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心智工具箱
阳志平的私人写作空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学网  ·  清华毕业后,她在中学带学生做“科研” ·  9 小时前  
环球科学  ·  计划又鸽了?“毅力号”已取得火星样本,NAS ... ·  18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心智工具箱

跨年答疑(3):卡片十二问

心智工具箱  · 公众号  · 科学  · 2017-01-18 23:36

正文

跨年直播的第三篇。什么是卡片大法?卡片写什么与怎么写?如何超越卡片新手?为什么你需要用卡片来封装世界?

Part1:卡片大法

Q1.卡片是什么?

自从十多年前,写完自己的第一盒卡片,如今用自己开发的 APP 来写卡片,每年累积卡片数千张。卡片大法令我受益匪浅,那么,卡片是什么?开智部落王浚宇在《卡片大法的神奇之处》直播中说道:

  • 卡片是精致小巧的万用盒子:卡片就像生活中我们都会需要的盒子一样,也许男生更倾向于放一些自己珍藏的小物件,姑娘直接当成了首饰盒。和硕大的背包比起来,盒子的容量是有限的,需要想清楚自己要放什么样的东西进去,这样就会降低负荷,并且放进去的东西质量也更高,我们的卡片有些类似,容量小的好处是负荷降低,放进去的是线索、是高质量的内容。

  • 卡片是高速公路网的加油站:如果我们把神经网络想象成高速公路上的网的话,那卡片可能就是上面的一个一个城市的节点,或是公路上的加油站。卡片和卡片之间的距离,可以近在咫尺,可以远在天边,任你变换。卡片让人远距联想,知识和知识产生全新的连接。我们的神经网络,也有卡片的一份贡献。

  • 卡片是功能齐全的瑞士军刀 :卡片能做的真是太多了,像瑞士军刀一样功能齐全。我现在出门只需要带上一两张纸质卡片方便记录,带上手机以防万一,生活的复杂度再次降低。

卡片是万用盒子,是思维加油站,也是瑞士军刀。它不仅对我如此,对众多卡片爱好者也是如此。在《纳博科夫的卡片》一文中,我描述了将卡片大法用得出神入化的超一流作家纳博科夫,并且站在认知科学角度重新诠释了卡片大法的神奇之处。

除了纳博科夫之外,还有大量作家、学者也是卡片爱好者。在《凡尔纳传》中提到,凡尔纳到1895年止,一边创作,一边积累了大约二万五千张卡片;鲁迅写作《中国小说史略》,摘抄的卡片有五千张;钱仲联《清诗纪事》前言提及:「历时五载,引用各类书籍一千余种,前后制作卡片累计七万余张,收作家五千余人」。好莱坞金牌编剧达斯汀写第一个剧本时,采用传统写作方法,结果发现自己太傻了:

我的第一个剧本,不是用的现在这种处理方法。我用的方法就是坐在电脑前面,写啊写啊,从开头写到结尾,就这么线性的写啊,历经 3 个月,知道故事有一个自然的结尾,没有研究。就这结束了,也没有卡片,故事情节永远是淡入淡出。天啊~~~ 现在回想起来,简直就是噩梦!

在中国,同样有一位将卡片用得出神入化的学者,他就是历史学家吴晗。在就读清华大学历史学系时,大学三年抄卡片数十万字;一生撰写明史相关卡片 20万张。其中,吴晗连续抄录《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卡片累积成 80本册子,最后出版 12 本书。有一年,吴晗家贫缺钱,承诺写书一本,得稿费一万,但是当时战争期间,没有资料可引,于是拼接卡片,短短数月内创作一本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朱元璋传》。

Q2. 好卡片,坏卡片

好卡片尊重原始数据,坏卡片着急污染原始数据。你阅读一张好卡片,能清晰易懂地知道哪些是作者原义,哪些是卡片撰写者的发挥。以下是一张好卡片示范:

卡片 1

正如宇文所安在《追忆》的译后记中所言:

好的文学作品不属于哪一个特殊的文化,而属于所有对这作品有感应的读者。因为读者在对这作品有感应时是带着自己的经验和情感的,所以,对这一作品的分析不一定要按照中国历来文学史家所限定的框架,也不一定要遵循现代文学批评家走惯的轨道。

