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写到过一位名叫鲁吉奥的年轻人,他因为一次车祸事故而导致下身瘫痪。在此之前,他是一个普通的加油站工人,日子过得浑浑噩噩,没有什么人生方向。而事故发生后,尽管他的肢体无法自如行动,但他的人生却因这次意外而发生了飞跃。一改之前的面貌,他从往日的漫无目的中走了出来,报考大学并获得了学位。毕业后,他以税务顾问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在谈到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改变时,鲁吉奥说到,正是因为瘫痪使得他不得不重新去学习那些过去自己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哪怕是穿衣服这样简单的事情,也要他付出足够多的努力和思考。他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目标,之前他或许没有去叩问自己,自己的人生目标到底是什么,但事故发生后,打破残障的限制便成为了自己清晰的人生目标。可见,只要应对得当,那些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苦难的意外事故,也可以成为构筑我们内在秩序的开端。
还有一位名叫保罗的人,也拥有类似的经历和心态。在其24岁时,保罗便完全丧失了视力。在被询问到如何看待自己的失明时,他说到,失明这一不幸事件至少带给他四个积极的结果。首先,他学会了接受现实,且在此基础上尝试去改变现实;其次,他有了改善自己状况的决心;再次,他也意识到应该学着如何避免重复犯错;最后,失明让他意识到包容的重要性,既要包容自己,也要包容他人。
失明后的保罗依旧忙碌,他既是西洋棋协会的会员,同时也是一名盲人运动员,而他的本职工作则是教吉他,而且正在筹划写一本吉他弹奏的指导书籍。
在综合分析了诸多类似的案例后,米哈里意识到,对于那些真正称得上勇士的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一旦经受住了人生的一次重大打击,且没有因此而被完全毁灭,他们就会近乎本能地调动自己的全副精神力量,“在硕果仅存的目标周围建筑一道藩篱,防御命运再度发动攻势。”即使没有建立起这道藩篱,灾难也会给予他们一个更为清晰和迫切的人生目标,即想要克服挫败所带来的新挑战。