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真实故事计划  ·  遗物整理师,看见中国式家庭的缝隙 ·  5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人到中年,只有住院才有机会放空自己 ·  4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资讯|嘲讽00后找不到工作,网红羊毛月7天掉 ... ·  5 天前  
新周刊  ·  这次,华为真的“强得飞起”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生活周刊

阿来送你10个旷野故事,愿给生活一丝喘息

三联生活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24-11-30 18:00

正文










冬天到了,大自然开始沉睡和蓄力,以便来年生机勃勃地复苏。人在冬天,被厚厚的大衣和长围巾包裹,总是更容易感到幸福。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茅盾文学奖获奖者阿来的新作《去有风的旷野》。在书中,大自然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生命的韵律和故事。


让我们卸下疲惫,跟随着阿来的脚步,在旷野中自由游弋,在雪山中欣赏巨人般的四川红杉,共享清风明月与冬日的庄严,然后变成一颗树,任凭旷野的魔幻力量填满自由的心!



让生活慢下来的秘密,就在有风的旷野
当生活滚滚向前,想开辟一方让时间慢下来的天地,似乎也成了奢侈。我们奔波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中,逐渐失去了与自然的链接,也失去了对生活的感知。还记得最近一次抵达“旷野”是什么时候吗?那种让双脚真实地感受泥土,让眼睛重新变得清澈,让耳朵听见山野呼吸的感觉。

作为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不仅仅是一位作家,更是一位行走文学的践行者。在他的笔下,无论是四姑娘山的秋景、米仓山脉的云海,还是稻城亚丁的岩石,不仅仅是自然风光,更是在探讨人与自然、人与自己的关系。他曾说,行走让我们认识世界、深入世界、呈现世界,这样人生才可能走向开阔。

纪录片《文学的故乡》中的阿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翻开阿来2024年新作《去有风的旷野》,你会发现,“旷野”并非遥不可及,它就隐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缝隙里,等待我们去发现去探索。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
《去有风的旷野》
阿来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不必赶路,要感受路

我们成为大树,树干,树叶,树根,树皮,我们埋藏在地下,我们是岩石,我们是橡树,在旷野里并排生长。
——惠特曼

“时代在以我们并不清楚的方式加快它的步伐,总有一个声音在催促,快,快!却又不告诉我们哪里是终点,是一个什么样的终点。”

作为一个从大地上走来的作家,阿来始终拒绝让快节奏的生活将自己的人生变成段子,在他看来,人生是一个漫长、缓慢的进程,没有那么短。于是他选择把心交给旷野,以一个他者的身份,去探险种种奇遇,每每深入一片土地,心中的速度便自然降下来。“一个小时走5公里和一个小时飞720公里,看到的东西是截然不同的。”“大自然有时候能给人提供一种慰藉,所以我总是要抽时间从河谷地带的人间社会出去,经过人间,最后到没有人间的自然中去,那是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它的美丽会给你安慰。

纪录片《文学的故乡》中的阿来
《去有风的旷野》收录的便是阿来的十个行走往事,十个把心交给旷野的故事。

在十二背后,他借由喀斯特溶洞遥想岩石几亿年的历史。“缓慢,从容,水蚀石穿,不慌不忙。人的生命短暂,地球自己却有的是时间。”置身其间,一切都凝固无言,只感觉造化的伟力,只感到地老天荒。

在莫格德哇,他躺在草地上静享世界无声,山峙水环。回望当年的古战场,如今草色弥天,牛羊蔽野;他在墓群遗迹旁,细数生生不息的族群与文化。

在稻城亚丁,他感觉自己变成了一棵香气充满的树,“吃蔬菜让人觉得自己是一个人,吃肉觉得自己成了某种凶猛动物。吃饱了蘑菇,我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棵树。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但我确实觉得自己成了一棵香气充满的树。而在树下,一场细雨后,拱破泥土,生出了那么多的蘑菇。”

多年来,阿来始终将行走和写作视作自己的宿命,他攀行在旷野之间,任群山的波涛把他身体充满,抬头仰望苍穹星际,俯身凝视花草生灵。诚如知名作家马伯庸所说,“阿来对于自然的理解、对于自然的亲近,一定并不仅仅只是局限在思考上,他一定会身体力行。”如果他不曾呼吸川藏稀薄的空气,不曾听到高原日出的鸟啼,就不会有《尘埃落定》《格萨尔王》等作品中那些震撼人心的文字,就不会有小小的人无法对抗世间的绝望。

