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开团
瓜妈说:
育儿百科书,我过往分享过好几本,比如《美国儿科协会育儿百科》、《实用程序育儿法》等等。
如果只考虑“可以用多久”,这本
《DK育儿百科全书·婴儿成长日日记》看起来
是没有优势的
,因为它只专注0-1岁宝宝,而其他有的是写到6岁的,感觉可以用更久。
但我选择团这一本,却是
看重它这一点
,因为
宝宝出生第一年是妈妈们
最焦虑最需要帮助的一年
,同时也是个人
育儿理念初步形成
的一年。
如果这一年,你
了解育儿知
识不够准确、甚至是错误的,那是会
直接影响宝宝健康和安全的
,所以,有一本
权威、全面且细致的育儿百科书是非常必要
。
这本《DK育儿百科全书·婴儿成长日日记》就是
把每一位妈妈所必须要了解的最最最基础的育儿常识、育儿办法
,对应到宝宝成长的
每一天
当中,
仔仔细细地和你说个明白,手把手教
你要怎么照顾宝宝的吃喝拉撒睡玩、要怎么照顾生病的宝宝、要怎么引导宝宝建立规则等等,
还和你分享了一些
你自己可能需要的产后健康指导和心理辅导。
帮助妈妈打好基础,那么,将来带娃就轻松多了。
又因为它是具体到某一天的,每天看两页,你对宝宝的“今天”和“明天”会有什么变化、可能会碰到什么问题、需要注意什么等等问题,都能做到了“心里有数”,自然也就
不焦虑了
。
而且,它的每一个
知识点都讲地非常非常细致、透彻
,比如维生素的补充,其他育儿百科书上一般只讲到“
各种维生素的功效、有没有必要添加
”,差不多就300多字的内容;而这本书里
讲了整整25页
,把
各种维生素的
来源,功能,哪一天开始补充
全部都说清楚了。
妈妈们
只要看这一本,就能把问题搞清楚,是非常省心的。
所以,如果你的
宝
宝10个月以下
,
或者宝宝已经两三岁但
最近有二胎打算的,
又或者有
闺蜜怀孕正在愁不知道送什么的,首选这本书,没二话
!
-
宝宝已经10个月以上的
,看起来
好像书买回去最多也只能用两个月
,但因为这本书是专门写给新手妈妈看的,
本身分享的就是最基础、每位妈妈都有必要知道的育儿常识
,比如宝宝日常护理知识、疾病护理常识、辅食添加、营养补充、性格培养、习惯引导等等等,
3岁以下的宝宝也都是适用的。
所以,虽然你的宝宝已经快1周了,甚至是已经1周+了,但
只要你有心多了解宝宝、多学习科学的育儿知识和方法,
这本书
同样值得入手
。
-
还有,如果周边有
闺蜜怀孕
了,我
想不出还有比送这本育儿书更贴心、更实用的礼物
了,虽然不贵,但它所给予的帮助是再昂贵的礼物都比不上的,哪怕过了很多,她
只要回想起宝宝出生的这一年,都会特别特别特别感激你
送了这么棒的礼物。
而且,书也不贵,我给你们争取到的
团购价才108元,还送一本39元的《DK宝宝游戏与能力训练百科全书》
,仅仅是
花100多,就能让自己变得更专业、在育儿路上更从容
,我觉得是很值的。
看过介绍的妈妈们赶紧下手吧!
如何购买
方式一:
直接长按下方二维码进入购买页面
(按住图片2秒,选择识别二维码,进入购买页面。)
方式二:
拉到文末点左下角“阅读原文”,直接进入购买页面。
方式三:
想用支付宝付款的,直接下载微店买家版APP,搜索“神奇精选”,进入购买。
如果操作中遇到困难,微店直接呼喊客服。
昨天没来得及看预告的妈妈继续:
对当妈的来说,宝宝出生的头一年,绝对是人生中最难熬的一年。
迎接新生的喜悦,很快就被一大波的“挫败无力感”冲淡,甚至那些看
别人做都特简单
的事,
到自己这里无一不是灾难
:
好不容易做到“熟能生巧”了,照顾宝宝吃喝拉撒睡是没什么大问题了,又要开始
操心他的身体和智力发育
了:练习翻坐爬站走、认知颜色形状、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发展手部精细动作技能、学说话、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性格等等。
但最糟心的,宝宝每天
各种状况不断
:
吐奶、厌奶、闹觉、发烧、咳嗽、过敏、湿疹、枕秃、红屁股、肠绞痛
……生了娃之后,没有一天是舒坦没有烦心事的,每天每天都在心疼、焦虑、不知所措,
经常是宝宝一哭,自己心一酸,眼泪就掉下来。
但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年妇女,我们都有积极面对生活坎坷的自觉。
为了照顾好宝宝,买了《育儿百科》、《DK家庭医生》
为了宝宝睡眠好,买了《婴幼儿睡眠圣经》
为了宝宝吃好,买了《婴幼儿辅食圣经》
为了养个聪明宝宝,买了各种益智游戏书和早教方案
为了捋顺他的小脾气,又买了《孩子.挑战》、《养育男孩》、《正面管教》等等等
…..
