兴76岁的创始人侯为贵在机场的照片被大量传播,他身后还跟着中兴的董事长和CEO,被媒体称为“连夜赶飞机‘救火’” 。
对于中兴危机,蜜姐不打算高喊“今夜,我们都是中兴人”,而是想从这个危机事件中,跟职场的朋友们分享,关于打造个人财富创造能力的一点启发。
01
难以替代的价值
日本经历了经济泡沫的破裂之后,被认为有失落的十年、二十年甚至有人说是三十年。
但一些日本企业的发展,却是让蜜姐很受启发。
比如索尼的摄像头,不管手机市场如何风起云涌,今天谁坐上高端手机的头把交椅,谁市场占有率最高,它都不愁销量。从苹果、三星、LG、小米、华为……有的手机制造商是整个系列,有的是部分高端机,都采用了索尼的摄像头。
再比如,上个月,松下的车载锂离子电池在中国开始进行量产了。也就是说,不管你买特拉斯还是国产电动车、混合动力车,有可能用的都是松下的电池。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常见的还有液晶显示屏等。
这些闷声发大财的日企,其实做的就是一件“躺着挣钱”的事儿。
那我们个人能否打造属于自己的特殊价值,实现传说中的“躺着挣钱”呢?
02
为何有人能躺着挣钱?
其实“躺着挣钱”只是一个比喻,想要说明的问题是,有的人即使长时间不工作,也能保证有一定的收入。
这事儿听起来很不靠谱,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比如一种非常传统的收入方式:版税。
韩寒当年写作的《三重门》火遍全国,据出版社透露的消息,这本书销量高达95万册,韩寒的版税收入破120万。他一度因为这本书的版税收入,被称为了“中国作家中最年轻的百万富翁”(不过,当时韩寒宣称,自己这个百万富翁“名存实亡”——挣的不如花的多,这个以后再聊)。
再说一个大家都特别熟悉的出版物:庞中华的字帖。
可能蜜友们,即便没有练过庞中华的字帖,家里也有一两本。
庞中华的版税收入到底有多高,蜜姐不得而知,不过据2004年《京华日报》报道,庞中华的字帖从上世界八十年代起到2004年销售了1.2亿册。
而今,知识付费时代,“书中自有黄金屋”等到了最直接的量化和最便捷的变现。
当然版税也变为了课程收费,不过专利收入恐怕更让你吃惊。
现在出门,不带钱完全没问题,走到哪里都可以“扫一扫”。
而这个扫一扫的二维码,2017年实现了专利收入7亿元,且享有被授权方20%的股权。
2011年凌空网创始人徐蔚,申请了“二维码扫一扫专利”。他先后拿下了中国、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区域的二维码扫码技术专利权。
2017年,徐蔚担任董事局主席的公司,授权美国发码行、中国台湾地区发码行使用“二维码扫一扫专利”,收取了独家授权费用约7亿元人民币,该公司同时还享有美国、中国台湾地区被授权方20%股权。
当然,这些都是大咖们的传奇,但作为职场中的“搬砖工”其实同样有着“躺着挣钱”的机会。
03
别让自己只能搬砖挣钱
当有的人屏蔽一切幼齿游戏,饱览群书、苦练钢琴、开发软件的时候,大多数人还是在享受愉快的生活。
所以,如果你卖不了自己的书、唱片、软件等等的时候,不要一句“赶上风口猪都能飞上天”安慰自己了事。
而是想想如何挖掘自己除了搬砖之外的挣钱能力。
比较简单而传统的方式,比如当个包租婆,也能实现另一种方式的躺着挣钱。
蜜姐的前同事,刚参加工作就一直念叨要买个小房子,当包租婆。这姑娘虽打扮入时,却非常懂得开源节流,很少冲动消费(一度成为女同事们学习的楷模),每月定期交工资给爸妈,让其帮忙理财,五年前,在父母支持首付的情况,实现了当一个小包租婆的心愿。
可如果刚需现在买房都还是问题,不如换个姿势思考。
本行内,有无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呢?
比起怂恿别人做斜杠青年,蜜姐觉得脚踏实地搞好本行更容易实现躺着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