而我想说的是:那些经典的好电影同样也不属于某一种具体的文化,而是属于所有对这些电影有感应的观众。因为观众在对这些电影有感应时是带着自己的经验和情感的。这便是经典好电影的价值所在,魅力所在,也是电影馈赠给我们生命的礼物。

阅读这张卡片,你能清晰地知道作者是引自宇文所安的《追忆》一书的译后记,你也能很清楚地知道作者自己的观点是什么。反之,坏卡片将原文作者的观点曲解成自己的观点,你很难区分开。学术训练好的人,会指出自己的引用。并且不会用自己的术语去乱改原始术语。而喜欢传播二手三手知识的人不是这么干的,第一,不会指出出处;第二,会自己发明一套新的术语。


好卡片一次解决一个问题。卡片因为小而美。如果卡片中混杂的信息量过大,则会导致记忆混乱。试看一张好的卡片。王维这首绝句,当然可以展开讲。但写这张卡片的同学只讲重心落在含蓄陈述式这一个点上。

卡片 1:《王维之简朴的技巧》

绝句技巧:依赖成功结尾。初唐用警句式,盛唐偏爱意象式,王维发展出含蓄陈述式。

临高台送黎拾遗

相送临高台,川原杳何极。
日暮飞鸟还,行人去不息。

人和鸟的移动构成了比较的基础,但行人到底是和鸟一样,出发到他们所属之处去,还是与归鸟不同,不断奔走于人生的持久劳役中?诗中并没有任何暗示。

好卡片有自己的见解。好卡片在尊重原始数据的同时,也注意记录自己的观点,试看鲁迅写的一张卡片。鲁迅在这张卡片中,先引用《先正事略》,然后马上在卡片末尾点出,七种实为五种之误。钱钟书、吴晗、鲁迅的卡片处处可见这种写法。

《国朝先正事略》二十《纪文达公事略》公于书无所不通,尤深汉《易》,力辟图书之谬。一生精力,备注于《四库提要》及《目录》,不复自为撰著。今人所见狭,偶有一得,辄自矜创获,而不知皆古人所已言,或为其所已辟。公胸有千秋,故不轻著书,其所欲言,悉于《四库书目》发之,而惟以觉世之心,自托于小说稗官之列,其感人为易入。自文集外,所著《阅微草堂笔记》凡七种,中多见道之言。

七种。 

案:笔记实止五种,此承李元度《先正事略》之误。

好卡片有知识密度。好卡片连接不同记忆,并且产生远距联想。我的作品常常微言大义,以这类写法居多。以我的《文无第一》一文举例,这篇文章拼接卡片而成,试看其中一段:

文无第一,诗无达诂。拿作家作品来相互比较,好比用体重度量智力;恋人财产考量感情。都是小说,《双城记》与《傲慢与偏见》可以划归植物园与动物园。所以,作家们的备忘录上都早早准备着一条答记者问:你最欣赏的作家是谁?连记者都不相信的回答是考德威尔:「我读得不多,因此不知道」;纳博科夫的回答狡猾,「有几个我感兴趣的作家,但是我不会说名字,匿名的快乐不碍事」。最酷的回答来自海明威。《巴黎评论》问,「有些人,特别是与你同时代的人,读他的作品对你有什么影响?」 ——我不擅长尸检。

植物园与动物园的比喻语出《英文玩家》;考德威尔语出《心智:大作家访谈录》一书;纳博科夫与海明威语出《巴黎评论》。这篇文章之后的穆齐尔语出《青年穆齐尔创作思想研究》;阿西莫夫的例子语出《阿西莫夫论科幻小说》;钱钟书语出《钱钟书杨绛研究资料》;Simonton的研究语出 Creativity: theories and themes 一书。

Q3. 知识创造的三层次

结合野中郁次郎等人的研究以及个人实践,我将知识创造分成三个层次。如下表所示:

层级目的
卡片层级知识的最小单位,以原文摘抄的形式输入,以读书卡片的形式输出
文件层级可用于交流的完整输出,如文章、论文、绘画文件或产品原型图
项目层级涉及多人或更长时间的系统输出,如图书或APP开发

在卡片层级,它只需要你一个人完成即可,卡片作为知识的最小单位,既是输入的最小单位,比如你可以原文摘抄,撰写金句卡;也是输出的最小单位,比如你可以输出自己的读书卡片。创造一张卡片往往耗费几分钟到数小时不等。到了文件层级,此时输出的作品往往侧重用于与他人交流,需要耗费的心力更多,往往耗费数小时与数周不等。到了项目层级,则往往卷入了更多人,需要耗费的时间更长,从数周到数年不等。项目成果常常用作交易,是自己在社会上立足之本。

在卡片层级最大的误区是:分享。不少人误将卡片、文件和项目三个层级混为一谈,喜欢在卡片层级搞分享。这样每次撰写卡片时就增加了一个选择项:这张卡片我是该分享还是该存着自己看?增加的认知操作加大了认知负荷,从简单反应时变为选择反应时。所以尽可能在卡片层级少做分享。详情参阅:《构建优雅的知识创造系统

Part2:卡片基本功

Q4. 卡片写什么

各位同学被要求写作以下类型的卡片,它们往往代表着人类知识体系中的精髓:

  • 术语卡:阅读中出现过的学术术语或者作者特定黑话

  • 人名卡:阅读中出现过的人名,以及他的个人简介如何

  • 反常识卡:有什么理论模型/推断证据/故事/行动,挑战了你的既有常识

  • 金句卡:收集性感的句子

  • 行动卡:写下你可以执行的行动

  • 技巧卡:积累你学到的技巧

  • 任意卡:此处自行发挥

在上述七种卡片中,最重要的是:反常识卡、人名卡、术语卡反常识卡是在拓展你的认知边界。每个时代的「常识」都是帮助人类降低认知负荷,提高社会运转效率,但是恰恰是这些「常识」也妨碍了你的认知。因此,你需要时不时借助鲜活证据来拓展认知边界。假设你是一名古人,你能明白如何通过当时的一些实验证据来证明地球是圆的,那么你就是一个时代的杰出英才。

再说人名卡。人名卡则是让你尊重知识源头的创造者。撰写「人名卡」,你需要注意他哪个时代出生的人物,大家会高估同一个时代天才的数量,却会低估人类历史上天才的智慧。**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天才效应」(参见我的老文:《人生标准九》)。到了「标准九」级别的人才,类似西蒙、马奇,他们的抗时间周期特别强,所以你不要被当下所谓大拿给迷惑住了,而是尽可能认识历史周期上的天才。

最后说说术语卡。写术语卡时,要尽可能的区分演绎数据和原始数据,不要把自己的知识给污染了。你需要找到最原始的论文或者资料,知道是谁第一个提出这个术语,比如「元认知」、「自主心智」、「心智程序」等是谁提出来的,一旦养成这种习惯,就会增强你的独立思考能力。你还需要注意某个术语诞生的时间脉络。一旦你意识到多元智能理论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出现,认知神经科学是上个八九十年代诞生的。基于学科产生的时间,你就不会盲目地去推崇多元智能了。它毕竟是在认知神经科学诞生之前的假设。

Q5. 怎么写卡片

主要是「必要难度理论」。它可以改善输入输出的连接通道。你需要创设时间的必要难度、地点的必要难度、分散学习的必要难度、测试的必要难度。其中,比较重要的是:

  • 第一个是时间的必要难度,写的更晚一点,不要在你听的最爽的时候去写,这个时候都是在你工作记忆区域工作,左耳进右耳出,而且还会造成你很大的「学会了」的错觉。

  • 第二个是地点的必要难度,就是在不同的地点写。比如说今天在这听完了,回到家里去写笔记。

  • 第三个是叫记忆的生成效应,它指的是用自己的话写。别直接把别人的话复制过来,那叫做自欺欺人。

卡片大法它为什么有效呢?最核心的是它改善了输入输出的质量。少数同学会把它等同于读书笔记,实际上两者不是一回事。卡片的本质是一个最小信息单位,从此大幅度降低了你的认知负荷,并且可以任意复用