从四川到云南、贵州、甘肃……作为中国最早的行走文学践行者之一,他在行走中发现了旷野诗意、诗性、诗心与诗情,为世俗庸常提供了一方寻求解脱的天地,也“为过往的历史存真,为消逝的生活留影”。

他的文字有一股旷野气,一种植物的质感

阿来之所以能在行走和文字中重建心中的旷野,主要源于他探索大地的心态和视角。他的文章无一不聚焦花草树木,每一次漫游,都是一次高原花草的追踪,在他的手机和电脑硬盘里,储存了数万张植物图片,因而被读者们亲切地称为“作家中的植物学家”

莫言曾评价阿来“如果世界文学是一个百花园的话,那阿来的创作是这个百花园当中具有特色的引人注目的一朵。”他们一起旅行时,阿来对植物的了解程度曾令莫言惊讶,后来莫言还为阿来写了一首诗,开头便是“欲知草木问阿来”。著名评论家李敬泽也称赞:“阿来是一个博物学家,他对自然充满了热爱和敬佩,有一种凝视和珍惜。”

纪录片《文学的故乡》中的阿来
在《去有风的旷野》中,阿来便呈现了他作为一位植物学的痴迷者和博学者的一面。棘豆、风花菊、香青、蝇子草……他爬上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对每一株我们看似无名的花草如数家珍。他记录自己趴在地上,把镜头对准一株贴着地面匍匐生长的豆荚,“用肉眼打量,再端起相机细细打量。不同的距离,不同的视点。”看它们呈现形状各各不同的叶与花,摁下快门后,因憋气而躺倒在草地上,偶遇一片湛蓝的天空。“眼前蓝空由虚幻而变成真切,静默如渊,其深如海”。

正因为阿来对大地有着与常人不一样的爱意与执着,他希望能够记住这块土地的所有,包括每个动物和植物的名字。“我们在大地上行走,首先需要下功夫了解它的地理史、文化史,知道这些生命体的名字,才能书写这片大地、获得个人和社会的生命体验。”他说:“我是一个爱植物的人。爱植物,自然就会更爱它们开放的花朵。”他的文字因此有了另一层质感,风景不再是人物活动的“背景板”,鲜红的杜鹃、紫色的马先蒿、蓝黄相间的鸢尾,生机处处;云杉、白桦、杉树、松柏,蓊郁如海。他的文字总有一股自然的野气,穿行于群山之中,头顶蓝天,看冰川消融、古树繁花。


旷野就在身边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旷野”似乎早已成为一服治愈精神内耗的良药,一批批徒步者,带着一顶顶露营帐篷,逃离城市,奔向山头。但读过阿来的文字,才发现并非真正的出走才叫“抵达旷野”,有时候,旷野就在生活中间。

相比行走,阿来认为更重要的是感受和思考。“我孤身而行,觉得越走越有劲,每天几十里。都没准备,就身上那点零花钱。走到哪里,找个老乡家吃住。一路觉得很过瘾,好多问题好像能够得到解答。从低地往高处走,都是大山大河。” “人看到的不止是美丽的大自然,也能看到自己深藏不露的内心世界。”

纪录片《文学的故乡》中的阿来
因此他的文字处处透露着人生哲学与豁达。“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阿来的观点正与陶渊明的诗意相合。我们生活在这世间,难免被牢笼所束缚。但只要心中自有旷野,无论身处何地,自然处处青山。

在米仓山巅,他毫不失望于时值红叶节而未见红叶,反而庆幸赏到了盛放的杜鹃,“大可不必因为未见红叶,而失望,而抱怨,不必非见一种规定性的秋天。既有夏天如此绚丽的杜鹃花海,为何一直只说那些红叶?”

在金川河谷赏梨花,他看到了因一场战事造就的梨花的前世今生,“所以,我看到了不同植物所植根的不同地理与文化。所以,我看到了一年之中,不同海拔高度上,蔷薇科植物开出了两个春天。

好的旅行写作,不仅能够呈现那些遥远而新鲜的风景,让读者通过文字的介质感受旷野之息,也能经由作家笔下独特的山脉水文,将生命看作一次山重水复的旅程。当内心的时钟以万年为单位,世界就变了模样,在平凡生活的附近,照样可以发现属于自己的小小旷野。































好书推荐



《去有风的旷野》
作者:阿来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团购价:35.4元(原价:59元)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