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linic門诊新视野
心血管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贝壳社  ·  寒冬逆袭,创新药领域的潜力黑马 ·  昨天  
蒲公英Ouryao  ·  2024年合成生物学行业盘点:突破、挑战与展望 ·  2 天前  
赛柏蓝  ·  独家中成药退出集采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linic門诊新视野

王建安:积极实践,成绩斐然——胸痛中心的“浙江模式”

Clinic門诊新视野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6-23 18:20

正文

胸痛中心建设是为了整合急救体系和医疗体系资源,优化急诊胸痛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水平的运行模式。近年来,国内外对胸痛中心的建设高度重视,而我国由于地域特色,决定了我国胸痛中心建设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模式。为此,我刊特别邀请浙江省胸痛中心建设的总负责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教授结合浙江省胸痛中心建设的成功经验,分享其对关于胸痛中心建设工作的理解。

医 师 专 访

INTERVIEW

《门诊》

胸痛中心作为创新的医疗急救模式,在欧美国家已非常成熟,成为了衡量AMI救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几年,我国胸痛中心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开展。作为浙江省胸痛中心建设的总负责人,请您介绍一下浙江省胸痛中心的建设情况。在您看来,浙江省的胸痛中心建设有何特点?


王建安教授

浙江省的胸痛中心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非常迅速,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优势,即浙江省的人口密度大、区域经济好、各方人员精诚团结、管理高度统一。在这样的优势下,目前浙江省已有包括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浙医二院)在内的5家医院通过了胸痛中心认证,还有很多医院在申请过程中,未来会有更多的医院加入到胸痛中心建设中。浙江省的人口密度较大,经济发展好,这使得一些区县医院也已建立了导管室,在此基础上,120接诊的胸痛患者,可以就近治疗,并非一定要转运至大的中心医院。目前浙医二院的胸痛中心建设已成为浙江省胸痛中心建设的标杆医院,作为领头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带领浙江省高质、高效地完成胸痛中心建设工作。目前浙江省的介入质控中心、心血管重点实验室等都在浙医二院,这样既有利于管理,也便于促进胸痛中心的发展。


胸痛中心建设不应只考察转运能力,鉴别诊断能力也应是考察的重点。一些区医院导管室的建立,为胸痛中心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当急救体系的整体管理能力、人员的技术能力提升后,可就近解决胸痛问题。浙江省胸痛中心建设的最大特点是注重团队整体管理能力以及医护人员技术能力的培训。此外,浙江省的管理比较统一,而且各家医院的号召力也比较强,浙江省心血管界也是高度团结,整体发展氛围很好,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努力建设好胸痛中心这项惠及于民的工程。



《门诊》

在您看来,我国的胸痛中心建设与国外胸痛中心建设有何差异?您认为我国的胸痛中心建设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王建安教授

我国胸痛中心认证体系是继美国胸痛中心协会和德国心脏病学会认证体系之后,国际上认可的第三个认证体系。我国胸痛中心的建设在某种意义上是体系的建立,而胸痛中心建设的过程则是唤醒大家对胸痛的救治意识。从工作职责角度考虑,胸痛中心建设不仅是心内科的责任,更是整个医院,甚至是一个城市的责任。在院内,大家对于胸痛中心的认识要高度统一,无论是医院的管理者还是医护人员,甚至是后勤人员,都要有胸痛中心建设的意识,只有管理与意识统一了,才能很好地完成胸痛中心建设工作。


个人认为,浙江省胸痛中心建设的最大经验即是将救治流程标准化。胸痛中心建设过程中,首先需要形成一个标准,然后结合区域情况,将其进行标准化;其次需要逐渐唤醒政府及民众的胸痛急救意识,当然这部分工作需要借助媒体的力量。最后是体系的建设,区域内的每个医院是否可以做急诊PCI,120接到患者后,应该送往哪家医院,在体系建设中都要明确。



《门诊》

作为浙江省胸痛中心建设的标杆医院,贵院的胸痛中心今后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在胸痛中心的运作方面还会有哪些安排?


王建安教授

我院的胸痛中心在保持高效运作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与国际接轨。我院自2013年首次通过JCI医学学术中心认证,去年又圆满通过了复评。JCI是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会,是一个对美国以外的医疗机构进行认证的机构。它拥有了一套公认的医疗服务标准,代表着医院服务与医院管理的最高水平。JCI不止有公认的标准,这套标准也处于不断更新中。JCI标准也能够促进我们持续地改进胸痛中心建设,使更多胸痛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此外,我们每年也会接收国外的学者到我院进行培训交流,这样既将我们的先进技术经验传授给他们,同时也将他们的优秀经验学习过来,这些工作对于我们的胸痛中心建设都能够提供很好地帮助。



《门诊》

您认为在目前的形式下,应如何做才能切实做好胸痛中心这项惠民工程?贵院作为浙江省胸痛中心建设的标杆医院,如何保持胸痛中心持续、高效的运作?


王建安教授

现在大家对胸痛中心的建设热情高涨,但希望不要虎头蛇尾,要有始有终。胸痛中心的建设最好能够纳入到医院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中,不能只当作是面子工程。若不能将胸痛中心融入到日常的管理体系中,胸痛中心的建设不可能做好。在建设胸痛中心的同时,对于一些本质相同的中心要学会融会贯通,这样做好了胸痛中心,也有利于建立其他的中心。


若要保持胸痛中心长期高效运作,就要做好三个工程,即院长工程、院外工程及群众工程。院长工程是要给院长列出明确目标,要将胸痛中心纳入到院内的管理体系中;院外工程则需要政府推动120与医院的无缝衔接;群众工程则需要借助媒体力量唤醒群众的胸痛救治意识。只要这样多方联动来建设胸痛中心,才能够保证其持续、高效地长期运作。



第十一届钱江国际心血管病会议
2017年8月31日至9月3日
中国杭州国际博览中心
欢迎辞

尊敬的各位同道和朋友:

第十一届钱江国际心血管病会议(QICC2017)将于2017年8月31日至9月3日在风景秀丽的杭州举行,我谨代表大会组委会和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诚挚邀请您参与本次盛会。本届大会将秉承G20杭州峰会精神,立足本土并放眼全球,继续与境内外优秀伙伴们密切合作,努力构建一个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心血管学术生态圈,共同推动人类心血管疾病诊治事业的不断发展。

十年的历程,是筚路蓝缕、是屡破屡立、是日新月异,钱江国际心血管病会议从稚嫩中不断蜕变、完善,凝练并始终秉持如一的核心价值观——QICC:质量(Quality),创新(Innovation),合作(Collaboration),培育(Cultivation),以开阔的视野、广博的胸襟,走在医疗品质的最前沿、走在学术创新的最尖端、走在全球合作的最热点、走在培育人才的第一线,见证着浙江省心血管事业的发展壮大。在国内外同行的关心和支持下,钱江国际心血管病会议已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心血管专业大会。

过去的十年,浙江省心血管团队紧追全球心血管事业的飞速发展,厚积薄发,写下了斐然的篇章: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Mitral Clip、左心耳封堵术、PARACHUTE(降落伞)室壁瘤成形术等等一系列全球最先进的心血管诊治领域的关键介入技术走到国内前沿。同时,在学术研究领域也屡有突破,先后获得吴阶平医药创新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重要科技奖项。然而,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学术的发展,需要身心沉淀的专注,更需要频繁深入的交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