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行业网
金融行业网(jrhycom)——融哥倾力打造的金融第一公号,涵盖财经、银行、保险、证券、股市、基金、信托、理财投资、资产管理、财富管理、P2P网贷、互联网金融和投融资等各类讯息和服务。头条资讯、深度观察、解读八卦,圈子探秘,尽在金融行业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VC/PE/MA金融圈  ·  速看!2家国有投资公司招人了,多岗位等你来 ·  昨天  
金融早实习  ·  幻方量化急招! ·  2 天前  
掌上长春  ·  突发,这家保险公司解散 ·  2 天前  
掌上长春  ·  突发,这家保险公司解散 ·  2 天前  
国际金融报  ·  DeepSeek,凭什么带火AI主题投资? ·  3 天前  
偶俚张家港  ·  金价再涨!创历史新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行业网

李嘉诚之后,又一大佬清仓了!

金融行业网  · 公众号  · 金融  · 2017-10-25 20:02

正文

PS: 想做最人畜无害的 信用卡砖家 ,致力于成为薅羊毛、养卡、玩卡的信用卡百科全书。

我薅银行羊毛、写各种优惠内幕、钻赚钱的空子,但我知道,我是一个好公民。

心哥卡社——拉近你和金钱的距离, 大心哥偶尔装装逼,不时开开车。

心哥卡社
银行给了我20万。


关注


导读:“跑路年年有,今年特别多!”继李嘉诚402亿清仓香港地标之后,又有著名开发商开始抛售地产了。这次是潘石屹,内地地产风向 标式人物。


10月23日,SOHO中国披露公告称,以50.08亿的价格将持有的凌空SOHO12.8万平米的物业出售给基汇资本。


凌空SOHO被称为上海最有现代感的建筑。它是著名建筑师扎哈•哈迪德在上海的首个建筑设计作品,并因出现在《欢乐颂》、《何以笙箫默》等热门电视剧而被人熟知。


当年的地产大佬,一直都是房地产的坚定唱多者,而如今——他们在用脚投票给房地产市场敲响了最后的丧钟!


一、又一大佬逃离楼市


卖、卖、卖,是如今潘石屹的SOHO中国的主打歌。


SOHO中国不断地抛售项目,比李嘉诚抛售得晚,但比王健林要早。不同于王健林的“贱卖”,潘石屹一直高位套现获利:


2014年2月,SOHO中国以52.32亿元的价格将上海SOHO静安广场和SOHO海伦广场出售给金融街控股;

2014年9月份,以30.5亿元的价格将上海凌空SOHO近一半的物业卖给携程;

2016年7月,SOHO中国宣布国华人寿保险以32.22亿元的价格接盘上海世纪广场。


进入2017年之后,潘石屹也并未停下卖楼的脚步:


6月26日,SOHO中国披露公告,宣布以35.73亿元整售上海虹口SOHO;

7月4日,潘石屹宣布启动光华路SOHO2、凌空SOHO两个项目的整售;

10月23日,潘石屹再度出手,49.44亿出清凌空SOHO。


媒体资料显示: 2014年开始,加上此次出售,潘石屹通过出售旗下业务套现接近400亿元,基本完成清仓。


潘石屹不仅急吼吼地卖房,而且还宣布,将不会再拿地开发新项目了。为啥这么干?理由是:在中国,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大量的房 子都在过剩,以后SOHO中国不会再拿地开发新项目,也基本不会收购改建。


做出相同判断的,除了潘石屹,还有前文提到的李嘉诚。这里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两者用于转手销售的楼盘均处于黄金地段,李嘉 诚以402亿港币转手的建筑甚至是其一生荣耀的象征——这些中国的地产大佬们为何如此急于出售核心地段的写字楼?


二、为何急于抛售写字楼?


如今的写字楼,就是个鸡肋。在全球房价大涨的背景下,写字楼的收益率已不像想象中那么高,且房价越高的地方,收益率越低。


中国上榜的城市中,仅成都收益率还算可观,却仍只有5.68%,比一般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要低得多。换言之,投资这些城市的写字 楼收益率还不如随便选择一款理财收益率高。收益率不高是其次,主要还是风险较大。按照各城市现有的写字楼面积和销售速度来看, 中国主要城市写字楼严重过剩。


伴随着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的崛起,商铺、写字楼遭到严重冲击,租售端需求大量减少,而建设仍在进行,入大于出就造就如今商 业用房严重过剩的局面。正是由于这样的现状,潘石屹、李嘉诚等地产大佬才开始抛售写字楼,看空这类房产。


那么这类房子真的危险了吗?其实也不然,因为它迎来了转机—— 商改租。


今年8月,国家九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鼓励广州、深圳、南京等12个城市住房租赁国有企业将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国有厂房、商业办公用房等,按规定改建为租赁住房。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可开展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工作。


这是造福于民,且废置资源重新利用的好政策。尽管如此,普通人投资写字楼还需谨慎小心。虽然写字楼比住宅的租金收益率高,但价格涨幅和速度都要比后者低。


地产大佬们不愿把时间耗这上面,有收益率更高、更好的产品,何苦要守着这个鸡肋呢?


三、海外投资是跑路吗?

高处不胜寒,资本大佬的一举一动最容易引起争议。比如,贾跃亭去美国造车,有人说他跑了;董建华家族将东方海外售予国资委旗下的中远海控,有人说董建华也要跑了…… 如今,SOHO中国清仓了内地的地产项目,又有人说潘石屹要跑了。

其实早在2015年的哈佛大学演讲中,王健林就回应过:“海外投资的结果确确实实就是‘资产转移’或者说是资产在海外的新增。 但资产转移或者在海外投资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法和不合法之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