但书买了一堆,有了问题,还是不知道要怎么办,因为“
没空看
”;因为“
看过,但忘了是在哪一本书上
“;因为”
看了还是不知道要怎么做
“;最无奈的是,“
看的书越多,越不知道要听谁的,因为很多理论是矛盾的
”。
所以,当我看到这本由英国DK(全世界最负盛名的科普百科类图书出版社Dorling Kindersley)出版的
《DK育儿百科全书·婴儿成长日日记》
,
毫不夸张,两眼都放光了,这就是我
当时做梦都想有的神书
!
现在的妈妈真的超幸运
,赶上好时候,能够拥有这么
权威
、这么
全面
又这么
细致
到每一天的育儿指导书,相当于是“
高级育婴师手把手教学
”了。
像我那会儿,
碰到问题都不知道问谁
,爸爸妈妈们知道的都是
30年前的育儿经
,套在瓜瓜身上肯定不合适;闺蜜群里
又没有“妈妈级专家”可以取经
,
什么
都靠自己摸索
,翻各种国外育儿网站、看各种版本的育儿百科......在这一块上花了好多好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当时能有这样的书,我
可以剩下多少时间好好陪娃啊,而且,还不焦虑
。
妈妈们看到书就知道,它
非常“大部头”,16开,足足430页
,这么大的开本又是如此的厚实,可以想见它的信息量到底有多丰富。
这么说吧,0-1岁宝宝正常发育可能会遇到的
所有问题、需要注意的事项
,包括
吃喝拉撒睡、发育、学习、游戏、疫苗接种、日常护理、托儿服务、疾病护理、急救常识、行为习惯引导和实用育儿好物
等等等,以及你自己可能需要的
产后健康指导和心理辅导
,
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答案。
比如:
这里有妈妈们
最关心的宝宝吃饭问题
,包括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辅食添加等等。
这里有新手妈妈
最茫然的日常护理问题
,包括怎么护理宝宝的生殖器、怎么拍嗝、怎么护理脐带、怎么洗澡、怎么处理红屁股、怎么缓解出牙不适等等。
妈妈们都要知道的
宝宝每个阶段的学习重点
,比如颜色、形状的认知等等。
还有妈妈们
最想知道的产后瘦身、锻炼和胸部护理知识
等等。
讲真,
这1本的知识覆盖面,顶得上我书架上厚厚的一摞书
。
而且,它的编辑团队非常强大,有权威儿科医生,知名儿童心理学家,注册营养师,婴儿喂养专家,资深儿科护士和经验丰富的家长,确保
每一个知识点都实用、准确、权威
!
它还是市面上唯一一本
以天为单位
来划分主题章节
,
一天一天
地叙述宝宝出生后的
一切信息
以及一切我们
需要了解
的宝宝的事情,一直到宝宝满12个月。妈妈们
每天只要读2页,按部就班就能做很好。
就像它的扉页里说的那样,“父母们将在这部《DK育儿百科全书.婴儿成长日日记》中,找到关于宝宝
第一年里每一步
成长的综合性指南
”。
真想马上分享给你们,但是,出版社说没货了,之前首发把半年的库存都卖光了,“要等明年3月
(我是去年联系的出版社)
“。
等啊等,等啊等,终于来了!
更惊喜的是,虽然我们是第二家开团这本书的,但出版社被我的诚意感动,还是给了首发优惠哦——
首发的团购价
和一本价值38元的
《DK宝宝游戏与能力训练百科全书》
。
这本《DK宝宝游戏与能力训练百科全书》,我也是非常喜欢的,书角都被我翻烂了。
它
以月为单位
为爸爸妈妈提供实用性的
亲子游戏指导
,让宝宝在游戏中掌握婴儿所需技能,还有独特的婴儿技能成长图显示了技能的发展趋势。
可以说,
啃完这两本书,宝宝出生第一年大部分的问题,你就都能做到心里有数了
。备孕的、准备二胎的妈妈,建议一定收!
虽然瓜瓜已经这么大了,这本书我都用不着了,但看到这本书,我一口气就买了10本,自己留了一本
(平时很多妈妈向我取经,碰到书里有的,我就偷懒拍内页发他们
)
,其他的都送怀孕的闺蜜们,她们都说我是“
送到心坎上了
”,毕竟
衣服纸尿裤玩具人家自己都会买
,但没有当过妈,哪儿知道
哪一本育儿书更好用哦,送上这么一本精装DK的育儿百科书,既贴心又显档次
。
现在,就跟我一起来翻翻这套书,看看它到底有多好吧!
