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很多人都知道了,写文案不能靠灵感。
「
灵感是西瓜尖,但它必须得长在一块硕大的西瓜上,所以至少绝大部分文案主体的构建是不能靠灵感的。
」
小学时候考语文,我总是作文写得最快分最高的那个,而且从不为凑不够字数发愁,写
800
字犹如探囊取物。后来
99
年新概念作文复试,写完
3000
字十页纸不到
1
小时,我是南洋模范中学考点第一个交卷的。所以在不靠灵感写作这件事上,我有点儿经验。
▲
Dingding
《抽象画》
Photoshop on MBP 810pixel x 1080pixel (2018)
接下来的内容真的是独家秘籍,史无前例,首次公开,看到这里的朋友有福了,
90
分文案写作的核心秘密就是:
看到什么写什么。
举个例子,我现在坐在有练咖啡馆一楼门口右边的第一张桌子旁,门外是春天的黄陂南路。我低下头看桌子,桌子上有一杯元气香蕉和一杯水。元气香蕉是一种非常娘炮的咖啡,有大块漂浮的奶油和焦糖,烤过的一片香蕉像卢浦大桥一样横跨在杯子上,组成这杯咖啡的每一个部分都是我的人生挚爱。那杯水里加了半杯冰块,是我找服务生单独要的,用来冲洗元气香蕉的罪恶
…
总体上,这就是看到什么写什么,像画画一样,这种基本的描述只是热身,接下来我们开始刻画细节。
元气香蕉的杯子是颜色晦暗的亚光陶瓷,这使得不慎顺着杯子外壁流下来的咖啡渍并不容易察觉。咖啡上漂浮的奶油开始渐渐融化,它们很快就会忘记自己本来的样子。香蕉的纵剖面使得它看起来还是一只香蕉,在接近二维的形态下努力保持了三维世界的尊严。一粒粒细小的方形砂糖附着在香蕉表面,在你咬下去的时候,每一声透过骨传导听见的炸裂,都是卡路里热情的召唤
…
「
这种透过观察和引申不断推进的技巧可以帮助你看见更大的世界,所有熟悉的目光不会停留的角落,都因此变得别有趣味。不管结果是否能应用于实战,作为一种重要的自我训练,这本身就很有意思。
」
▲
福大王 《春游》数字插画
Procreate on iPad Pro 3508pixel X 2480pixel(2018)
去熟悉的世界里做一个白痴,不停地追问,然后自己思考答案,也是一种进阶的练习。比如买了一杯奶茶,端详着这个杯子,试着开展如下问答:
问:这个杯子为什么是塑料的?
答:看着爽,用着硬。
问:为什么盖子上有好几个洞?
答:平衡气压,不然吸着吸着就瘪了,还有的洞是为了收纳杯口的盖子。
问:为什么杯子非得是圆的不能是方的?
答:方的硌手。
问:为什么杯子底部会有个小疙瘩?
答:跟你的肚脐一样,这是注塑机
/
吸塑机生它的时候留下的断点。
问:为什么杯子上的图案都是单色的?
答:单色比较容易做好看,毕竟大部分直男设计师的配色能力都不太行,还有就是为了便宜。
问:为什么饮用口开成这个尺寸,而不是更大或更小?
答:比这个大的会呛死你,比这个小的会急死你。
问:为什么杯子都是上大下小,怎么不做成直的或者上小下大?
答:只有上大下小才能让很多个杯子在收纳时套在一起,同时兼顾了好拿、稳当和易于加工。
……
「
当你真的试着这样去做了,会发现再寻常的东西背后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这些世界充满奥秘和巧思,你永远不用担心没东西可写。更有意义的是,这种思维的训练可以让你对生活充满敬畏,哪有那么多理所当然,我们所面对的一切都是无数陌生人前赴后继替我们做出的选择。把眼中看到的东西混合上自己的情绪,搅拌均匀,基本上就可以准备生产真正的内容了。
」
▲
去达文波特
@
奥克兰,
2016 by Piemeng
有的时候坐火车,看着窗外远远的铁道边的小房子忽明忽暗的灯火,会猜测里面住了什么人,有什么故事,我写过一首小诗是这样的:
神出
风沿着铁轨
把旅程擦出黯淡的轮廓
近的
远的
房子里
罪恶与欢喜
沉默与慌张
都被雾不漏痕迹地吞没
速度幻想着不朽
正如人们幻想着永恒
满载碳水化合物的车厢里
悲伤的念头
神出鬼没
把观察和情绪拆解开看,都非常简单,组合在一起,就会有不一样的想象空间。
「
我们会看到有些文案只有情绪,没有观察,或者只有观察,没有情绪,这都没有对错,都是选择而已。我自己最喜欢的,是把情绪融入到观察里,如同一道开水白菜,看起来像白描,读起来有余味,甚至时间久了,回想起来,还能从中感受到一些道理,那简直太美好了。
」
很多年前,有一个房地产客户莫名找来,说要我做一个品牌形象片。我没做过地产,认真做了功课,梳理了策略,写好了文案,客户觉得没什么感觉,之后也就不了了之了,从那之后我再也没有碰过地产客户,这段写好的东西也就一直搁置在那,今天分享出来,有愿意用的广告主可以拿去用,愿意给多少钱就看着给吧。
我们都不止一次
等天黑或者天亮
等叫号
等红灯
等灵感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