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命科学产业观察
聊聊生命科学产业那些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吃货小分队  ·  哪吒2周边合集!你抢到了吗 ·  3 天前  
最爱大北京  ·  北京:马松莉被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命科学产业观察

赛分科技IPO:大客户频繁更换,研发团队豪华异常却“花多果少”

生命科学产业观察  · 公众号  ·  · 2024-06-26 18:06

正文

有观点,有态度
这是生命科学产业观察公众号的第 1052-2 期文章

撰稿 朱之焱

编辑:杨墨含

来源:华财信息


1903年,俄国化学家茨维特在研究植物色素分离时提出“色谱”的概念,1941 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Matin 和 Synge 建立液相色谱的分配理论,奠定了后世色谱技术发展的基础。

苏州赛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分科技”)是一家从事研发、生产销售液相色谱材料的拟上市公司,公司两大业务板块分别是分析色谱产品和工业纯化产品。

上交所发行上市审核网站显示, 2022年12月30日,赛分科技的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得上交所受理,完成两轮问询回复后,2024年1月11日已通过上市委审议会议。

然而,本次IPO过程中,赛分科技业绩成长性、研发实力、募投项目产能规划的合理性和后续产能消化问题被屡屡追问。虽然公司已经成功过会,但后续的业绩表现、新客户开拓及产能利用率情况仍然关系到能否顺利拿到注册批文。



市场预期不佳,成长性遭质疑




赛分科技 色谱产品的 下游应用领域主要为医药行业,涉及药物研发、IND 申报、临床试验、申请上市、商业化生产等多个环节。

长期以来,我国色谱产品供应都由 Cytiva、Thermo Fisher、Tosoh 几大国际主流厂商掌控, 近年,国内药企对于关键原料的国产替代需求强烈,国家也不断推出政策,鼓励医药企业加速开展国产替代。赛分科技也随之迎来市场扩张和份额提升的红利,业绩连年提升。

2020 年度、2021 年度、2022 年度及 2023 年 1-6 月(以下简称“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0.98亿元、1.55亿元、2.13亿元、1.3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938.57万元、2162.02万元、4820.24万元、3194.23万元,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连续三年的双增长。

然而,国外几大业界主流厂商深耕该领域已久,仍占据了全球市场主导地位。

一方面,Thermo Fisher、Agilent等美股上市公司,资产、营收规模少则数十亿美元,多则上百亿美元,赛分科技2022年10.48亿元人民币的总资产体量恐难以与之较量。(下图)

图片来源:招股说明书

另一方面,Cytiva、Thermo Fisher、Tosoh 等国际主流厂商在我国色谱介质市场占据了超过50%的市场份额,而2022 年赛分科技国内分析色谱市场占有率约为 5.68%,工业纯化(色谱介质)市场占有率约仅为 0.98%。

同时,国产化替代趋势下,其他本土色谱厂商均在争取抓住良好机遇,抢占市场份额。在相关政策鼓励下,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竞争者参与该领域,国内色谱厂商之间的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在国内外同行的双重狙击下,赛分科技能否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交易所有所怀疑,大众也尤为关注。

审核问询函中,交易所要求公司“结合前述内容、色谱行业国产化进展和下游行业近期的发展趋势,说明公司收入和利润增长的可持续性,发行人是否具有较强的成长性。”

赛分科技回复,公司具有以下优势:①全球生物制药领域发展带动上游色谱填料需求高速增长;②已在国内分析色谱领域建立了领先的市场地位,在分析色谱领域具有产品性能先进、全球客户资源丰富等核心竞争优势;③报告期内收入实现稳定增长,应用项目数量广泛。

但是,这番表述与其在招股书中提到的全球竞争格局和市场现状有冲突之处,赛分科技在市场竞争风险中表述的“与行业主要厂商相比,在业务覆盖范围、经营规模、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以及海外供应链恢复稳定的背景下,行业竞争激烈程度进一步加剧”(下图),与上述“全球客户资源”、“国内领先”的优势不免有些矛盾。

图片来源:招股说明书

公司未来业绩的成长空间,归根结底还是要看赛分科技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获客能力。