  • 每次输入时,不再以书/文章为单位,而是以卡片为单位。

  • 每次输出时,不再以文章为单位,而是以卡片为单位。

每天坚持写 3 张卡片,最多写 7~9 张,但是要天天写。纳博科夫写了几十年卡片,他晚年最后那本书,就是由 300 张卡片构成的。你一天只能写 3~9 张卡片,那么就要考虑写哪一张卡片,不写哪张卡片和怎样把卡片写得好一些,这样就有一个选择的过程,在这个选择过程中,一些比较肤浅的知识就没必要去写了。有的同学甚至把「什么是科学」,也去写一个卡片,这样就变得太琐碎了。

当一本书读了一遍,不懂,第二遍,依然不懂,这时不要伤心,用卡片大法;当一本书,读的时候非常明白,第二天回想困难,这时不要重新回到旧习惯,用卡片大法;当你工作忙碌,总有借口不写作,用卡片大法。

Q6. 卡片的命名

有好多个勤奋且聪明的同学,总结了卡片命名的方法,比如,这是我的一位学徒总结的命名规则:

文件属性

  1. Cad~ 卡片!卡片!卡片!,完全自由发挥,没有字数、形式的限制

  2. Hb  ~ Handbook 操作手册、指南,通常每个项目下会有个 Hb

  3. Log  ~ 更新记录、聊天记录等日志, 通常每个项目下会有个 Hb,增加文档会更新 log

  4. Idx  ~ Index 索引,表现形式为同一主题链接汇总,或是卡片名汇总

  5. Info  ~ Infomation 资料、可以直接复制的资料,与卡片的区别是,Info是原始资料,Cad可以是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演绎

  6. Res  ~ Resource 资源

  7. Tep  ~ Template 模板

类别

  1. Wok~ 工作

  2. Red~ 阅读

  3. Skl~ 黑客类技能

  4. KM~ 知识管理、主题学习

  5. Pag~Parenting,育儿

  6. Prt~ 个人各种资料档案

  7. Dae~ 生活杂事、水电清单

常规命名结构:文档属性 - 类别 / 项目 / 日期编码


天啦,我想感叹这位同学理解错了!卡片无需命名!!!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卡片无需命名!!!这套开智提倡的命名规则更合适文件层级使用。卡片就是求快,尽量使用全文搜索+自动命名才是王道。一点需要这么复杂的命名规则,那么,写卡片快不起来。如果实在要命名,也是项目日期在前,然后这种命名法即可:

2017-01-18-22-04.md 表示我这张卡片是2017年1月18日22点04分创建的。请记住一个原则:尽量剥削机器人而非剥削人类。2017年1月18日22点04分可以自动生成,甚至可以一键生成。但过于复杂的命名规则,就不得不借助人类大脑。

Part3:卡片大法进阶

Q7.如何从卡片拼接为文件

如何从卡片拼接为文件。这里拿书评举例。按照开智部落一位族长大虾的心得,阅读任意一本书,写八张卡片足矣:

  1. 这本书的主题核心,就是最大的反常识卡,并且注意时间脉络。

  2. 根据反常识,再补充三个证据—就产生三张术语卡;

  3. 根据这些证据和案例,找出源头和提出术语的人是谁—产生一张人名卡,并且分析他为什么牛,有哪些作品,生平经历是什么;

  4. 最后根据他写的非常震撼的话语—产生一张金句卡;

  5. 行动卡是能够指导自己的行动的卡;

  6. 最后还有一张任意卡,记录个人阅读感想



一张反常识卡 + 三张术语卡 + 一张人名卡 + 一张金句卡 + 一张行动卡 + 一张任意卡,八张卡片可以囊括一本好书的核心内容。假设一张卡片 100 字,一篇千字文就出来了。一旦能从「卡片」到「书评」,同样的思路,你可以从「卡片」拼接为「文章」、「小说」、「诗歌」甚至「雕塑」、「绘画」与「音乐」等更多不同场景的作品。