我们以往见到的育儿书,都是按月份来编写,它会告诉你3-4个月宝宝要喝多少毫升奶、4-5个月宝宝要喝多少毫升奶。
但不会
在18周零1天
提醒你,”
如果人工喂养的宝宝看上去总是饥肠辘辘,你可能需要考虑…..选用特殊配方奶了
“;或者在你
产假快结束
的前一个月建议你”
如果你很快就要回去工作……你需要逐渐减少喂奶的次数……直到喂奶次数能够适应你的工作
“。
而这本《DK育儿百科全书·婴儿成长日日记》可以。
它是
对应宝宝成长的每一天
来编写的,在宝宝出生后第一年的365天,
每一天
你都能在书里找到你需要了解的、对应宝宝成长的方方面面的知识。换句话说,你只要对应宝宝的月龄,
每天读上2页
,照着做,基本上就
能把宝宝照顾好
。
看到这,妈妈们可能会担心,如果哪天
想找个什么资料
,又忘了是在“哪一天”看到的,怎么办?
很简单,和其他DK科普书一样,它也在书本的最后设置了“
索引
“,只要是书里有的知识点,你按照它的
拼音的首个字母
去找就能找到它所在的
页码
,非常好用。
比如,“
脱水
”,它的拼音是“tuo shui”,首个字母是“t”,我们就去字母T的下面找。找到之后,你会发现“脱水”的下面还有“
发热
”、“
腹泻
”、“
感冒
”、“
何时就医
”、“
迹象
”、“
呕吐
”五个小点。
按照这些提示的页码读下来,你就会知道,
原来发热、腹泻、感冒、呕吐都会导致宝宝脱水
,如果你观察到宝宝有排尿减少、皮肤变得干燥、卤门略微凹陷等
严重脱水迹象,就要马上送医
等等。
又比如,你想了解要怎么“
断奶
”,先根据它的拼音“
duan nai
”,找出它的首个字母“
D
”,在这里,不仅告诉你
“断奶”对应的内容是在书本的P25、P162-163
,它还把
断奶后宝宝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比如辅食添加相关问题、使用杯子、食物过敏等等
都罗列出来了,一步到位
。
科普书籍,我是认准DK的,闭着眼睛收的那一种。因为在不管是在
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
,它都是
让人服气
的,像《DK儿童太空百科全书》、《DK自然发现大百科》、《DK动物生活大百科》、《DK万物运转的秘密:给青少年的物理世界入门书》......几乎是每一本都做到了
同类科普书中的TOP1
,更是多次拿下国际
科普图书最高奖
——安万特科学图书奖。
我想,这本书也一定会成为育儿百科中的经典,
足足两千多个育儿知识
,把所有你能想到的、想不到的、常见的、少见的、大大小小的
育儿问题全部说透
。
喂奶、换尿布、洗澡(包括怎么清洗宝宝的生殖器)、拍嗝、安抚、安全、防晒、辅食添加、睡眠训练、缓解出牙不适、断奶、各种维生素的补充。
包括模仿、餐桌礼仪、追踪物体的能力、培养记忆力、如厕训练、颜色认知、形状认知、语言发育、使用杯子、自主进食、翻坐爬站走、手部精细动作锻炼等等
包括感冒、发烧、疝气、腹泻、呕吐、吐奶、湿疹、流鼻涕、便秘、脱水、疫苗接种、过敏、呼吸系统疾病、黄疸、预防蛀牙、外伤、手足口病、中耳感染、百日咳等等婴幼儿常见疾病护理还有一些关系宝宝安全(预防婴儿猝死、户外活动的安全性等)、急救(窒息、外伤等等)的知识分享。
包括支招如何建立依恋关系、应对分离焦虑、转移注意力、引入纪律等等,还给妈妈们介绍了试错法、袋鼠育儿法、制作记忆盒子、角色扮演、镜像反应等先进教育法/理念;
还有专家解读宝宝种种行为,帮助妈妈加深对宝宝了解,更好接纳宝宝:
宝宝总要人抱,这正常吗?
当我关注宝宝的哥哥姐姐时,他就开始吵闹,这正常吗?
我家男宝宝似乎更喜欢玩女孩子的玩具,这正常吗?
宝宝为什么爱蹬腿?
扔东西是调皮捣蛋吗?
怎么读懂宝宝的语言?
怎么应对讨厌洗头的宝宝?
(1)有常见育儿问题
奶粉怎么选?
仅仅母乳喂养一段很短的时间,到底值不值得?
在公共场所喂奶,你怎么看?
能不能用安抚奶嘴?