在上市委会议现场问询时,交易所再次要求赛分科技“结合行业惯例、产品特点和验证周期、下游客户需求、以及新客户开发情况,说明公司未来业绩是否具有成长性和可持续性”。

尽管赛分科技在早前的问询回复过程中一再表示,公司与主要客户合作基础稳固,具有较强的合作黏性,较强的存量客户维护及新客户开拓能力为业务增长的可持续性提供了有效保障。

但实际上,公司前五大客户并不稳定。

赛分科技2023年上半年的前五大客户中,排名分列第一、第四、第五的甘李药业、SBS LLC、诗健生物都是报告期首次进入前五大客户行列,而往年位列前五的大客户Agilent却在前五名榜单中消失不见。至于VWR、通化安睿特、澳斯康生物、千络、复星医药、信达生物等大客户,都如昙花一现出现在公司前五名客户榜单上,第二年又消失无踪(下图)。

图片来源:招股说明书

并且,公司前十大直销客户中,复星医药、甘李药业、兰州所,均为公司股东关联方。上述股东入股时间在2021年2月至2021年10月之间,相关股东入股后,公司对其关联方的销售金额大幅增长,相关收入增长占 2022 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比重的37.69%。

此外,从赛分科技销售费用,尤其是发给客户试用产品费用的数据来看,其开拓新客户的意向并不强烈。

报告期内,公司的销售费用分别为1343.49 万元、2334.73 万元、2793.86 万元和 1478.25 万元。 其中,与客户接洽和发给客户试用品的费用分别为161.34 万元、239.29 万元、 225.64 万元及43.50 万元,2022年同比2021年下降13.65万元,2023上半年更是不足50万。

种种数据表明,赛分科技的实际行动和其在招股书中信誓旦旦的陈述并不一致,多处描述具有“贴金”之嫌。面对多变 的外部市场环境和国内外具有规模效应、先发优势的竞争对手,赛分科技业绩持续增长该如何实现,难免令人怀有疑虑。

研发天团阵容豪华,研发成果却寥寥



市场浪潮风起云涌,是行业内所有公司都要面对的外部环境,技术及产品优势才是一家公司能够领先竞争对手,实现对全球下游客户持续稳定供货的关键因素。
赛分科技声称,公司已掌握微球合成技术、表面修饰技术、功能化修饰技术等核心技术,在分析色谱领域的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部分国际先进水平。
审核问询函显示,公司已形成了 6 项核心技术,包括微球合成技术、表面修饰技术和功能化修饰技术三大底层通用核心技术。并且, 列举了体积排阻色谱柱、离子交换色谱柱、亲和层析填料、离子交换填料等四项产品涉及的关键核心技术,以证明公司达到同行业竞品中的先进水平。
但是,这“ 三大底层通用核心技术” 到底是行业先进技术还是行业通用技术,却没有直接作答。
据披露,截至2023年6月30日, 赛分科技 共有 109 名研发人员,其中博士 7 名,硕士 15 名。公司实际控制人黄学英博士,更是一位具有斯坦福大学、美国戴安公司及美国杜邦公司研发中心履历的资深研究员,作为发明人共申请了35项专利。
但令人诧异的是,公司成立至今已15年,仅有21项发明专利。这样的研发成果在科创板显然并不具备优势,与其声称的“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恐怕也不相称。
2020年至2023 年1-6月 ,赛分科技的研发费用分别为 2133.01 万元、2351.65 万元、4067.65 万元和 2305.60 万元,逐年增长的研发支出对应豪华的研发人员团队配置,科研成果显然较为低效。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近几年的管理费用逐年大幅增长,报告期内分别为 2387.47 万元、3646.30 万元、4922.77 万元和 2485.90 万元,并且,各年金额均在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之上。
一般来说,如果管理费用较高,往往意味着企业内部运作效率低下,不仅会加大企业内部交易成本,也会影响企业利润的积累。 赛分科技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技术创新是公司进步和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但 管理费用竟然高于研发费用的情况, 显然与其表述相悖。

资金充足、产能下滑仍募投扩产



赛分科技本次IPO拟募集8亿元资金,除了近2.71亿元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外,剩余部分将投入到20万升/年生物医药分离纯化用辅料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中,该募投项目产能对应产品主要包括离子交换填料、亲和层析填料、复合层析填料。
然而,近年来公司存货金额 大幅增长,报告期各期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