Q8.合理引用

如果你已经深入掌握了「反常识卡」、「术语卡」与「人名卡」的用法,并且也养成了摘录「金句」的习惯,还习惯了第二天写卡片,而非当天写卡片。那么,这批已经明白卡片用法的同学,可以升级自己的学习习惯了,尝试将每张卡片,都表述为自己的话,未来可以直接使用在自己的作品中。举个例子:

我们生活的世界重视现实的期望和清晰的成功,堂吉诃德两者皆无。但是尽管一个失败接着一个失败,他坚守愿景和使命。他坚韧不拔,因为他知道自己是谁。

改为可以直接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的格式:

正如马奇所言,「我们生活的世界重视现实的期望和清晰的成功,堂吉诃德两者皆无。但是尽管一个失败接着一个失败,他坚守愿景和使命。他坚韧不拔,因为他知道自己是谁。」人才是最好的作品;成为自己,才是最好的奖赏,即使你在后人眼中,是向着风车冲刺的堂吉诃德。

那么,如何区分什么是合理引用,什么是抄袭呢?请大家注意引用的规范。一般来说,学术界判定「合理引用」与「抄袭」的规范是,

  1. 没有对外公开发表的内容,没有经过作者同意,不能引用且对外公开。

  2. 引用对外公开发表的内容,按照法律规定与业界通用规范,需要符合以下标准:

  • 1)引用非诗词类作品不得超过 2500 字或是被引用作品的 1/10,如果多次引用同一部长篇非诗词类作品,总字数不得超过 1 万字;

  • 2)引用诗词类作品不超过 40 行或全诗的 1/4,古体诗除外

  • 3)凡引用一人或数人的作品,所引用的总量不得超过本人创作作品总量的 1/10,专题评论文章除外;

  • 4)1991 年我国国际版权局发布《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规定:「所引用的部分不能构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实质部分」。也就是说把别人作品的实质部分引来作为自己作品的实质部分,尽管引用的量可能不到他人作品的 1/10,也不属于适当引用,而属于侵权。

Q9. 卡片软件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前,很多卡片爱好者都有一个自己的卡片盒,用于记录一些心得;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可以用苹果自带的 Notes 或其他卡片类软件来解决。同样,2017年开智学堂 Web 版上线之后,你可以用它来管理自己的卡片。


它支持众多强大功能:

  • 创建多类型卡片

  • 卡片全文检索

  • 卡片自动分类

当然,如果你是实体卡片爱好者,也可以使用实体卡片。这是我常用的一实体卡。




Part4: 一切皆卡片

Q10. 卡片大法的好处

卡片是最小存储和输出单位,是创造者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卡片可以帮助你——

  • 习得快速写作:构思先行,快速成文;

  • 减少写作畏惧:力注卡片,降低难度;

  • 锻炼远距联想:卡片交互,新思迸发;

  • 养成组块思维:分割篇章,理顺逻辑。

这是同事们总结的卡片大法的好处。更详细的介绍,可以参考我的老文:《纳博科夫的卡片》。这里,我重点说一下远距联想。


认知空间的局限主要在于它是有限理性,但写作的创作性常在于远距联想能力,好作家创作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所以大脑的模式处理能力与创意需要的远距联想能力,思维流畅性,构成了写作的基本矛盾。好作家理解写作是在操作自己大脑的认知空间,并理解它的局限。大脑里面的认知空间与外在写作环境的物理空间的交互,构成了好作家迷人的创作环境。在《纳博科夫的卡片》一文中,我介绍了纳博科夫如何用卡片大法写小说。好莱坞金牌编剧达斯汀则用卡片大法如是帮助自己:

所以,现在,我面对剧本创作,我会去研究很多细节(包括医院里的清洁工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并思考如何创造出一个场景的无限可能。我发现自己需要具体的逻辑处理,因为我自己的情感是多变的(不靠谱的),与此同时我的大脑又不自觉的希望可以一步走到终点,但事实上这不可能。所以我需要不断的用逻辑和自己的自然反应做斗争。尽管如此,我也需要一种可以流动的思维把故事发展下去,并有想象的可能。