过早断奶会不会让宝宝更容易发生过敏?
宝宝每天睡多久才正常?
是不是应该要鼓励宝宝把碗里的饭都吃光?
怎么选托儿所?
怎么选婴儿床
?
应不应该给宝宝注射预防甲型H1N1流感疫苗?
什么时候可以用抗生素、什么时候没必要用?怎么用?
(2)有各种冷知识。
隔离霜对尿布疹效果明显——隔离霜里含有的氧化锌可以减轻炎症,还能保护皮肤;
6个月是宝宝啼哭高峰期;
宝宝眼皮黏住了怎么办?
生理期间能不能喂奶?
宝宝多大可以坐飞机?
怎么分辨宝宝是左利手还是有利手?“
(3)甚至,连你可能生的是双胞胎这种情况也考虑到了。
8、除了关注宝宝,它也关心妈妈的健康,同样提供了一些产后复原、瘦身、心理健康、夫妻生活的实用建议。
除了知识量大覆盖面广,它在
内容上也更加详尽
,比如
维生素部分
,育儿百科里只有没有必要加维生素和各种维生素简单的效用介绍,而我们这本书里
足足讲了20多页
(部分非一整页)
,提到了有各种维生素的
来源,功能,多大开始补充
。
没有带过娃的妈妈,写不出这样细致的书。
DK整个孕产系列,在育儿界是非常权威的。
这本《DK育儿百科全书·婴儿成长日日记》也是,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英、美、德、法、意大利、葡萄牙、韩国和我们中国出版。
之所以能得到这么多国家父母的认可,这要归功于它的编辑团队,阵容非常强大,可以说是汇集了
各个育儿领域的专业人才
,比如
英国皇家内科医师学会
会员(儿科)、
医药学士
伊洛娜·本德菲医生,
婴儿喂养专家
贝拉·戴尔,
医学顾问
卡罗尔·库珀、
英国心理协会副研究员
克莱尔·哈尔西医生,
公共健康注册营养师
菲奥娜·威尔科克、
资深儿科护士
珍妮.霍尔等等。
同时,他们也
都是2-3个孩子的爸爸/妈妈
,比如主编伊洛娜·本德菲,是4个孩子的妈妈;贝拉·戴尔、卡罗尔·库珀、克莱尔·哈尔西等都育有3个孩子;专业素养和丰富的带娃经验让他们对育儿有更深刻的理解,所以,你会发现这本书里涉及到的育儿知识都
非常有实际指导意义
和
很强的实战性
,而且
够权威
。
比如,宝宝可不是饿了尿了才哭,这里头的道道可多了。
虽然我知道,作为
全世界最负盛名
的科普百科类图书出版社,
DK出
品
就意味着
数据准确,注重细节
。
但因为是推荐给你们的,为了确保每一个知识点都准确无误,我把这本书
仔仔细细读了2遍
,还特意找我的好朋友OK妈深入探讨了一翻,因为这套书当时是她强烈推荐给我的。书上的
每一个小点我们都全部确认过,是准确无误的
,除了P85挤奶演示图里的
图片姿势是不够准确
的
。
正确的姿势应该是手指
压向
胸壁~然后
挤
,手指
不可
在皮肤上移动
,因为是手指按压乳腺管开口处才有效,而如果参照图上的方法,手指会移动。
我本来想找1张准确的图放上来演示给你们看,但发现居然找不到!想了想,应该是因为
挤奶是一个连贯的动作
,拍照的时候没办法做到准确的表达
吧。
出版社说,英国DK方面表示会修改原版书,
只保留第一幅图片,
后两幅图届时会删除。
而且,他们还联系了《中华医学杂志》(中国卫生部中华医学会的会刊)的专家确认过,
文字部分是没有问题的
。
这是专家给的建议:
1、挤奶前可用梳状、打圈等手法对乳房、乳晕、乳头的适当按摩。
2、在乳晕周围(约乳头2~3厘米处),手呈“C”形,向胸壁处按压~挤~按压~挤。掌握节律,沿乳晕依次旋转挤压。
但如果,乳头水肿的,需要冷敷处理后挤奶,可减少疼痛和水肿。
不像其他育儿百科书那样,全部都是一大段一大段的文字,而且图片很少,偶尔几张也是灰扑扑的,不好看;
这本书,和任何一本DK百科书一样,
非常强调图文并茂
,
图片直观、文字精炼,
读起来轻松又易懂,看完就知道怎么做了,
实操性非常强
。
“
插图精美
”,一直是DK图书绝对不能撼动的特点,无论是
大图还是小到只有豆腐块大的插图
,都堪称
顶级摄影作品
。
瓜瓜也特别爱翻,因为觉得里面的“妹妹好看”。他一直非常执着地相信我会给他生个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