非虚构写作,同样能借助卡片提升远距联想。拿钱钟书举例,钱钟书的《管锥编》是比较文学集大成之作,他比较了四个文明的不同作品,相互之间能够产生有趣的互证。艾柯同样如此,宇文所安在《迷楼》中依然如此:

来自不同传统的诗歌可以彼此交谈,只要我们不把它们分派到一个正式的宴会上,每首诗面前放一个小牌子,上标它们应该 「代表」 哪一传统。如果我们不去麻烦这些诗,不迫使它们代表 「中国诗」、「英国诗」、「希腊诗」,它们其实有很多 「共同语言」。(P4)

Q11. 成为知识创造者

开智部落的嘉文写了一段话:

互联网的知识创业生态下,有两个物种:1. 知识逐利者,以收割焦虑感和功利心为生;2. 知识创造者,在时间源头创造高保真度的知识,布道隽永的智慧。

我很认同这段话。开智社群的路老师也写了一段话:

与其说这是一个 「创造知识并让知识变现」 的时代,不如说这是一个 「营造知识恐慌感并以此围猎的时代」~ 那么问题来了,是做一个围猎者还是被围猎者呢?

开智部落小罗将此段话解读为:「围猎与被围猎的选择都激发了恐慌感,倒不如从狩猎采集中进化到农业文明,静心学习自然规律,精耕土地提高知识生产率。」

正是正解!提高知识生产率才是王道。因此,在开智部落,只剩下「卡片大法」,反常识、时间脉络、信息源头,这些是足以帮助你实践一辈子的。一周、一月、一年、十年,你都可以去践行。你无需别人的肯定,自己写自己的卡片即可。

一天写三张卡片,300 字而已。全年 1000 张卡片,就可怕了。1000 张卡片拼接出 100 篇文章,太容易的事情。这些知识又可以反过来在团队的具体场景中传播。比如,有学徒用认知科学改写产品经理方法论;有学徒用认知科学改写知识树。反过来,看看如果你一天 3 个小时的学习时间,用于:

  • 1 个小时刷朋友圈

  • 1 个小时刷各类碎片文章

  • 1 个小时用于听专栏等等,以及各类社群的讲座

那么 1 年后,你的变化依然是微弱的。因为这三个小时都是在工作记忆区域工作。一周后,当时听过的都会忘记掉。一旦你习惯了卡片大法,慢慢地,你就有了自己更好的学习习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但是在开智部落,你如果常常有这种心态,那是因为你太懒了——没写卡片。

Q12.用卡片封装世界

在《忧伤的文学——认知写作学二期毕业典礼致辞》中,我介绍了卡片文学上的意义。如果说「最小」意味着降低预期。灾难来了,我与家人无法抵抗,正常现象,但我可以心怀南山;灾难过后,我依然在,登上南山。那么,卡片是人类给自己在洪水来临时造的诺亚方舟。人类用卡片封装世界

一流作家与写作新手在不同世界处理文字。一流作家不是在字词级别进行抽象,而是在组块、组块、组块层级进行抽象,观察世界。为了解释这一种抽象,我已经给各位同学介绍了大量认知科学术语,比如「框架」、「意象图式」、「基本层次范畴」、「空间隐喻」。当记忆外部化与概念具象化,最终就变成卡片。在一个如此复杂的世界,你可以利用信息抽象级别更高的思维来理解这个世界;你可以用卡片来封装这个世界。你会发现,写作新手写不出这种句子:

然而她直觉地知道它是红得不能再红了,红得不可收拾,一蓬蓬一蓬蓬的小花,窝在参天大树上,壁栗剥落燃烧着,一路烧过去,把那紫蓝的天也熏红了。——《倾城之恋》

谁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墙里的春延烧到墙外去,满山轰轰烈烈开着野杜鹃,那灼灼的红色,一路摧枯拉朽烧下山坡子去了。杜鹃花外面,就是那浓蓝的海,海里泊着白色的大船。——《沉香屑》

从此,这个世界因此属于你。你不再飘零无所依,整个世界都安坐于心中。

阳志平
2017-01-18

备注:点击「阅读原文」,预约第三季开智部落,在知识源头开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